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

毛泽东热爱历史,尤其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他总能从其言行举止、功过是非等角度给出自己的精辟点评。

千秋古人尚且能被毛主席从泛黄的书页中觅得其过往风流,而细数毛泽东身边的共产党内人物,更是群星璀璨,鸾翔凤集。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擅长把人当作历史来读的毛泽东,又是如何评价自己身边的战友呢?

毛泽东评周恩来:总理的不二人选

“周公确有吐握之劳。”

1949年12月2日,毛泽东在给柳亚子的信中如是写道。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一代枭雄曹操的《短歌行》。

周朝周公求贤若渴,广觅天下英才,沐浴时手中握着头发,用饭时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比喻其招贤纳士的苦心。

周恩来先生平素便有“周公”之称,不仅党政界人士这般称呼,有时连毛泽东也这样叫他,以表敬重之意。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1)

两人间的革命情谊很深厚,渊源已久。

长征前,周恩来是军事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是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人,因出众的军事才能得到周恩来的欣赏。

1934年周恩来主持的黎平会议上,博古、李德主张北上,而毛泽东阐述了改变作战方向的想法,主张西渡乌江,去攻遵义。

双方僵持不下,决定权落在了身为会议主持人的周恩来身上。

周恩来早先便有与毛泽东类似的想法,于是最后决定采纳毛泽东的意见,接下来的工作是要说服他人同意毛泽东的计划。

周恩来将会议决定告诉李德后,李德十分反对,跟周恩来激烈地争论起来。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2)

据周恩来警卫员回忆,从来没见周总理发那么大的火。

当时两人吵得尤为厉害,周总理严厉地批评了李德,最后更是怒极之下一拍桌子,桌子上的马灯都被震熄灭了,警卫员马上把灯给点上。

博古虽然跟李德持同一个意见,但在得知两人吵架之后,也对周总理说: “不要理他。”

由此可见,博古与毛泽东的意见分歧主要在于认识上的理解不同,而他们都看出来李德之所以反对很可能纯粹是咽不下那口气。

因为周恩来的据理力争,和那震撼一拍,才令毛泽东的建议得以采纳。

最后红军捷战不断,成功攻下遵义,并召开了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上,周恩来的力挺再度给予毛泽东关键性的力量,由于周恩来等人的积极拥护,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

长征后期,毛泽东成为红军最高领导人,周恩来欣然辅助,二人相互信任配合,周恩来也是毛泽东背后最可靠的支持者。

毛泽东向来认为周恩来没有个人野心,从不拉帮结派,脚踏实地勤恳做事,周恩来则在毛泽东身上看到了天生领导人具备的品质风范。

毛泽东思想开阔,能探索到常人难达的境界,因此当他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往往滔滔不绝。

周恩来擅长把握事物本质,总能把毛泽东想要表达的东西,快速而精辟地总结出来,从一团乱麻中准确剖析出重点。

因此毛泽东多次夸赞周恩来是“好管家”。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3)

在工作上,毛泽东统筹全局,周恩来负责具体执行,社会上普遍认为毛泽东是决策者,周恩来是执行者,因此便有了“谋事在毛,成事在周”的说法。

周恩来也说过,毛泽东是搞战略的,自己只能搞点战术,不过这诚然是周恩来同志的自谦说法。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4)

早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众人谈到未来新中国成立后,领导班子该如何构成,毛泽东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周恩来,他表示:周恩来一定会参加政府工作,性质相当于内阁总理。

他人暂且不定,总理却非周恩来莫属。

直到1974年周恩来身患绝症,筹备四届人大时,毛泽东也坚定认为周恩来是总理的不二人选。

“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毛泽东道。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5)

1976年1月8日,病重中的毛泽东得知周恩来逝世的噩耗后,沉默良久,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几天后,关于周恩来追悼会的报告送来给毛泽东审阅,毛泽东久久地盯着报告看了很久。

那一晚,毛泽东看电视时,护士和陪同人员注意到他苍老的面庞上流下了眼泪。

毛泽东评刘少奇:一针见血的医生

“他也基本上是对的,是勃勃有生气的,他系统的指出党在过去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所害过的病症,他是一针见血的医生。”

