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栽培日常管理(兜唇石斛常见虫害及防治)
摘要:危害石斛的害虫有蚜虫、介壳虫、薄壳蜗牛、蛞蝓、斜纹夜蛾、红蜘蛛、尺蠖、螽斯等,以薄壳蜗牛、蛞蝓、斜纹夜蛾危害较重。这些害虫主要为害幼尖或叶片表面,吸食汁液,咀食叶片,影响幼茎生长,传播病害。兜唇石斛虫害防治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量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减少低虫害的爆发,同时做好预测预报。防治时应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杀虫剂或非有机磷农药。
一、蚜虫
(一)形态特征
蚜虫的种类很多,较常见的有尾蚜属、棉蚜属、排蚜属等。
(二)危害症状
蚜虫主要为害石斛的嫩叶、芽、花蕾等幼嫩器官,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大量液汁养分,以致引起植物体营养不良。有些蚜虫的唾液中含有某些氨基酸,注入植物组织以后会引起生长、积累增多或分解减弱;也有的蚜虫唾液中含有生长素,会破坏植物生长发育的平衡,使植株出现斑点、虫瘿,产生缩叶、卷叶等症状,引起畸形。此外,蚜虫排泄物为蜜露,量多时甚至会覆盖植物表面,影响光合作用,招致霉菌滋生,诱发煤烟病,传染有害病毒,同时会招致蚂蚁的活动。
(三)发生规律
蚜虫一年可发生数代或数十代,只要环境条件利于其生存,10多天就可繁殖一代。蚜虫危害一般在干旱的冬春季容易发生。此时也是兜唇石斛抽新芽、长新叶的时候,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入嫩芽、嫩叶,产生伤口,诱发病害,影响当年的产量,故应及时防治。
(四)防治方法
常用的喷洒药剂有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10%吡虫灵4000~5000倍液、25%阿克泰1500~2000倍液等防治,还可以用烟杆水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为7天。
二、介壳虫
(一)形态特征
介壳虫又称蚧,俗称兰虱,是对兰科植物危害最大的害虫。它有蜡壳包裹,杀虫剂不易渗进体内将其杀灭。成虫呈黄褐色,体被大量蜡粉,边缘有蜡质突出。危害石斛的介壳虫种类很多,多至数十种,常见的是石斛菲盾蚧。
(二)危害症状
介壳虫主要寄生于石斛叶上,叶背多于叶面,也常寄生于叶柄上和假鳞茎基部的膜质鞘上,以吮吸植物汁液为食。成虫覆有白色或其他色泽的分泌物,形成介壳,停留在固定的位置上,不断吸食寄主体内的营养。介壳虫害轻则影响生长,严重时成片覆盖叶面,既消耗植物养分,又影响光合作用,引起植物生长衰弱,使植物不能正常开花结果,甚至枯萎、落叶、死亡。
(三)发生规律
介壳虫以老熟若虫和成虫为害为主,一般在干旱季节多发,若虫孵化盛期是4~5月。
(四)防治方法
介壳虫老熟若虫和成虫身上都被有一层厚厚的蜡壳,药剂很难接触到。一般在若虫孵化盛期的4~5月喷药1~3次,每次间隔10天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破壳乳油800~1000倍液、50%西维因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2500倍液。
三、螨类
(一)形态特征
螨类害虫是一类体型很小的节肢动物,体长不到1mm,需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到,常为橘红色或橘黄色,故又称红蜘蛛。
(二)危害症状
