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听力多少分(英语四六级)

Part 1 单词网上很流行的一个段子,英语学习,单词到底重不重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英语四级听力多少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英语四级听力多少分(英语四六级)

英语四级听力多少分

Part 1 单词

网上很流行的一个段子,英语学习,单词到底重不重要。

虽然带有戏谑的成分,但却很在理。可见单词是多重要。自己也曾有过一段不背单词靠语感混分数的历史(高中),但仅仅基于对词汇量要求不高的时候,所以,要想过四六级还是乖乖背单词吧。当然,我们身边都有很多裸考过了四六级的,这种事情不要深究了,如果你也觉得自己能够裸考过了,那你真的没必要再浪费时间看此文。

有点啰嗦了,还是进入正题吧。

关于背单词,真的没什么技巧好讲,记忆,复习,使用。

先说说我自己背单词的方法吧(申明我没有写软文)。相信大家手机上也都有下背单词的软件。我也用过不少。

单词锁屏 大一的时候用过,想的每次解锁手机都能看一两个单词多好啊,然而后来你就会觉得好烦,特别当你急于使用手机的时候,你要背完几个单词,再解锁屏幕,才能用。作为一个急性子,我无情卸载了它。

百词斩 这个应该是用的比较多的。就下载量看也是一直名列前茅。我四级的时候也是用的它。各种联想记忆真的特别棒,文字,图片,音乐,甚至后期的视频。说真的也是费心了。但是,谈谈用户体验,离开了各种联想,把单词放到普通的文章中,你就不认识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印象特别深的,所以我说是个别。

最后重磅安利——扇贝单词

和百词斩走的两种风格,仅仅是单词而已。很喜欢他的学习模式。可能你一天是100个词汇量的学习,但是新词20个左右,剩下的都是大量的复习,正是通过这种反复的复习,能让你记得更牢。还有打卡制度,记得我最早开始用的时候会每天分享(可以得扇贝),一个月下来看看打卡日历,满满的幸福感。以及词根联想记忆这种东西,真的太强大,强大到我都不想去看,因为真的太多了。但是这个不是免费的,需要贝壳购买。关于得贝壳的方法,真的是太多啦,不需要花钱的。当然了,扇贝还有很多有用的东西,小组啦,保险计划啦,勋章激励啦的等等,感兴趣的可以下载试试,反正我已成功安利了身边不少人了。

当然,app这种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不评价各个软件的好坏,只是说,恰好扇贝适合我。记得当初备考六级,我有一段时间是百词斩和扇贝一起用,后期扇贝每天的量也都是设置的200/天。

说完APP,在说平时的单词积累。

我会把每天的新单词(APP上的,试卷上的以及其他)统一记录在一个本子上,然后每天早上复习一遍。那个时候每天都是7点半起床,晨跑,然后复习单词,回了寝室再收拾上课。到现在也都还保留着这个习惯,而且因为夏天来了,早起时间也提前到了六点半。因为真的不是那种聪明的孩子所以只能不断的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顺便说一下关于试卷上的单词积累。做完一套试卷,我会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积累下来。而且,后期发现这种单词往往比用APP背的更容易记住,大概是因为“运用”这种东西吧。习得的东西不使用,遗忘速度就会特别快。详情请搜索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再说一些我看到的别人分享的方法。

首先拿到一本单词书,拉通看一遍,把自己特别熟悉的单词先划掉。然后再根据考试时间,计划自己每天的单词背诵量,然后呢?然后就开始背吧。单词书最好是能选择那种分频的,万一后期没有坚持下来也能够保证自己背到了用处大的词汇。

以及知乎上高点击量回答经常出现的欧路词典,也是神器啊,正在慢慢摸索中。

单词就先说这么多吧。我只是说说自己的,可能并不适用于你,并不特别科学。更多资讯可知乎搜索 如何高效背单词。

Part 2 试卷选择

如果你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有对备考四六级进行过搜索的话,应该会看到很多答案告诉你,不要买那么多有的没的的试题,什么模拟题啦,听力训练1000题啦...好吧,我也要告诉你不要买那些。真的没啥用。因为我就买过什么听力1000题月阅读600题。跟真题难度水平差得有点大,大概是为了给我一些信心而存在的。也许你会因为自己训练量不够,而没有信心。这个我们后面分部分的时候再讨论。

所以,你需要的仅仅是一套真题而已。那么问题又来了,那么多真题,选谁的比较好,王长喜?星火?新东方?好吧反正我从四级到六级,这三个我都用过,就个人用户体验来说觉得王长喜的是还不错,主要是听力方面。也许是我运气不好?反正当初六级的真题买的新东方的,听力资料不是一手的,感觉是现场录的,很不清晰,后来借了同学的星火的磁盘,哇塞,比我的还糟糕...吓得我没有勇气再去找王长喜的了。所以算他的好运让我觉得他比较好。

另外,真题一般都只有近三年的,觉得自己训练量不够,想要更多真题的可以自己去网盘搜索。我之前在扇贝加小组的时候,组里成员也曾给过一个历年真题的资源(只有六级),想要的也可以私信我,我发给你。