一位妙手医生,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刘少奇。

同窗评价刘少奇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每每看到他的时候,不是在学习俄文,就是在读《共产党宣言》,蹙眉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

知识的堆砌让刘少奇的思想智慧变得浩瀚深邃,逻辑思维能力十分强大,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他人尚百思不得其解时,刘少奇总能很快看出问题的核心,并找出应对的方法。

他的这一卓越能力,在党的工作上,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6)

1937年刘少奇在延安会议上作了报告,批评了过去曾长期在党内处于支配地位的左倾冒险主义。

会后,为了统一思想,毛泽东发表了长篇讲话,认同刘少奇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上有丰富的经验,毛主席指出刘少奇一生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群众斗争和处理党内关系,都是基本上正确的。

延安整风运动过后,刘少奇同志在党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因为他果断反对并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恢复了党组织发展,创下显著政绩。

毛泽东也对刘少奇委以重任。

1949年“九月会议”上,陈云等人认为刘少奇与毛泽东是正确路线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虽然未明确作出表示,但是从毛主席在会议结束后多次援引刘少奇的观点,对其多番赞赏也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此深以为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党的基本理论已趋于成熟,毛泽东很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但是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还需要提高。

“我们必须克服这一根本性的缺陷,才能适应当前客观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毛主席向来很少直接对中央领导同志作出程度较高的评价,但是他却在“第八篇文章”中说道:“刘少奇同志是我党在国民党区域工作中正确的领袖人物,是唯物的辩证的革命观的代表。”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7)

毛泽东赞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南昌起义时期,主将是贺龙和叶挺,日后百万雄师总司令的朱德此时还是个说话没什么份量的角色。

起义时,朱德被分配的任务是去找朱培德手下的军官们喝酒,拖住他们。

喝到一半,军官们纷纷离了席,朱德顿觉不妙,立刻报告贺龙,于是起义被迫提前。

进入广东后,周恩来调给朱德3000兵,让他带着阻击几天,三天后再把指挥权还给叶挺。

朱德带着兵打了三天,完成任务准备南下,途中遇到了零落的二百人部队,一问才得知起义军的主力部队在潮汕被击败,现在就只剩朱德带领的这两千多人的部队了。

起义败了!

得知此噩耗,当下军心大乱。

很多人感到绝望,认为革命彻底完了,走的走散的散。

到最后走的还剩八百多人。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8)

眼看着整个军队变得丧气动摇,光杆司令朱德挺身而出,鼓舞军心,召开会议,迅速为接下来的道路找到了方向。

第一,一定要保存好这支珍贵的军队,决不能溃散,第二,带领军队尽快找到上级领导组织,与其汇合。

在最无望的日子里,朱德司令成为了重燃所有人革命信念的那点星火,一己之力保下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9)

陈毅后来回忆起,仍是动容,认为如果没有朱德,那支队伍一定会散。

但是朱德带着他们成功与井冈山的毛主席会师。

朱德也从只有三天指挥权的光杆司令,成长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又变成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总司令”的称呼陪伴了朱德很多年,也成了他在党中的代称。

朱德战功赫赫,冲在抗日战争第一线,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红军之父”。

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关键时期都有朱德的身影,他与毛泽东并肩作战,配合十分默契。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10)

毛泽东多次赞扬过朱德的功绩,最精准的评价依然当属毛泽东在延安说出的两句话:“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朱德60岁大寿,毛泽东为他亲题字:“人民的光荣”。

毛泽东评邓小平:柔中寓刚,绵里藏针

地下党工作的危机重重,战场上的出生入死,政治生涯上的“三起三落”,磨炼出一个抗压能力极强、心理素质强悍的邓小平。

尽管遭遇种种挫折,邓小平也从未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每一次的大风大浪只会让他变得愈发坚忍沉静。

邓小平又把这份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运用到各种严峻形势上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内革命形势变化,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方针。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11)

