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热火锅(舌尖上的童年)
爱新觉罗,满族,1989年入伍,2010年退伍。曾经有老兵的身份,现在以新兵的姿态投入到#今日#中来,与在美文、情感写作方面有共同爱好的友友,交流心得,愿望是带着一支笔周游世界。
“锅出溜”也叫牛舌饼是满族的传统美食。其做法是要研制水面,其中要把玉米碴子用水泡至发酵,捞出兑对三分之一的煮熟的玉米碴子饭,上磨磨成水面,然后再进行发酵,用柴火的大锅烙制,因面是浠的会顺热锅向锅内流淌,型似舌头,故此称之为牛舌饼(锅出溜)。
“锅出溜”是东北民间的一种传统美食,也是满族餐饮文化中的一道主食,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传说早在金国与南宋争战期间,金兀珠被岳家军追得只身一人逃到今铁岭调兵山一带,昏倒在一个小村子里。待他醒来后,发现自己已躺在一家农舍里了。朴实的农家夫妻见他苏醒,就给他拿来了吃的,又累又饿的金兀珠越吃越精神,居然一个人吃了好多。
后来,金兀珠念念不忘“那一餐”,便命令军厨到调兵山的那个小村学会了做法,也就是“锅出溜”的做法。
“锅出溜”由金兀珠命名,意思是顺事而为、顺顺溜溜的意思。
“锅出溜’是一种外形和作法类似于煎饼的食品,主料为精选玉米,配以少量小米、小麦等。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先将食材在石磨上磨成细面,再把磨好的面粉放在大瓦盆里,兑好水搅拌成糊状,经过自然发酵后才能食用。
一口铸铁农家大锅,烧热刷熟食油或猪皮蹭锅使之润滑;再用一只长把木勺,舀起搅匀后的面糊顺着锅沿往下倒,关键要掌握好火候。通过锅底下柴火的加热,一会儿即烙成一张锅出溜。
锅出溜很有特点,一半薄一半厚,软硬兼顾;一边劲道香酥,一边韧软香甜,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百姓生活的最爱。
做法:1.玉米面倒入盆中加水搅拌均匀“泡”2—4天,让其充分发酵,每天应视发酵程度进行多次搅拌;
2.逼出泡过玉米面的水,加适量的发酵粉、加温凉稠稀饭(加玉米面三分之一,最好是没有“魂”干一些的),再加入适量的面粉(约为半小碗)搅拌均匀,进行再次发酵,约为1到2天时间,也应当经常搅拌;
3.将发好的面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和白糖,要是还有些浠的话再加适量的玉米面(干浠程度:用勺盛可以倒出为宜),充分搅拌均匀待用;
4.用一平底锅(炒锅)加入食用油烧热,即可烙制牛舌饼(锅出溜)。
特点:色泽金黄不失粗粮的健康成分,口感酸甜松软,味道独特,老少皆宜。
烙好的‘锅出溜’呈金黄色,上面露出的部分柔软,贴锅的一面酥脆,吃起来香喷喷的口感极好,是关东百姓们经常食用的一道美味快餐,满族农家同汉族一样,往往在农忙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快速吃上饭,就常以‘锅出溜’来充饥,简单、快捷又方便。大凡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人,由于生活水平的低下和物质条件的匮乏,几乎都与粗制面食‘锅出溜’有着不解之缘。
1989年当兵离家后,再也没有吃过“锅出溜”了。每当想到“锅出溜”,就会不自觉地想起母亲,是母亲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特地为儿女奉献的一道佳肴,是人世间最美、最养人的东西。她一生虽没有什么高超的烹饪技艺,却用最简单而又平常的美食,温暖着我们每个儿女的心。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