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可能遇到的问题(18种无效课堂提问)
目前新课改中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问题得以实现,问题应该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课堂提问愈显重要,必须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加强对问题的科学组织。但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课堂提问至少存在十几种低效或无效提问:
1.“虚假问题”、“表演性提问”比较多,所提的问题没有多少思维容量,通常在课堂上使用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语言,只追求课堂热闹,造成课堂上的“虚假繁荣”,却根本无任何教学效果;
2.有的老师先把学生喊起来再提出问题,结果只有这一个学生认真思考,其他学生做旁观者;
3.回答问题的学生声音过小,或者语速过快,或者模糊不清,其他同学根本听不清楚,教师也注意不到不加以提示;
4.学生回答问题照本宣科,只是读一读教科书上的有关文字,对学习的内容根本没有理解,更谈不上掌握,结果也得到了默许甚至廉价的表扬;
5.提问过少或过繁;
6.教师不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对思维的火花视而不见,听不出知识和思维的含量;
7.控制问题的答案,对学生答案缺乏分析,没有思维指导和知识补充,所提问的学生只是标准答案的附庸;
8.只提问少数优秀学生,偏爱造成课堂机会的不公正,久而久之使后进学生感到被冷落,心生嫌怨,失去信心;
9.给予消极的反馈,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貌似严格,实际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甚至自尊心;
10一概给与“对对对”“好好好”的虚假反馈,貌似积极鼓励,实际是无原则的迁就,不合科学;
11.只顾教师自己提问题,忽视学生的问题,对课堂随机出现的问题视若罔闻;
1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评价,或者评价失准,丢掉了课堂提问的教育功能等等;
13、教师所提问题缺乏科学设计,没有预设,老师的提问没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价值不大,随意生成一些不太符合课程要求的无效问题;
14、各个问题之间缺乏内在联系,问题之间的推进或者冗长迟缓,或者泛泛而过,水过地皮湿,时间、速度、教师的点拨等控制均处在随意中,量度和效度均存在问题;
15、问题的整体缺乏布局,没有课堂主线,没有整体思路,问题基本属于高三练习式样的,讲完一个过一个,讲到哪里算哪里,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明确的印象深刻的问题;
16、学生问题之间缺乏碰撞和交流,知识、思维的整合和调动不够,教师缺乏课堂控制的艺术;
17、课堂提问局限于口头交流,没有笔头落实,学生学习的落实存在问题,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眼高手低,表面上思维活跃,可在笔头落实上存在不足;
18、问题不能让学生学会思考,不告诉学生对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动口动手(本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我不喜欢问题一提出来就举手的人,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可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宁静是心无杂念,专心思考、刻苦钻研的意思,但是很多人没有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不让学生潜心体会文本,科学阅读教材和题目;师生对问题的解答往往是脱离教材,空问题对空回答,缺乏对教材内容的科学阅读和冷静思考,学生只知道答案在教材的哪个地方,却不知道为何在这里,怎样找出来。时间一长,审题能力自然越来越差,心态越来越浮躁;当老师们责怪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的时候,其实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的恶果。
在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中,结果发现,只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老师的提问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0%左右认为印象不深刻,另外30%的学生则表示没有印象。课堂提问的低效很严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