电脑上怎么进入qq群通话(信息技术QQ群通话的使用)
你是否在工作中遇到了知识、技术被掏空的感觉,指望单位组织培训,不如自己有选择的接受网络免费公益培训,选择自己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QQ群通话的使用
使用QQ多年了,我真正用于自学与分享却是最近才起步,基于对QQ公益讲座的认识,谈几点QQ群通话的使用常识。包含:群通话、麦序模式、控制播放设置和在线时长等。
群通话
QQ讲座以视频【群通话】为例,至今仍有许多Q友不知道如何进入和使用【群通话】功能,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QQ群通话的参与和发起分为电脑客户端和手机端进入两类:
【客户端进入】:
第一种开启群通话的方法单击:群应用-群通话-加入
第二种进入他人开启群通话的两种方法如下图:单击加入
【手机端进入】:
进入讲座QQ群,点击下图上方正在群组通话-加入
或点击下方红箭头所指的十字,左右滑动找到群组通话,点击-立即加入
友情提示,手机端进入群组通话,请关掉自己的麦,下图红框内
麦序设置
QQ群通话包含三种麦序:自由模式、主席模式、麦序模式
【自由模式】:群通话开启后的默认模式,所有人不需要上台都可以发言,即所有人的声音都会混杂在一起。总会有新老师不懂得闭麦导致通话质量嘈杂,通话人数超过3人建议更换为其他麦序模式,QQ讲座不建议用此模式。
【主席模式】:群讲座常用模式,等主讲嘉宾上台后,由群管理员将自由模式调节为主席模式,此模式下只有主讲嘉宾和管理员的声音可以被传递,屏幕视频显示的是主讲嘉宾的操作,这里提醒管理员把自己的麦调整为按住F2说话,防止讲座回音的产生。
【麦序模式】:QQ专家讲座结束后往往都会有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建议使用此模式,在麦序模式下,只有上麦后第一位置的讲话声音才能被群友听到,第一位置下麦,则第二位置递进为第一位置,讲话声音才可以被群友听到,每人每次有10分钟的麦序时间,提问题或交流结束请下麦,让下一位置的老师递进讲话。如果遇到讲述的问题很长或讨论未结束,麦序上的10分钟倒计时接近结束,此时QQ群管理员可以采用控麦,停止麦序上主讲嘉宾或交流老师的麦序倒计时,直到讨论结束后再放麦,或再次上麦均可以。
【注意事项】:控麦和静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讲座的秩序和规范化,不是针对哪一个老师。如果讲座中发现自己被静麦了,先检查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麦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噪音影响到了讲座,关闭自己的麦后联系管理员即可对自己放麦。
设置控制
从左向右依次为:网络质量,麦克风音量的调整,音频音量的调整,自由说话/按住F2说话,播放伴奏。
麦克风和音频音量默认都是最大音量,无需调整。自由说话/按住F2说话,这个尽量调整为按住F2说话,避免干扰讲座人讲话音质和回音,管理员可在讲座前使用播放伴奏选项暖场。
播放控制
播放控制主要针对讲座嘉宾来谈:自左向右依次为播放影片、分享屏幕、演示PPT、上台/下台。
主讲嘉宾首先要上台,然后使用播放影片给观众播放准备的视频素材;还可以分享屏幕展示给观众,包含两个选项【分享窗口】和【分享区域】,窗口操作的话可以选前者,演示操作的话建议使用分享区域,将分享窗口的对角红线调整到合适的大小,点击右下角的【开始实时分享】。
QQ会员
从QQ群管理者角度来说,大家基本上都是充值的QQ会员,每天的群通话时间都比QQ普通用户在线长,可以用于调试、试讲或录制。
从QQ用户者角度来说,大家每天只有2小时的群通话时间,建议不要浪费,因为部分公益性讲座的时间一般在1至2个小时,讲座后面可能会有讨论,往往很实用的讨论部分因为您的在线超时而听不到,所以建议QQ网络公益讲座提前5分钟进去即可。
QQ充值会员会享有,群通话时间的延长,红名显示,指定部分聊天内容的漫游,享受qq排名靠前,QQ群文件极速下载,好友上限提高到千人,等级将会加速升级,移动在线功能,短信聊QQ,游戏优先进入踢人等。
【编者按】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已铺开,网络、培训、书籍都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不能因为工作稳定而拒绝学习,不能因为诱惑大而偏离方向,不能因为忙等各种借口而不求上进,大浪淘沙,你不学习就会有别人顶你的位置、开你的薪水、抢你的饭碗。
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日日有进步,也希望更多的老师来分享您的知识、技术、心得、方法。
如果您感觉有用请转载给更多的朋友!
作者简介
曹在津,男,汉族,1979年9月生,心理咨询师,优秀班主任,淄博理工学校教师。锐取智慧教育信息技术版版主。QQ:107002914
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探索根源然后拥有解决方案是为智慧。而锐取是先锋也是实践,是众生也是你我。
在教育行业,奉献锐取智慧。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奉献给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