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西方哲学(老子再认识重构与归真)
《老子》
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我们花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根本就没有搞懂《老子》。当然,更多的人并不认可这种极端的观点,只是承认《老子》的博大精深。
不管是委婉的博大精深也好,还是对2000年辛苦的直接否定也好,都道出了我们在解读《老子》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无法很好地理解《老子》。
道德经
一、《道德经》对《老子》的颠覆在帛书《老子》出土前,我们所见到的大都是《道德经》。各种版本的《道德经》大同小异,都是从"道可道非常道"开始。现在最早的《道德经》,应当是唐代的各种碑刻、经幢。
在帛书《老子》出土后,我们才逐渐意识到,韩非的《解老》、《喻老》,严遵的《老子指归》,不但在名称上更加贴合原始状态,就是文本结构也与今本不同,是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开始的。
《道德经》把《老子》从结构上来了个颠覆,这在所有古代典籍的流传过程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这种颠覆,不仅仅是结构上的颠覆,也是认识上颠覆。
1、《道德经》,思辨的哲学从"道可道非常道"开始的《道德经》,是从认识、思辨上入手,给人感觉《老子》的存在,就是要告诉我们怎么想。
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自河上公开始,就流行这样的解释:道,是可以言说的,但能够言说的道都不是永恒之道。
这样,就从"道可道"推导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道不可道"--出来。
道可道跟道不可道的出现,让人无所适从。究竟是相信老聃说的"道可道",还是相信我们自己推断出来的"道不可道"?
如果相信老聃说的"道可道",可我们又确实不知道什么是道。这一点,在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和刘笑敢先生的《老子古今》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道在现实世界里是根本不存在的,它只是老聃预设的一个概念。为了建立其思想体系,而预先设定的一个概念。道的所有特征,都是为老聃的思想观点服务的。
如果相信我们自己的判断,《老子》本身就存在大问题了。老聃拿了一个不可知的东西来糊弄人,他和他的《老子》都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不读也罢。
《老子》是糊弄人的么?2500多年的时间里,无数人对《老子》趋之若鹜,难道世人就如此容易上当受骗?好像也不是。
老聃写《老子》,只是为了实践他闻道之初所许下的诺言。帛书《老子》第5章说,"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亓死,吾将以为学父。"
老聃主张淡泊名利,并不像有一人那样说一套做一套。帛书《老子》第32章说,"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
老聃在谈到他为何会拥有更多知识的时候,也说是他自己的经验。帛书《老子》第17章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老聃在谈到如何去认识道的时候,也是拿自己的经历说事。帛书《老子》第60章说,"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在道可道与道不可道之间无法作出选择,导致的结果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如同安卓系统的碎片片问题,既不正常,也必须尽快解决。
2、《老子》行动的指南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开始的《老子》,是从行为入手,给人感觉,《老子》的出现就是要告诉我们怎么做。
帛书《老子》第1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不德、不失德,跟人的行为有关。无为和为之,无以为和有以为、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还是跟行为有关。
确定一个人是上德者还是下德者,是德者,还是仁者、义者、礼者,标准都是他所作出的行为。一个德者,如果不作出获取名利和行为,就是上德者,如果作出了获取名利的行为,就是下德者。
从礼者到德者,一个人要做出的行为是逐渐减少的,这个过程跟为道正好相吻合。上德者的行为模式—无为而无以为也--正是为道的结果,因此,德者,是通过为道来达成的,为道本身也是一种行为。
读了《老子》,就是一个闻道者了。作为一个闻道者,闻道不是目的,只是起点,闻道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事情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为道。帛书《老子》第3章说,"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闻道之后就为道,成功地避免了在道可道与道不可道之间无法作出造势的尴尬。
究竟是道可道还是道不可道的问题,只有在我们的认知能够得到大幅提升之后才有能力解决,因为道的存在本身就超越我们的认知能够。帛书《老子》第58章说,"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通过为道,就能够进入到道当中去。都进入了道,难道还没有能力认识道?帛书《老子》第2章引用建的话说,"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老聃和建之所以能够认识道,就是他们通过为道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并且进入过道。
孔子
二、世俗观念对《老子》文本的侵蚀1、孔子复古思想对《老子》文本的侵蚀孔丘的复古思想非常明显,他自己都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在复古思想的引领下,很多人都认为老聃也是一个复古思想比孔丘还要严重的人。孔丘希望回到三皇五帝的时代,而老聃则是希望回到人类文明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蒙昧时期。
"执古之道"这句话,在出现在《老子》里的时间非常早,西汉的汉简《老子》就已经有了。后来的传世本《道德经》依然保留了下来。《道德经》第15章中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直到帛书《老子》出土,我们才发现,原来"执古之道"是错的,"执今之道"才是对的。
其实,对于孔丘的复古思想,老聃就已经做出了批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老聃对孔丘所说的话,"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2、世俗社会标准对《老子》文本的侵蚀知武子曾在公元前674年(襄公九年)说过,"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400多年后,孟子给他作了一个完美的解释,"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在礼法社会里,君子的生活状态,就是弗为而成,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需要的一切,都有人去办好了,甚至比自己亲自去办的效果还要好。