螨类害虫一般在叶背为害,吸食石斛叶汁液,造成石斛叶片失绿,叶背密布黄白色小点及细丝状物,严重时致叶片枯死。螨类为害有中心区,一般只有在整个叶背布满虫体后才转移到其他叶片上。
(三)发生规律
虫害主要发生的干旱季节。螨类可在杂草和栽培基质上越冬。早春是螨卵孵化期。
(四)防治方法
要抓住早春螨类越冬、螨卵孵化期进行防治,一般在3~4月即可进行防治。10~15天用药一次,2~3次可控制螨类发生。注意药剂要喷遍所有叶片的叶背,否则影响防治效果。常用药剂及其浓度为:20%甲氰菊酯3000倍液、73%克螨特3000倍液或阿维菌素3000倍液。
四、蜗牛
(一)形态特征
蜗牛贝壳中等,呈扁球形或圆球形,有5~6个螺层,壳面呈黄褐色或琥珀色,壳顶尖,缝合线深,壳口椭圆形,口缘完整,稍向外折,锋利、易碎。蜗牛的个体大小、颜色差异较大。
(二)危害症状
初孵幼螺只取食叶肉,残留表皮,稍大个体用齿舌将叶、茎舐磨成小孔或将其吃断,或使叶片形成不整齐缺刻或残留叶脉;严重时致幼株死亡。
(三)发生规律
蜗牛各地常见,生活于农田、菜地、庭院、公园、林边和沟边杂草丛中或乱石堆里,常在雨后或早晚爬出来为害农作物。蜗牛一般每年繁殖1~2次;卵产于草根、蔬菜等根部土壤中,石块下或土缝里。
(四)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铲除杂草,排干积水,破坏蜗牛栖息和产卵场地。
(2)秋季翻耕,使部分成螺或幼螺暴露于地面冻死或被天敌啄食,卵被晒裂。
(3)早晚进行人工捉虫。
(4)化学防治。一是施用蜗克星防治,撒于地上和放养槽内;二是用密达颗粒剂或梅塔颗粒剂(多聚乙醛)诱杀,撒在苗床和空地上,3天一次,连续撒3次;三是用小碟子、小碗装稀释药水或啤酒诱杀;四是将油菜籽枯打碎,稀疏撒于基质表面杀虫,此法既可杀虫又可施肥;五是在5~8月用500g海盐兑16~18L水喷洒空地,每月喷洒一次可降低虫口密度。
五、蛞蝓
(一)形态特征
蛞蝓为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动物的统称。蛞蝓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蛞蝓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多出现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们活动过的地方会留下光亮透明的黏液线条痕迹。
(二)危害症状
蛞蝓白天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晚上出来活动,啃食叶片、幼芽、幼叶、幼根和花朵。受害植物可被吃出许多洞孔,洞孔边缘不整齐,并残留有表皮,不久叶片枯萎。
(三)发生规律
蛞蝓全年可发生2~6代,世代重叠,一年四季均能产卵繁殖,孵化为害。春秋二季繁殖最盛,也是危害最重的季节。
(四)防治方法
(1)保持周围环境清洁。清除石块、杂草和落叶,防止成虫栖息、产卵,尤其要注意排水,种植石斛的地方不要长期积水。
(2)阻断爬行通道。在蛞蝓栖息的场所和经常出没的地方撒上生石灰,形成隔离带,阻止蛞蝓向石斛植株爬行。
(3)人工捕杀。在蛞蝓活动高峰期6~9月的傍晚、早晨或阴天对苗床上的蛞蝓进行捕捉,集中处理。
(4)诱杀。将密达颗粒剂或梅塔颗粒剂(多聚乙醛)撒在苗床和空地上,3天撒一次,连续撒三次诱杀。
(5)5~8月用500g海盐兑16~18L水喷洒空地,降低虫口密度。
(6)化学防治。6~9月危害高峰期,用低毒高效杀虫剂喷棚内四周及苗床脚下,每10天喷一次。
六、蛾类
危害石斛的蛾类较多,主要有斜纹夜蛾。
(一)形态特征
斜纹夜蛾成虫为体形中等略偏小(体长14~20mm、翅展35~40mm)的暗褐色蛾子,前翅斑纹复杂。其斑纹最大特点是在两条波浪状纹中间有3条斜伸的明显白带,故得名斜纹夜蛾。老熟幼虫体长近50mm,头黑褐色;体色则多变,一般为暗褐色,也有呈土黄、褐绿至黑褐色的;背线呈橙黄色,在亚背线内侧各节有一近半月形或似三角形的黑斑。
