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

章法,就是我们书写和创作一幅作品,从布局、篇法、到分布,要把每一个单字写好,把写好的每一个单字组成一个完整的篇章,通篇的格局考虑,把它当成一个艺术整体,最后通过艺术处理的方法,成为一幅美的书法作品。学习书法和创作书法,不仅要有章法知识,还要认真研习古代和现代书法名家成功的章法布局经验,必须掌握章法布局要领,并在创作中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最后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一、章法要领

在书法创作中,不同的书体,由于造型不同,便有不同的章法布局要求。篆、隶、楷、行、草五种常用书体中,法要求最高,难度亦最大。但若掌握了基本方法要领行草书的章,勤实践,多练习,定会得心应手,创作出自如完美的章法。总的来说篆、楷书大多一格一字,以静取胜,既有字距,又有行距。行、隶、草书大多有行距而无字距,有的甚至既无字距,又无行距,,完全以动取胜。行书的章法布局自然随意,以流畅、连贯、和谐为美,讲究上下连贯,左右映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给人一种清新、流宕、自如的感受,气势跌宕,自然天成。总之,书法章法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研究、思考和实践,才会有所成就。

一般人在书写时往往第一个字都是笔重墨浓,因为是起笔开写,这时还要注意整体字形和章法的协调。对于首字领篇古人多有论及,如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 《 书谱 》 所言:“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又如清代书法家戈守智所言:“首写一字,其字势便能管束到底”。一幅作品第一个字的作用很重要,它对全篇起到管束和制约作用,基本上确定了全幅字的字体、笔态、形体、墨色、气势、韵味等(如下图中第一个字“兰”字)。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1)

首字领篇对行草书来讲极为重要,因为全篇字形皆大小、长短、斜正不拘,便显得一首字领篇作用的垂要,这就象生活中人们所言的“头炮要扫‘响”。

4、巧用点线,气势连贯。

各种书体,山于造型不同,点线的变化亦有所不同。篆、隶、楷”书的点线变化幅度不是太大,特别是篆书,其笔画以平直圆匀为主要特点,主要以其丰富的弧线变化为主。隶书在点线变化方而优于篆书 ,有了明确的粗细巧拙变化,并重点对波横、波挑和磔笔进行夸张和强调,形成了突出的笔画变化。楷书方圆笔综合运用,起笔、收笔极尽变化,或横细竖粗,或撇收捺放,沂要拼配得当,不堆砌,不支离,一顺而下,气势优美。行草书的点线变化幅度较大, 长短、大小、粗细、轻重、方圆、巧拙皆有变化。如下图“寒梅”两字。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2)

“寒梅”两个大字作为主体很突出,占三分之二。小字落款“题在左边,占三分之一。整体线条流畅、跳宕,气势贯通。

5、终篇收势,恰当完满。

所谓终篇收势,即每幅作品的收束要完满,最末之字亦要如首字,大而粗,圆而润。最后一行应收得恰当合适,通篇到底,显得过紧,最末一行只剩一字,又显得过松而悬掉。只有在三分之二处结束为最好。行书的收势较难,若不认真做到“心中有数”,即会有“塞满”或“悬吊”之可能。行书章法流畅连贯,自然随意,这是行书章法吸引人之处,也正是行书章法的难布局之处。自学者要在创作实践中,反复练习,多方借鉴,合理安排,不断提高,从而创造出既有规律,又具个性的行书章法。现代书法创作常用穷款,只写作者姓一名,简洁明快,而且突出了卞体。有时由于地方有限,千脆不落款,盖上姓名印即可(如下图)。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3)

二、落款用印。

创作书法作品离不开落款和印章,它们属于书法作品的有机整体,一幅作品正文写得再好,若题款失误,用印俗气,则会破坏整幅作品的章法美观。书法作品的落款一般都用行书,所以,凡是书法爱好者必须认真学好行书。学行书一定要有楷书基本功,才能写就一手优美流畅的行书落款。书法家用印必须讲究,所以不妨请篆刻家治几方常用印,姓名印、斋号印及各种样式的闲章,或者自学篆刻,自己治印,这样更方便一些。

1 、落款的内容及格式。

落款又叫“题款”,它是书法作品正文以外的交待文字,属于书法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款有“单款”和“双款”之分。“单款”是只落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加上正文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等。“双款”是将书写者和受书者两方的姓名都写上,称为“上款”和“下款”,有时上下款可连在一起写。我们书写书法作品,有些是为了参加展览、比赛或在报刊发表,这类作品叫创作,只题下款,不题上款。有些作品是用来送入的,以作纪念,馈赠师友,这类作品应题上款。送人的常用 XX (先生、老师、方家、法家、同志、女士、学生)雅正、正之、正字、正腕、教正、属(嘱)书、惠存、纪念等。可根据书者与受书者的关系来定。但不管是谁,一般都只写名而不题姓,以示尊敬和亲近。落款应根据所留的地方而灵活变化,有增有减,应注意: ( 1 )落款的字不能大于正文的字。 ( 2 )落款的字体一般与正文相同,落款的字体可比正文的字体随便些,自由些,一般多采用行楷或行草书体。 ( 3 )落款要注意给印章留有地方。当代书法创作题款有了很大的变化,落款的方法和样式有许多新的突破,有的借鉴国画作品的题款方式,将题款藏在正文之中。有的用极长的题款,有的用特少的穷款。有的把款题写在正文的中间,将正文一分为二,显得有整有散有变化。有的将款题写在正文的下方等,这些新的章法形式都是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借鉴。

2 、用印的方法及要求。

印章分“名章”和“闲章”两种。名章即作者的姓名或笔名、书名等。它通常盖在落款的末尾下边。(如下图)名章。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4)

也有盖在落款文字左边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5)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6)

也有盖在落款文字右边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7)

“闲章”内容多为格言、警句、年代等,如“书道无尽”、“变则生新”、“师造化”、“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翰墨缘”等,也有用生肖印的,样式有圆,有方有不规则等。闲章不闲,它与正文有着内容上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书法家的思想情操、人格修养和艺术见解,也为读者欣赏和理解书法作品起到桥梁作用。它通常盖在第一行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之间,叫“引首章”。(如下图)。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8)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9)

又如下图盖在第三行“老树”两字右边的鸡肖形印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10)

或盖在右下角或盖在末尾,叫“压角章”。

如下图“落日”两字左下部的“怡情”印。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11)

又如下图“笔力”力字右边的“怡情”印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12)

盖印章的方法很重要,盖印前先用半干毛巾将盖印处打湿,然后按印。边款在左为正,印要拿正,下面一定要垫少许纸。盖时要四角压到,印油不要太湿或太干,要恰到好处。盖好印后,再用宣纸压一下,然后为妙。

用印注意:

(1)用印不宜过大,应小于落款字为宜。( 2 )用印不可过多,一幅作品用3至 4 方印即可,最多 6 方,再多则喧宾夺主 ( 3 )印不能盖的与正文部分平齐,更不能低于正文,否则会显得死板、拥塞或悬掉。 ( 4 ) 印章风格应与正文书体相同,融为一体。给图书打印章,可打在正文第一页右下角的空处。当代书法创作、比赛以及展览评审,对作品中印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苛刻,内容书写得再好,题款或许也不错,但如果用印不讲究,或俗不可耐,或粗制滥造,将与入选和入展无缘。就是印泥也要十分讲究,一定要用较好的书画印泥。

总之印章在书法品中不但具有装饰和衬托作用 , 而且对总的分布起着配合节奏,调整重复以及消除平板,稳定平衡等重重要作用。印若用得好,会给书法作品锦上添花。

行草书的10种技法(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