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考研(要不要考研)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80万。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更是连年增长。
正如统计数据所显示,作为高校辅导员, 笔者常能在学校里感受到同学们对考研的“热情”。笔者也听说,不少职业院校学生计划通过专升本途径先获得本科学历,然后考研。不过,尽管有着这样的想法,不少同学会因为各种原因纠结“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如小张同学——
小张是一所财经类院校的大三学生,目前比较迷茫。大一时,学校开学较晚,又因为疫情,小张一学年里只在学校待了一学期。大二时,小张忙于学业,每天上课、做作业,感到非常疲劳,且成绩并不优秀。进入大三,小张发现身边不少同学都在为毕业后的发展做准备,有的开始实习,有的开始准备考研,但自己不知道毕业后要做什么。如果直接就业,小张觉得自己在专业对口的领域竞争不过专业成绩优秀的同学,且自己也不是特别喜欢所学专业;如果考研,小张觉得可以暂时避开就业问题,甚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又担心自己考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张慢慢发现, 同学中决定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于是心想:我要不要也试一试?
考研不是必须的
小张同学目前面临的,正是“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从全国来看,历年来的考研人数在逐年增加,而且增速很快,可见考研成为越来越多本科生的选择。那么,对个体来说, 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就应该考研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考研人数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完全出于社会对高学历者的需要。逐年递增的考研人数带来的焦虑氛围及“学历贬值”等论 调,导致一部分人被大环境裹挟着选择考研。另外,因为境外疫情控制情况不佳而带来的健康威胁,以及境外政治和社会治安相对不稳定而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一部分原本选择出国读研的人转而在国内考研……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选择考研,学生都要明白,考研不是必须的。是否具有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我们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
先从自身出发
对小张同学来说,如果想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思考“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不妨上升到 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进行仔细分析。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方法论体系的核心,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不管最终决定考研还是不考研,小张都应该先从自身出发去考虑问题,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考、为什么不考,而不是一味地关注外部及他人的选择。
近年来,中国教育在线每年发布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根据近三年的调查报告,每年近六成左右考生的考研动机之一是“就业压力大,为提高就业竞争力”。除此之外,提升知识水平、转换专业、提高毕业学校层次、暂时不想就业等也是很多考生选择考研的相关动机。
小张可以由此出发思考自身的情况。如果未来的意向岗位有研究生学历这个门槛,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校层次有特定要求,或自己有坚定的换专业需求,那么这些可视作非考不可的因素,自己就可以勇敢地选择考研。
此外,小张可以借助詹尼斯(Janis)和曼恩(Mann)于1977年提出的“决策平衡单” 这一工具,把“要不要考研”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个人物质方面得失”“他人物质方面得 失”“个人精神方面得失”“他人精神方面得 失”等更加具体的问题,来帮助自己进行具体分析,并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做出科学的决策。
小张还可以具体评估自身的应考能力。根据2011年~2020年这十年全国考研的录取情况,报考人数从151万增加到341万,整体呈增加趋势,录取人数从49万增至110万,也每年都在增加。十年间,全国硕士研究生每年的录取率稳定在27.8%~34.5%之间。有了这些数据,小张就可以把自己在班级或专业的应考成绩排名占比,与考研录取率相比较,来衡量自己在考研中的应考能力,作为判断自己“要不要考研”的参考因素之一。
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基于个人实际情况, 即使小张做出了考研的决策,后期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
小张可以利用应届生这一身份,抓住矛盾的主次方面,用适当的时间和精力获得一份工作offer(录用通知),作为保底选择,以实现求职与考研兼顾。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不管是注重考研还是就业,小张选择的方向可以有主次,主次也可以有变化,因而不必把自己人生的某个阶段限定在某个方向上。比如,小张原本以备战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为主,而在一边备考一边实习的过程中,如果找到一份自认为合适的工作,那么可以放弃考研,选择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仍有读研的需求, 也可以选择辞职读研或在职读研。
总而言之,小张可以灵活地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一味地坚持考研并不做其他选择,或在第一次考研失败后盲目地二战、三战等做法,都欠妥。
⚪本文来源中国知网,原载于《成才与就业》2022年第Z1期,原文题为《要不要考研》。⚪作者:徐同飞。
⚪
引文格式:徐同飞.要不要考研[J].成才与就业,2022(Z1):36-37..⚪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