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为什么不趁辽灭亡扩张(经历宋辽金三国进攻而不倒)
作为一个地区性小国,西夏在历史上遭遇过多次军事上的重大挫败。除了与北宋的长期对抗外,还经常面临吐蕃、辽国和金国的军事威胁。但无论是在战场上输的多么难看,西夏人每次都能从死亡的边缘挣扎回来,直到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南下为止。那么西夏人是如何在之前屹立不倒,而在之后彻底玩完的呢?
西夏在军事实力上一直弱于辽金蒙三方势力,被击败和消灭都不是没事奇怪的事情。而且在西夏的历史上,军事实力其实一直在处于缓步退化之中。面对史无前例的蒙古帝国军队,当然是很少有还手之力。
蒙古首先拿西夏开刀 就是觉得他们实力最弱
早在蒙古人南下攻略之前,他们已经判定西夏是进攻中原方向的薄弱环节。因为这个国家的地域相对狭窄,很多地方也不富庶,军队战斗力也比较羸弱。更多时候是依靠地理优势与外交上的灵活,在夹缝中求生存。
西夏人之所以能在宋辽金三方的争霸和更迭中幸存,一个重大原因是强权者出于维持地区内的战略平衡考量。从他们和以上三方的战争结果来看,基本上都处于完全的守势状态。其中,就是军事水平最低的宋军都能屡屡依靠数量优势对西夏进行压制,精兵更多辽金则都曾经打的西夏俯首称臣。但因为辽金两国都不没有彻底消灭西夏的企图,所以将其留下作为自己的附属国对待。北宋则是真心想做死西夏,却因为长期的战争消耗而变得内部虚弱。最后在方腊起义与靖康之变的连续作用下,彻底崩溃!
西夏自己的核心实力 早已经在消耗战中损失殆尽
从西夏自己的角度来看,虽然在开国时曾经建立过比较完备的动员体制,但奈何架不住本土资源的不足而经不起严重消耗。其最精锐的铁鹞子近卫军,就曾经在和辽国的战争中全军覆没。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消失不见,显然是没有成功进行重建。至于地方上的部落征召部队,也随着战争的长期化而被逐步消耗。到了北宋灭亡前后,西夏军队大部分人已经成为了装备不好的步兵。只能依托城池和山地掩护,进行机械的硬抗或袭扰作战。因此,在面对早期的金人骑兵时,战绩就非常难看。
随后的西夏,就在南宋-西辽-蒙古部落-金国之间,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是的缓冲区。继续依靠自己的地理十字路口位置,从各方面赚取贸易差价。他们和蒙古高原上的克烈部落关系很好,也是出于自己需要开拓贸易路线的需要。但因为四处都是不好惹的对手,西夏人也就失去了全部的扩张空间,再无继续壮大的可能。
成吉思汗在草原上的扩张 已经影响了西夏经济
随着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崛起,西夏的两个重要邻居被先后消灭。一个是北方的克烈部落,一个是西面的残存回鹘势力。这两者还都是西夏打通西部商路的重要推手,对西夏的经济有比较大的打击作用。因为失去了贸易来源,他们就只能用国内并不充裕的农牧资源来供养军队。加之重要的武器和原材料来源被切断,只能在之后的时间里越来越弱。
蒙古人在攻打西夏的历次战争中,也非常好的利用了对手的弱点。他们经常是用小股部队吸引西夏骑兵追击,然后返身包围歼灭。在消灭了西夏的机动力量后,开始对城市进行彻底的围困。西夏的城防部队往往没有任何突围和反击能力,只能在围困中日益减弱。至于那些规模不大的城寨,则压根挡不住蒙古人的优势兵力强攻。而且东面的金国也拒绝救援,让西夏必须以自己的微弱实力来对抗全部的蒙古大军。
西夏不仅和蒙古人战斗 还曾经被迫同金国开战
迫于无奈,西夏暂时加入了的蒙古帝国的进攻金国联盟。结果是有限的人口资源被拖入了另一场长期战争。当时的金人虽然已经没有了建国时期的武力,但依靠中原的物资和自己留下的传统,还是有能力击退西夏弱兵的袭击。西夏就被迫以一种奇怪的进攻态势,将自己陷入了奇怪的消耗战局面。最后是民不聊生,国力更加衰微。
当蒙古人下定决心消灭西夏时,后者已经没有多少抵抗能力。残存的几个主要城市,又被沙漠、草场和山川阻隔在不同区域内。所以也容易被蒙古人逐个击破。加上机动兵力早早的全灭,让各各地区的西夏人无法相互增援。迅速的灭亡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