君子的这种生活状态,老聃是持否定态度的。帛书《老子》第22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君子,更是为老聃所不耻。帛书《老子》第16章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猒饮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杅。盗杅,非道也哉。"
"无为无不为"对《老子》的入侵,在战国中期的楚简《老子》就已经存在。楚简《老子》乙组第2章说,"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于亡为也。亡为而亡不为。"
"弗为而成"对《老子》的入侵,在战国后期的帛书《老子》就已经存在。帛书《老子》第10章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牗,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弗为而成,无为而无不为,只是君子现实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君子们理想的生活状态。君子们的理想是,自己都不用去想,更不用去说,其他就已经替自己想到了。这种理想,就是"不言之教",也被加入到了《老子》之中。帛书《老子》第6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抄书
三、抄写者自我认识对《老子》文本的侵蚀《老子》在初期的流传过程,依靠的是一个个的传抄者。这些传抄者,因为疏忽大意而写错的情况,大量存在;因为抄写者的语言习惯和书写习惯而对《老子》进行改动的情况,大量存在;抄写者把自己在阅读《老子》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写入《老子》文本的情况,大量存在;抄写者根据自己对《老子》的理解,增加《老子》内容的情况,也大量存在。
1、抄写者用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侵蚀《老子》抄写者把自己读《老子》的心得体会纳入自己所抄写的《老子》之中,而后来者则把它误以为是《老子》原本就有的内容,在帛书《老子》第1章就可以看到。
帛书《老子》第1章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其中,"故去彼取此"就是抄写者的心得,因为前文"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已经把观点表达得非常清楚了。
把抄写者所做的读书笔记当作正文来对待,可以在帛书《竾》第5章中看到。帛书《老子》第5章中说,"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这句话就是对帛书《老子》第2章中"侯王自谓孤寡不糓"所做的解释。后来者不但把它纳入了《老子》的正文,还挪了位置,真是错上加错。
2、抄写者对《老子》文本的增益传世本《道德经》第25章,在"独立而不改"之后,有"周行而不殆"一句。"周行而不殆",除了在汉简《老子》还能见到外,在帛书《老子》和楚简《老子》都不存在。
传世本《道德经》第38章,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之后,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一句;汉简《老子》写得又不一样,"下德炎这而无以为";帛书《老子》则没有这一句。
传世本《道德经》第39章,在"谷得一以盈"之后有"万物得一以生"一句,在"谷无以盈将恐竭"之后有"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一句,帛书《老子》和汉简《老子》都没有这两句。
上面提到的这三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相信它们原本就存在于《老子》之中,相信它们是抄写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对《老子》所作的增益。
自然
四、以我解老以老解老,至今也是一个很时髦的说法,这说明注解者忠实于《老子》,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夹杂其中,保证了注解者作出的解释原汁原味。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从来就没有缺少过。
1、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作为最高准则和最高价值,是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必须遵守的,实验室也渗透到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这样说来,道法自然的地位就高得不得了啦,没有再比它更高的了。
"道法自然",在楚简《老子》就已经存在了。楚简《老子》甲组第10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并不等于老聃就赞同道法自然的观点,在自然面前俯首贴耳。在帛书《老子》第68章,老聃就提醒过我们,少拿自然说事,因为自然是说变就变没个准信。"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为学与为道,哪一个才是道法自然?显然,为学符合自然之道,而为道就是违背自然之道的典型。为道,完全可以说是逆天而行。
既然老聃不认同道法自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崇尚道法自然?因为他们的许多主张,在理论上、在逻辑上者说不过去,希望找一个靠山为背书。这个靠山一定要强大,谁都动摇不了,自然就成不二的选择。
《易传·系辞传上》第1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在地上这一简单的自然现象,就为尊卑贵贱、男尊女卑找到了颠扑不破的依据,谁也反对不得。
2、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被很多人当成是《老子》的政治主张。但是,无为而治这个词,并不出自《老子》而是出自《论语》。
孔丘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要实现无为而治的目标,就必须要实行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第二》)为政以德之所以有助于无为而治的实现,是因为它能够让百姓发自内心深处的服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无为而治,是官长自己不努力,全交给百姓去努力。"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正是对无为而治贴切的描述。无为而治,在老聃的标准里,只能列入下礼的范畴。
老聃的政治主张是清静。楚简《老子》乙组第8章说,"燥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要做到清静,作为官长,就要自食其力。楚简《老子》乙组第1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官长能够自食其力了,才能不给百姓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否则,百姓要来找官长麻烦了。帛书《老子》第40章说,"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
因此,老聃在治国上所主张的清静,跟孔丘所主张的无为是完全相反的。
五、重构《老子》的前提,找准《老子》的主题想要重构《老子》,纠正《老子》流传过程中衍生的文字,错乱的次序,让《老子》回归本真,首先要建立的是标准。只有标准确立了,才能做出合理的取舍与修正。
这个标准,就是《老子》一书的主题。老聃写《老子》,是希望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又要注意些什么?