Part 3 听力

听力部分的重要性真的是不言而喻,我就不多言了。

说说自己的的方法,听力是需要大量练习的部分。一般说来,一套真题的听力反复听,听到你能复述的程度。

第一遍,听大概,选出答案然后核对。把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标注一下。(做听力用铅笔)

第二遍,把第一遍的答案擦掉,再认真听每一个单词,没听清的就倒回去听,直到听清楚为止。选出答案再核对。

第三遍,对照听力原文再听,特别注意自己刚刚没有听清楚的地方。

第四遍,再重新听一次,最好是能复述一遍。

基础特别弱的。也是可以再找一些别的听力做练习。

每套听力反复听比听5套只听一遍效果会好很多。

然后呢,不要局限于在自习室那些练习的时间。记得当初我练跑步的时候背景音乐都是听力,动漫也不看改看美剧了,总之,尽量让你的世界充满英语吧,对于培养语感这个东西还是蛮有用的。

另外,网上也有一些经验,比如,短对话里听到了就别选,长对话和短文理解里听到的就选吧。如果考试的时候真遇到没听清楚的情况还是可以用用。

本来还要说说单词听写部分的,不过如今四六级改革不考了。也是极好的,反正当初我就3个左右的正确率,哈哈,经常都是听出来了,单词也大部分写对了,但是,就是要少个i啊多个l 啊什么的。

最后听力部分安利一下扇贝听力,尽管我用了几天没坚持下来...因为我真的老是写不正确一个单词!!!

Part 4 阅读理解

考验词汇量的部分,背单词千日用单词一日。

其实阅读理解一直不怎么拉得开分数,毕竟分数都让听力拉飞了。关于阅读理解,我自己本身也不怎么在行。要求正确率就会速度特别慢。而且往往有的时候会出现,一篇阅读做了20多分钟错误率还比10分钟做出来的高。因为读多了就容易分析过多,最后自己都晕了。

题目设置一般是根据文章顺序来的,所以我一般是一道题一道题得做。先看题干,然后再文章中找到对应的地方,再联系前后。阅读一般不会出现一道题跨越2段以上的原文的情况,所以大可放心。

然后,做阅读的时候,笔尖要跟上眼睛,边读边把自己不懂的勾画出来。同时也要把一些概括性的语句勾画出来方便理解文章结构。为了避免重复阅读,最好是每段都进行总结

最后,做完题以后再逐字逐句翻译。自己不懂的词句做好积累。特别是一些长难句,划分句子成分再理解。长难句真是考验语法的时候了。反正我是经常理解不到的。

另外具备一些背景常识也是有必要的,我记得曾经做过一篇关于Elon Musk的文章,因为有过个人的一些认识,所以粗读文章都能知道大概。这方面真的就全靠平时的积累了,有事没事可以多看点新闻。

Part 5 写作

不追求高分的话,作文部分应该算是比较简单的了。个人觉得背范文特别重要。备考的时候,曾经针对各种形式的作文准备了一篇范文,看图作文,名人名言,现状分析等等。还有各种开头句,结尾句,起承转合句,给出原因表示论证,推测结果的句子...把这些标准语句构成一个框架最后再加上一些文章的内容,实在不够再举个栗子,用上几个万能的名言警句,一篇分数不会低的文章就成了。

关于词汇,平常用的词语,多找一些近义词,就拿有趣来说,你用funny 人家用amusing用 fascinating用divertingness就会比你高bigger。

关于句子,作文不像翻译,在保证句子正确性的情况下多用一写复合句。

另外写作部分切记跑题,不然写再好也是白搭。这个没啥技巧好分享,语文基础的事情...

(文末附上关于作文的干货,转载自知乎)

Part 6 翻译

翻译我也比较弱。很多单词看到英文能认识,但当需要表达的时候就想不起他来了。

还是说一点吧,翻译中,如果你不是那种能考550 的大神,我觉得还是少用复杂句式比较好,不要弄巧成拙。用最正确是句式和最言简意赅的表达。同时多使用连词,照顾文章的整体性。

个人在备考的时候,会把每道真题的翻译做总结。先自己翻译,然后根据答案做笔记整理。词汇,句式。注意别人的表达方法。比如在没有明显主语的情况下可以增译主语;主语一致时,用分词短语表伴随;以及一些插入语的使用。大家做题的时候可以自己总结。

另外,网上也有整理的一些词汇。微博随便搜索就能找到。因为是图片而且容易找到就没有整理到文章中。

终于写完了。本来当初打算的是一天整理一部分,把知乎上的高分答案也一起整理下来的。无赖拖延症晚期加上这个月因为受伤简直荒废了,所以今天才提笔。以上只是一些个人的东西,大家带着自己的思维来看就好了。建议大家去知乎搜索一些相关的,上面很多大神,经验分享也都比我的好也比我写得好。本来我一个400多分过六级的人没什么资格谈经验,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哈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