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系列小说全部(九州系列小说的构建)

“九州系列”小说可以说是笔者极为感兴趣的一个题材了,由江南、今何在、斩鞍、潘海天、唐缺等人共同创造设定而成,以庞大的世界观,波澜起伏的纷争而出名。“九州系列”在创作之始,便瞄准着打造成中国版的魔兽世界。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创作,“创世七天神”更是开放了这个庞大的世界观,允许自由创作。

九州系列小说全部(九州系列小说的构建)(1)

九州地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很多人对“九州系列”产生了很大的期望,认为这部小说终将代表中国引领世界风潮。然而,自从江南的《九州缥缈录》后,无数的创作者竟然拿不出一部让各方都满意的代表性作品。之后随着“创世七天神”的分裂,九州系列逐渐沉寂下来。相关原因知乎上已有不少评论,但这些原因都未能直指要点。笔者希望能够通过阐释“九州系列”兴衰的原因,给予后来者一定的警示!

一、虚弱的故事发展支撑不起庞大的世界观

以“九州系列”较为出名的几部作品为例,无论是今何在的《九州:海上牧云记》《九州:羽传说》,潘海天的《九州·铁浮图》,唐缺的《九州·天空城》,甚至于斩鞍的《九州·朱颜记》等作品,要么描写少男少女的虐恋故事,要么局限于整体架构当中的一小块,可以说一开始设定的方向就错了!这么写不是不可以,而是因为“九州系列”本就还处于草创阶段,这时候外界对这个故事系列还不熟悉,创作者们需要做的是花大力气将整个故事的空白之处填满,将“九州系列”丰满起来,而不是局限于一些边角的缝缝补补。至于花大力气去描写少男少女的虐恋故事,更是南辕北辙。考虑到当时的创作者大多在二十至三十岁左右,也就不难理解了。

九州系列小说全部(九州系列小说的构建)(2)

九州缥缈录剧照

在这之中,只有江南的《九州缥缈录》一枝独秀。但关键是《九州缥缈录》的问题也不少。江南作为一名资深作家,对故事的脉络把握得十分精准,但他显然缺乏一种史学家精神。《九州缥缈录》始终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他无法为自己的作品赋予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以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为例,作者的故事主线始终是放在七大王国九大家族的纷争上,人物间的爱恨情仇只作为分线,这样才不会主客颠倒。但《九州缥缈录》中的主角姬野却给笔者一种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感觉,可以说这种设定破坏了作品的凝重感。

二、故事矛盾不充分

一个好的故事一定有一个明显而清晰的矛盾冲突,只有通过这个矛盾冲突才能将故事推上高潮,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但在所有的“九州系列”作品中,笔者看不到这种矛盾冲突。明明设定了人族、羽人、河洛、魅、鲛人、夸父等族群,但作者读了一圈,写得最多的还是人族和羽人,其他的族群只是匆匆一笔带过。明明设定了北陆、西陆、东陆等三块大陆,但笔者却感觉九州地理很小,故事总是发生在那么几个地方,就好像在演情景剧一般。

在《权力的游戏》中,维斯特洛大陆就描写得很详细,从气候差异到人种的不同,甚至于习俗的差异性都描写得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马丁乔治老爷子。

三、缺乏对现实的映射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一部好作品总是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充满人味,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在“创世七天神”中,今何在、潘海天、唐缺、斩鞍等人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为幻想而幻想是为空想,终究是做了无用功。《九州缥缈录》中赢无翳的形象构建倒是借鉴了三国时期的曹操和日本战国时代的武田信玄,但关键是他未能处理好人物冲突和对人物的深度描写。文中说赢无翳打仗如何如何厉害,并列举了他一系列的战绩,但书中唯一一次描写他作战遇到白毅时,却是大败而归。虽然白毅也是名将,但赢无翳也不能这么弱吧?诸葛亮和司马懿还打得有来有回,互有得失呢?只能说江南在战争谋略这方面还差些火候。

九州系列小说全部(九州系列小说的构建)(3)

张丰毅饰赢无翳

小结

当下的“九州”需要一部有深度,有广度,更要有感染力的作品,而不是专写一些无病呻吟的虐恋故事。否则再过些年,“九州”系列将再无人问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