1、我们对《老子》的主题是稀里糊涂的《老子》虽然只有五千来字,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广泛。面对《老子》是一本什么书问题,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会认为是《老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而且还是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有人会认为《老子》是一部伟大的政治著作,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论,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三个最好的时代。有人会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有人会认为《老子》是一部养生书。现在,更会有人认为是一部与企业管理、企业经营有关的书。
所有这些答案,都如同瞎子摸象一般,只看到了局部而没有看到整体。
2、老聃写《老子》,要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随着刍狗在周代广泛替代活人用于祭祀和殉葬,人的生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跟春秋以及之前的所有人都不同,老聃对生命给予了格外的关心。
老聃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很脆弱,随时随地都可以丢掉性命。帛书《老子》第41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贤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
生存下去,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每个人都在思考,也都在想办法。求生之路有三条,并不是每一条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一条是生之路,第二条是死之路,第三条是似生实死之路。帛书《老子》第13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
似生实死之路,就是追求长生不老的养生之路。包括司马迁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老聃走的也是养生之路,并把他当作一个追求长生的养生者。就在帛书《老子》第13章,老聃用"盖闻"(私底下的传闻)一词澄清了他跟养生者之间的关系,否认自己是一个养生者,"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兵革。兕无所椯其角,虎无所昔其瓜,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死之路,指的又是什么呢?帛书《老子》第1章就已经指明了,就是礼法之路,"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在礼法社会里,礼者对名利的追逐,早就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为了名利,不惜时付出一切代价。孔丘在《论语·卫灵公》里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老聃不得不提醒这些人,名利固然重要,也是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之上的。生命没有了,名利就失去其全部意义。追求名利的时候,要懂得知足知止,才能够让自己活得更长久。帛书《老子》第7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唯一能够达到求生目的的生存之路,是什么呢?帛书《老子》第3章告诉了我们答案。"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老聃把听他讲过课或者读过他的书的人,给定了一个专门的称为,叫做闻道者,这是在其他任何一个著作者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在闻道者当中,哪怕是做出了错误选择的下士,也知道闻道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为道,其他人难道不知道?
为道,跟道一样,都是老聃首次把它们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老聃之前,我们既不知道道的存在,也不知道为道的存在。我们只能根据《老子》来认识道的各个方面,同样的,我们也只能根据《老子》来了解为道的的方方面面。
3、为道是如何解决生存问题的?为道,虽然是老聃第一次把它呈现在我们面前,却没有对其含义作任何解释,说明其含义非常浅显,一看便知。因此,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它,为道就是为了道而作的所有努力。
为什么要为道?最直接的理由,人原本就不是生活在天地之间,而是作为道者生活在道当中的。只是要通过为道再次回到原本生活的地方。用现在的说法,就叫做回家。帛书《老子》第1章说,"失道矣。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当中什么也没有,道者怎么生活下去?这是很多人担心的地方。老聃以他自己的经历,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众人皆有以,我独门玩以鄙。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食母就是食道。不能把食道简单地从字面去理解为以道为食,而要理解为取食于道,如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样。
为道之所以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通过为道成为道者之后,即使是身体消失了,生命也不会陷入危险之中。帛书《老子》第15章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帛书《老子》第57章也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胃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六、错失2500多年的为道,错失2500年的生命在《老子》之后,流行的是修道而不是为道,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修道这个词,在《老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果说修道跟《老子》还有一点渊源的话,那就是帛书《老子》第17章了。"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为道这个词,在帛书《老子》里出现了四次,自汉简《老子》之后因为一处"为道"这改为"为士"也还存在三次。这个频率对于只有5000来字的《老子》来说,已经不低了,居然没有人提及它,这还真令人难以理解。
在最近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少部分人逐渐开始重视起为道来。有人直接把为道等同于闻道;有的人反为道等同于提高文化素养,积累管理经验,如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跟《老子》当中的为道还没有产生任何实质的联系。
读《老子》不为道,所造成的损失,比那些干了一辈子活却从未拿过工资的人大得太多了。对老子之道的认识,2500多年过去了,很多人依然在苦苦求索。如果按照老聃的指示,闻道之后立即就为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但有时间和能力把道认识得清清楚楚,还有时间和能力在天地和道之间穿梭无数个来回。
通过为道成为德者之后,认识能力就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帛书《老子》第17章说,"修之身,其德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能够做到"以天下观天下",就能够认识天,了解天道。帛书《老子》第10章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其出也弥无,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
在认识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就认识了道。帛书《老子》第60章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错失2500年的为道,其结果是多少人错失了自己的生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