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

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1)

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借景生情,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

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2)

“扬州瘦马”是何物?见上图。

一等琴棋书画,二等生活助理,三等锅碗瓢盆。

好的偏房做妾,差的沦为流莺。还有的迟迟不嫁,到处开车……

古往今来,莫衷一是。

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3)

史料二则。老白又背了一次锅。

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4)

a

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5)

b

对于这种野史趣闻,林语堂也是不能闲着。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不知道国际“友人”读后做何感想?会不会趋“扬”若鹜……

然而,仔细一推敲,“扬州瘦马”的论调就站不住脚了。

……*……*……*……*……*……

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6)

《史记·货殖列传》中,太史公将盐列为各地与玉石、金、铜、铁等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资源。

自汉武帝始,我国封建王朝施了长达2000余年的“盐铁官营”政策。

汉即称为盐官,唐为盐池盐井监,宋为盐仓监,元、明、清三代在各大盐场设盐课司。

有官就有私。盐业巨大的利润如蜂逐蜜吸引着民间暗流。

自宋以降,历元、明而迄于清,可谓中国古代私盐最为泛滥的时期。

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7)

而扬州之地的盐商,却是在明清兴旺。

明清时期,政府把盐业垄断管理机构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设在扬州,使扬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徽商粉墨登场。

沿江并海一带,私盐公行。诞生了大量富甲一方、有钱有闲的盐商。

为什么叫扬州瘦马(古道西风瘦马瘦马)(8)

相比于晋商,徽派盐商是有情趣的。

他们喜欢优美的居住环境,于是形成了成熟的园林建筑市场,养活了大批的花匠、瓦工、木工;喜欢灯红酒绿,于是扬州出现了发达的戏曲艺术和戏院;喜欢山珍海味,于是出现了淮扬菜系和名厨;喜欢悠闲,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茶馆和澡堂;喜欢寻花问柳,于是出现了青楼记院;记女又好打扮,于是出现了香粉业。

“扬州瘦马”便应运而生。很怀疑这是古代的“恋童癖”。

而此时,已经远去“古道西风瘦马”的写作时期~元代好几百年了。

恐怕,元代的马致远写《秋思》的时候,也不会料到将来有另一种“扬州瘦马”在解读他的“天净沙”吧。

…… …… …… …… ……

欢迎关注《美食与美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