(二)危害症状
7~8月,斜纹夜蛾以幼虫形态为害。幼虫食叶、嫩茎、花蕾、花及果实,造成叶面产生痕道,有的破损,有的不破,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严重时,幼虫可将石斛植株全部吃光,并排泄粪便,造成污染和腐烂,其危害呈毁灭性。
(三)发生规律
老熟幼虫在基质下化蛹越冬。春季,成虫将卵产在苗床基质的背光处和植株叶片背面,3~7天后孵化。幼虫群集取食,4龄虫为害面积增大。7~8月,蛹羽化成虫。成虫夜间活动,飞行力强,有趋光性。
(四)防治方法
(1)种植环境。园区用遮阳网围住,四周密闭,阻止斜纹夜蛾成虫飞入园区产卵。
(2)诱杀。春季及时采用黑光灯或糖醋盆等诱杀成虫,阻止成虫产卵。
(3)人工捕捉。发现有少量幼虫为害或有成虫出现在种植园中时,将成虫捕捉带出园区或在早晚幼虫出来活动时进行人工捕捉。
(4)药物防治。发现幼虫为害时,用1.2%苦参碱·烟碱可溶液剂200倍液喷施植株及苗床,每隔10天喷一次,连用2~3次。
七、螽斯
(一)形态特征
螽斯,在北方被称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mm左右,身体草绿色,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
(二)危害症状
成虫咀食叶片,咬断嫩茎,严重时造成大面积秃枝,影响生长及产量和质量。
(三)防治方法
人工捉虫或选用低毒、无残留的农药防治。
八、其他害虫
(一)象甲
钻蛀性害虫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石斛害虫。害虫咬食心叶和芽尖,心叶顶端可见粪便。成虫褐黑色。虫害夏、秋均可发生,以成虫咬食茎部和幼虫蛀心造成减产。
象甲为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以成虫咬食茎部和幼虫蛀心造成减产。成虫褐黑色,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生。
(二)金龟子
金龟子又名栗子虫,成虫啃食植物叶片,幼虫(学名蛴螬,又名白土蚕)在地下啃食植物根系,危害性较大。每年5~8月,特别是5月为金龟子繁殖期,每天19∶00~21∶00,特别是雨后,成虫大量飞出咬食石斛嫩茎及叶片,并产卵于根部土壤和基质中,孵化出白土蚕为害根部,使植株枯死。金龟子有两个典型特性:一是喜光性;二是喜酸腐臭性。
防治方法:
(1)19∶00~21∶00,特别是大雨过后,在石斛栽培基地周围烧多处火,利用其喜光性杀死成虫。
(2)将新鲜牛粪、青草加食用醋拌和,分堆放在园地周围,隔天将有金龟子的牛粪放于水桶或水池中,将金龟子淹死。
(3)人工捉虫或选用低毒、无残留的农药防治。
(4)如果基质已有金龟子幼虫为害,用杀地下害虫专用的低毒农药兑水洒在基质上。此法还可同时杀死其他地下害虫,如黑虫(地老虎)、白蚁、黏虫等。
(三)线虫
线虫病多发生于以苔藓为栽培基质的栽培床上。线虫以休眠状态存在于干的苔藓植物体中,浇水后,苔藓植物吸水膨胀,线虫从休眠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进而为害石斛。被为害的植株、茎叶形成白色弯曲的线条,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线虫。线虫对石斛的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
(1)选用树皮和苔藓植物做基质时,必须用水浸泡一周后发酵使用。
(2)对野生种苗,应将茎秆和根部苔藓植物认真清除并用火烧毁。
(3)施用低毒的杀线虫药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