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

颈托主要使用与颈椎有问题的患者,保证患者的颈椎处于功能位,如何正确使用颈托,已经颈托使用的注意事项,今天分享给大家。

01概 念

支具是一种置于身体外部,限制身体的运动,辅助手术治疗或直接用于非手术治疗的外固定装置。当然,也有矫形支具。

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

02颈椎解剖

颈椎支撑头部并允许头部相对于躯干及肢体进行各向运动。第3至第6颈椎为典型颈椎。典型颈椎由椎体、椎弓、椎孔、棘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构成。

典型颈椎的椎体相对较小,呈卵圆形,横径最长。椎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为鞍状。椎体上表面的前缘及后缘均向下倾斜,前缘倾斜幅度较后缘倾斜幅度大。

C1、C2及C7为不典型颈椎,其中以第一颈椎或称寰椎最不典型。

寰椎由前弓及后弓、带有上下关节面的一对侧块及一对横突构成。由于椎动脉及其周围静脉丛(枕骨下丛)途经寰椎后弓外侧上面,因而给该区域的手术带来巨大潜在风险。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2)

第2颈椎,或称枢椎,亦为不典型颈椎。枢椎存在椎体,其上表面有齿突与之融合,枢椎齿突即为胚胎时寰椎的椎体。枢椎的下关节突为典型颈椎的下关节突,连接在椎弓根与椎板的结合处。因而,第3颈神经走行在枢椎下关节突及C3上关节突的前方,其余脊神经均走行在关节突的前方。

第7颈椎在形态上为颈椎与胸椎移行节段,仍有横突孔,但椎动脉并不穿经该处。第7颈椎棘突较长、水平走形、不分叉,非常明显,因而第7颈椎又被赋名为隆椎,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

03颈托的作用

1、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位置,改变不良体位,以保持正常体位。通过支撑作用使颈部肌肉得以休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疼痛。

2、限制颈部过度活动以保持局部稳定,减少脊髓、神经根、血管及关节面之间的互相刺激、摩擦所产生的创伤性炎症反应,并促进其消散和吸收。

3、缓解与改善锥间隙的压力状态,减少颈椎间盘的劳损、退变,有助于尽快康复,并可避免可能的外伤。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3)

4、纠正颈椎内外平衡失调,防止小关节紊乱、错位及脱位等,以保持颈椎序列及椎体间、关节间的稳定,加强颈部支撑作用。

5、在施行手术前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为手术创造必要的条件,也为术后采取固定、制动措施作准备。术后则可减轻手术局部及邻近部位的创伤性反应,限制颈部活动以防止植骨块的压缩或脱出,促进骨融合和患部软组织愈合。

04颈托使用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现场急救时,如果伤者颈部受伤,为了防止搬运患者时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临时对颈部进行颈托制动。

2、对于某些颈椎疾病的保守治疗,比如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外伤等,进行短时间制动,缓解疼痛。

3、用于颈椎手术后的患者,保护软组织,促进骨愈合等。

4、外伤后颈椎病有较重的颈部、肩臂部症状者;

5、经手法治疗后患椎尚不够稳定者;

6、颈椎的其它疾病,如颈椎骨折、颈根滑脱、颈椎结核等,也可以采用颈托治疗。

禁忌证

颈部有外伤或过敏时,不宜直接使用。

05颈托的分类及作用(上海科协)

第1种:“围脖式”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4)

这一类,就像一个特制的围脖,是功能最简单的。上面不会顶住下巴,下面不会顶住肩膀,所以,对头部没有支撑作用;但也相对方便,日常戴不影响低头看路、看电脑什么的。

它可以保暖、对稳定颈椎有一点帮助。保暖、稳定颈椎都有助于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

这种颈托作用小,但也不容易引起肌肉萎缩。日常保健戴戴没问题,但如果颈椎骨头、韧带有问题,这种就不够用了。

第2种,“顶天立地式”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5)

这种颈托会顶住下巴、锁骨或者肩膀两侧,和前一种相比,可以撑住头部,减轻颈部担负的头部重量,减轻颈椎、肌肉的负担。对于有一些早期老化的颈椎,比如轻度的颈椎曲度变直、“阶梯样改变”,比前一种更合适。但这种戴了,脖子低不下去,只能平视前方;走路时看不到路面,一般坐办公桌的状态没法看电脑(除非把电脑抬高),需要适应一下。

另外,下巴、锁骨这些和颈托抵住的地方,也可能会痛。这些部位也不能设计得太软,那样又会失去支撑作用,所以如果戴着只是觉得这些部位压着痛,可以在中间垫块小手帕之类的。

第2.5种,“充气式”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6)

“充气式”应该算是“顶天立地式”的变种。充气的方式可以自由调节颈托高度、“包裹”颈部的强度,是一大优势。另外,颈托高度稍微超过自己实际脖子的高度,还有牵引的作用。对于神经根、脊髓被压迫的人,还可以减轻压迫的程度、减轻症状。但要特别说的是,不能长期依赖牵引的方式。

