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买的索尼摄像机(84年使用摄像管的索尼家庭摄像机)
如果一个家庭想在60年代用动态的影像记录自己的户外生活,(他们肯定没有手机了,当然手持DV那个时候也是没有的)他们能使用的,只有沉重且昂贵的分体式手持式摄像机 背包匣式(盘式)录像机(Open Reel Videotape Recorder,也就是常说的VTR),负责录像的人苦不堪言,VTR最大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重量太沉了,动辄十几公斤的装备,过于沉重;其次是这玩意播放不方便啊,摄像卷拍完了,想看拍摄的效果,还得回家用专用的机器,不管是顺序播放还是倒序播放都不是那么便捷。
外观展示完好机展示
技发展的速度1983年,Sony索尼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摄录一体式的VCR:BMC-100摄像机,其中的BMC,就是Betamovie Recorder的缩写。
完好机展示
当然这个时候的VCR仍然非常落后(在当时算是顶尖科技了),比如这一款使用全尺寸的betamax磁带,体积非常庞大,而且机器仅仅支持记录影像,而不支持回放功能(Playback)这就意味着,拍完影像,你还得回家用专门的播放器才能看到拍摄内容。
坏机展示
Sony的logo不能少,右边的AF瞩目
镜头有霉斑,毕竟三十年了
缺少的前握把和电池接口,这里是开关
是直通镜头的反射(TTL)取景器
取景器里面有四个LED可以快速显示摄像机的状态
各种损坏,包括掉落的话筒,话筒本身有修复的胶带痕迹
这两个字样表示这是一台beta摄像机,成像元件是Trinicon摄像管(标签上是1984兹沃里金奖,兹沃里金(1889-1982 )Zworykin,Vladimir Kosma与1923年发明了阴极射线管)
损坏的痕迹挺多,这里还有烫伤,电源接口,耳机mic和Remote远程遥控(类似快门线)
里面还有一盘卡住的磁带,Bteamax磁带,体积和VHS差不多,目前还拿不下来
外壳拆解
基本上外壳的拆解没有难度
话筒可以先拆下来放在一边
壳子很容易就拆下来
存放的时间很长,都生虫子了
开关的按键下面是LED和几个微动
机壳上,标记了生产日期,1984年(昭和59年)
滤镜的控制开关
这里的滤镜其实是一块茶色的塑料片,用于调节摄像机在灯光和日光下的色温白平衡差异,这种滤镜也沿用到后面的摄像机技术里面了
拆掉了一边的外壳
虽然能看到磁带,但目前还是无法取出,不过可以看得出,这一盘磁带是L500长度的,可以录制2小时10分钟时长
谁知道这台机器里面附带的录像带是什么内容?
顶盖也可以继续拆掉,为取出磁带做准备
另一侧的外壳也拆掉了
从下面看的样子,欧米茄(Omega)的走带系统可以看得到,类似Ω字母的形态
电源输入小板
上面的保险丝已经炸了,可能有短路的地方
拿走电源小板,看到装带电机,手动转动可以实现退带
退出来了
目前才算是较为完整体的状态
镜头组拆解
里面的结构非常简单,只有几个镜片
想要拆解镜头,必须要去掉主板,这里又见到日本的变态走线技术
去掉主板了
聚焦主体部分
走带电机之类的
拆镜头组,拧掉镜头铸铝固定的框架
摄像管的尾线
看到了在后来BVV5PS上出现的理线金属丝
将取景器自动对焦模组和镜头组一并取下
剩下的机芯主板
镜头组
摄像管
取景器的光路,里面模糊一片,肯定是有发霉
自动对焦模组的线
摄像管和镜头组分离
镀酒红膜的镜头组主镜组,摄像管靶面,1/2英寸,最开始说尺寸是只摄像管靶面直径或对角线的长度,后来在数码时代,这个标准沿用到CCD和CMOS的尺寸上了
取景器和自动对焦组件拆下来
滤镜和变焦电机
在机器前面有一个切换自动手动对焦的开关小板
滤镜的开关
AF自动对焦信息处理器电路板,两颗打胶的主控一个是霍尼韦尔,另一个是NEC
取景器和自动对焦组件
光学取景器里面也类似单反一样,需要进行光线反射,但是没有五棱镜
这一端固定在镜头组的反射出光口,目前有些磨损的样子
另外一端连接折叠取景器,上面两张图片可以清晰看到取景器四周有几个数字字样,其实是状态提示LED
类似胶片单反相机似的对焦圈
开始拆解取景器,这部分是自动对焦的灵魂!