邓小平不喜欢空谈,更爱实操,他也曾这样评价过自己:“我是一个实事求是派。”

像周恩来和毛泽东是一对极佳拍档一样,邓小平的最佳拍档是刘伯承。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期间,周恩来曾与薄一波谈起自己这么多年来对刘邓二人工作方式的看法,周总理这样评价道:“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伯承同志是举轻若重,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12)

领导也是一门艺术,在处理大问题上,邓小平总是临危不乱,淡然从容,极具领导者风范,令其他同志觉得信赖可靠。

有人将邓小平解决棘手问题时若行云流水般的场面比作“庖丁解牛”。

邓小平的工作作风,具有毛泽东的宏观阔达,顾全大局,毛泽东也曾多次讲过“他跟我一样”,而且他也只这么说过邓小平,由此可见邓小平的风格跟毛泽东有相像之处。

更可贵的是,他又有周恩来的周全理智,综上而言,准确的描述就是,邓小平既放得开,又握得住。

毛泽东十分肯定邓小平的工作才干和办事能力,认为他“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

“柔中寓刚,绵里藏针。”

毛泽东擅长读人,更擅长总结对一个人的评价,这句话便是他对邓小平的看法、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13)

毛泽东点评陈云:公道、能干、稳当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迫切需要搞起来, 国民党离开了大陆,但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恶性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烂摊子仍需修整。

恶性通货膨胀如同跗骨之俎,在大陆盘踞了十几年

一个新成立的国家,经济建设如何搞好是很关键的。

关键时期,陈云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极力主张经济建设要考虑到现实的综合国力,绝不能急于求成,先让人民的生活安定下来,再逐步扩大建设规模。

陈云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稳定了金融物价,调整工商业,让国民经济逐步恢复。

1950年4月,毛泽东回顾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做的一系列经济工作,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刚劲有力的“能”字。

这个“能”字,是才能,也是能干的意思。

顾全大局,作风沉稳,是陈云一贯的作风。

而毛泽东也敏锐地看出了陈云身上的稳。

1956年推荐陈云为中央副主席时,毛泽东评价陈云:“我看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

毛泽东讲道,别看陈云表面平和,但是看问题尤其尖锐,能抓住问题要点。

擅长抓核心,也是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人所共有的优点。

发现真理是一件很难的事,更难的是当所有人都站在你的对立面,你也能毫不动摇地坚持真理,直至证明自己是对的,这种勇气更难得可贵。

而陈云就具有这种勇气,毛泽东精准地指出陈云身上的这一特征:“他这个人是很勇敢的,坚持真理也勇敢,真理往往在一个人手里。”

毛泽东评瞿秋白:意志永存

瞿秋白并不如前几位一样,都是共产党时期或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领导成员。

历来的起义革命,总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那就是总要有一批先行觉醒的先驱者,他们或是用自己的智慧,或是热血,为后人铺路。

而瞿秋白就是一位英勇的革命先驱者。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14)

他于1935年英勇就义,牺牲时仅有36岁。

被国民党抓捕后,面对敌人的缓言劝降,瞿秋白冷然道:“任何语言改变不了我们今天相对立的位置。”

在敌人的押送下,瞿秋白从容前行,直至一片草地,他席地坐下,对着行刑者微笑颔首:“此地很好,开枪吧。”

是大义凛然地成为英雄,还是以背叛者的身份苟活于世,两个抉择之间,瞿秋白从未犹豫。

他不惧刽子手的刀枪,却只忧革命事业的发展,他是那个觉醒年代最典型的探索者。

在他遇害后,好友鲁迅悲愤提笔,写下一副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毛泽东如何评价周恩来)(15)

1950年,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写了一篇序言:“他的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党的背后,是无数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英雄,他们一生都在忧党、忧国、忧民,却甚少忧己。

西花厅海棠依旧,橘子洲头岁月峥嵘,人民群众能创造历史,但能带领人民创造历史的只有伟人。

信息来源:

刘少奇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毛泽东作高度评价 中国新闻网

《毛泽东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朱德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