胳膊痛、脖子痛得难受,每天充气牵一会儿(不要超过1小时);最多7-10天缓解了、就不要再用了。如果你每天来一会儿,容易把韧带、肌肉都拉松了,颈椎就会撑不住了。

第3种,“半硬质颈托”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7)

前面我们说的几种,在医学上都是软颈托(soft collar)。和软颈托比,“半硬质颈托”多了硬质的支撑结构,可以稳定颈椎骨头、把颈椎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和曲度上,同时也比较舒适。医院颈椎手术后的病人,颈椎外伤骨折的病人,都会戴一段时间的这种颈托,到颈椎恢复正常的稳定性。

门诊有些病人,我们也会配这种颈托给他。但还是要牢记,越强的颈托帮忙、你自己的脖子肌肉就越容易变懒,所以一定听话,不要久戴。

第4种,“硬质颈托”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8)

“硬质颈托”和“半硬质颈托”,自身更“硬”,给脖子的支持更强大,一般也更贵。我们平时使用都不多。

体育爱好者可能经常会看到,球场上运动员受伤,会先给戴个这种颈托再抬下去,就是怕颈椎伤到了、保护一下。如果有亲友送了你这种颈托,不用也可惜,短期使用还是可以的。

06颈托的正确使用

普通颈托使用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9)

1、轴向翻身至侧卧位,佩戴颈托后片。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0)

2、协助轴向翻身至平卧位,佩戴颈托前片。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1)

3、颈托前片压后片。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2)

4、粘尼龙搭扣,检查颈托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3)

5、佩戴完毕,询问是否舒适。

充气颈托的使用(来源:手法缘医)

一、颈托的选择

同类产品无太大差别,一般自行挑选下图这种带三层气囊、2-3个尼龙扣绑带及充气球囊的即可。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4)

二、打气前准备

① 拧紧气阀——松紧的旋转方向和拧瓶盖的方向一致。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5)

【拧紧充气球囊气阀】

② 调整尼龙扣松紧度——佩戴颈托后,调整尼龙扣的松紧。太紧、太松都不合适,应以正好觉得咽喉部、和颈部两侧不被勒住为准。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6)

【调节尼龙扣松紧】

三、打气

做好上述准备,就可以开始充气了。

这里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下巴水平收回,微微低头,把下巴稍放在气囊后上方。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7)

【水平回收下巴】

充气后以后枕部有牵拉感为主。

急救时戴颈托的正确方法(颈托该如何正确使用)(18)

【后枕部牵拉感为主】

充气同时可根据情况再适当调整松紧度。

四、使用频率与时长

一般每日1-2次,每次大约15-20分钟。

使用过程中,颈部会对牵拉感逐渐适应,可每隔5-10分钟再打少量气体(捏充气球囊2-3次),逐步增加牵引力量。

07注意事项

1、避免颈托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引起过敏,应垫以柔软小毛巾,以利于汗液吸收,增加舒适感和保持颈托内清洁;

2、松紧度适宜,松紧度以能放入自己的1 根手指为宜,与颈椎的生理曲度相适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佩戴颈托后颈部的旋转与肩部同步转动为宜;

3、平戴平摘,平躺时戴好颈托起来活动,活动完毕后平躺摘下颈托;

4、注意防止压力性损伤,特别是后枕部、耳廓及后颈部等,佩戴期间可以使用颈托内衬垫防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5、长期佩戴颈托会引起颈背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所以佩戴时间不可过久,在症状逐渐减轻后,遵医嘱及时去除,加强肌肉锻炼。

6、颈托的保养:用软刷蘸温水或冷开水加洗洁精将颈托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放阴凉处晾干,不可用吹风机吹干或烈日下晾干,免变形。

7、出院后根据病情变化,保守继续佩戴颈托3个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请咨询主管医师),避免颈部剧烈运动,禁止做一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玻璃等。

8、使用充气颈托需谨慎。将颈托固定后,先缓慢充气,等头部有上托感时,停止充气,观察几秒钟;如果没有不适,可以继续缓慢充气,直到颈后部有紧张感后停止充气。使用20~30分钟后可放气取下颈托,30分钟后再次佩戴。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自身变化,如果出现胸闷、头晕、疼痛或麻木加重等情况,应立即调整颈托的位置、高度及松紧程度,或适当放气,降低颈托的牵引力。若症状未改善,应马上停止使用,或请专业医师指导。

9、佩戴颈托时,最好穿低领衣服,穿较为柔软舒适的平底鞋,头发较长的女性患者应将头发放在颈托以外,最好扎起。

10、急性发作期白天日常活动时佩戴颈托,夜间休息时除去。长期应用颈托容易引起颈部肌肉失用性萎缩,使颈部肌肉无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所以颈托穿戴时间不宜过久,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症状缓解后,应到医院进行复查,明确停用时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