负责相位检测的CCD组件
里面还挺复杂,陶瓷CCD基板并没有焊接在PCB上,而是类似斑马线一样,用导电塑料片夹在中间
导电塑料片?
自带透镜的对焦CCD
按照手册说法,这是一片24组(每组包含AB两个像素)透镜CCD,可以分别获取到镜头左右的光线
放大照片,数数有没有24组呢~
半透镜,光线就是穿过半透镜达到的对焦CCD
这个是取景器指示LED的框框
不同颜色LED,看起来很小
摄像管拆解 解析
摄像管:
摄像管:将光学图像信息转换为视频信号的电子束管,视频信号可通过载波或直接传送到电视机、监示器还原成光学图像,还可用磁带、硬盘、光盘、帧存储器等记录下来。
但由于电荷耦合器件(CCD)、CMOS成像器件等固体器件的迅速发展,20世纪80代后期以来,摄像管在大多领域均被固体成像器件取代,1933年V.K.兹沃雷金发明了光电摄像管,1946年出现超正析像管,1951年制成硫化锑光导摄像管之后,高灵敏度、高清晰度、高信噪比、低惰性、抗晕光、抗强光烧伤等性能就成为当时的研究课题。
随后就出现了许多性能优越的异质结光导靶摄像管,如可在暗光条件下使用的碲化锌镉摄像管、硒化镉摄像管、硅靶摄像管;可在微光条件下使用的分流正析像管、硅增强靶摄像管、像增强器耦合硅增强靶摄像管;响应于红外、紫外、软X射线的摄像管以及用于彩色摄像的硒砷碲摄像管、氧化铅摄像管。各类摄像管在结构和原理上虽有差异,但基本组成却大体相同:(1)光电转换层(分内光电和外光电效应两种),(2)电荷积累存储层。(3)电子枪。(4)电流放大部分。现用典型的三种摄像管来描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摄像管组件
一个精密的小盒子,经过了层层包裹和焊接,内置前置预放电路
电路引入高压窗格,在靶面形成高压电子区域
旁边固定摄像管的卡子
抽出摄像管有线连接了PCB
前置预放器电路
分离了电路和摄像管的全家福
摄像管的一些照片
想要抽出摄像管主体,必须要把电子束偏转线圈拆除
分离成功
摄像管玻璃主体,大家自己看图吧
高压线
电子束偏转线圈
摄像管全家福
摄像管对着强光看,里面是红色的
放大照片,靶面上还有文字信息
一些放大照片
与上次拆出来的微型1/2英寸CRT摄像管的对比
与Hitachi日立的3CCD摄像机Z1800成像元件对比
彩色栅格片特写
镜头组
和之前拆的DV作对比,简直是庞然大物
机芯拆解
拆解前的机芯主体,依然非常复杂
又是一颗Sony自产IC
三十年了,皮带仍然可以用,无老化痕迹
NEC B772p 电源晶体管……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
前握把,被剪线了
移除部分组件
磁鼓、录音磁头、消音磁头
把背后的线理顺
正反面,似乎有一些信息交换、电机控制电路
主轴位置传感器
磁带装载架锁定装置,上面有两颗欧姆龙的微动
4磁头的磁鼓,相比bvv-5ps的超大个,这个算小娃娃了
两只电磁铁
总结
九十年代日本主导半导体的时代 真的恐怖,现在日本半导体不行了 sony Panasonic jvc nec jrc Sharp Sanken标的芯片几乎见不到了,东芝已经不是日本的东芝 索尼所谓的半导体部门靠COMS在支撑 RENESAS算是日系半导体的最后守护神,被动元件暂时还可以 不过前有狼后有虎,还活跃在中国的消费级品牌也不多了,那年代他们有点过度膨胀。
核心的光刻机、EDA设计工具、CPU、GPU、DSP等都仍然是美国本土公司控制,当年搞100微米以下光刻机的时候就故意排除尼康和佳能而以飞利浦分离出来的ASML为外壳来组织,就是吸取了日本会自我膨胀的教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