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真的就那么难吗(万事为什么开头难)

柏拉图曾经这么比喻我们的大脑,他说:“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位理性的御车夫,驾驭着一匹桀骜不驯的马,只有用鞭子抽打、用马刺刺它,它才会跑起来。”

我小时候坐过马车,马车速度一般都是爸爸手里的鞭子决定的,方向是由爸爸手里的缰绳掌控。所以对于这个比喻,我再熟悉不过了。

设想一下,一辆马车没有车夫驾驭,马儿必定凭着自己的感觉横冲直撞,有了车夫的驾驭,马车必定能顺利达到目的地。

御车夫就是大脑的理性面,马儿就是大脑的感性面。前者懂得克制,后者怎么舒服怎么来,也就是渴望享乐。

当它们目标一致时,合作会很完美,当它们目标不一致时,就会出现万事开头难的现象。

不论是理性还是感性都是人的本能,所以万事开头难其实就是因为要克服本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克服,就像卫蓝老师在《反本能》中说:“我们只有战胜了潜意识里的本能,才能更好地正视自己的不足,看见更加真实的世界,洞悉事物本来的样子。”

万事开头难真的就那么难吗(万事为什么开头难)(1)

俗话说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人类进化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千人千面的现象,但万变不离其宗。

01. 大脑一直在保护我们

大家还记得《如懿传》里的海兰吗?她与如懿交好,想靠着如懿和自己的安分守己,在宫里做个小透明了此残生即可。

可惜老话说得好,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啊。先是贵妃冤枉她偷了红罗炭,对她又是罚又是辱,看得观众心焦。还好有如懿在,护了她一时周全,两人从此住在一起。

然而不久后,如懿也被诬陷谋害皇嗣,进了冷宫,无法在保护她。这时,她又因为放风筝冲撞了皇后,被罚跪、踩手,就连曾经伺候如懿的阿箬都对她恶语相向。

这样的处境下,她依然敢怒不敢言,直到她无意间听到皇后和贵妃的谈话,知道那些枉死的孩子是她们所为,连如懿也是被她们陷害的,她这才意识到危险已经来临,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她黑化了,接着就一路升级打怪,最后救出如懿,自己也平步青云。

我们发现海兰黑化后,智慧和谋略相较如懿都更胜一筹。但是没有黑化之前,总感觉她很窝囊。

这是因为人在刚接触新事物时或者想要改变现状时,都会感觉到特别陌生,大脑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去适应,所以我们会感觉到累,本能告诉我们,这个感觉不好,我们就开始排斥这种感觉。

这其实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大脑为了保护我们的精力不受到消耗,就会用感性的意识告诉我们逃避它。

而当我们受到威胁时,大脑的理性面就会警觉起来,为了保护我们而认真分析形势,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所以老话才说万事开头难,只怕有心人。

万事开头难真的就那么难吗(万事为什么开头难)(2)

02. 我们都喜爱爬虫脑

爬虫脑控制我们的行为,没有用什么思考能力,饿了就发出“找吃食”的信号,危险了就发出“逃跑”的信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享乐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这就是爬虫脑的作用。

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将享乐和吃饭睡觉一样列入了重要的生物性需求中。

因此当我们看着满桌子的文件要处理时,就会选择性的逃避;当我们想到那么辛苦依然改变不了现状时,就会选择躺平;当我们努力上进依旧没有见到成果时,就会选择摆烂。

但是一个人过度追求享乐就会走向平庸,当然并不是不能享乐,我们需要享乐来放松紧绷的大脑,以获得很多的能量,但是享乐需要稍微的延迟。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做过一个实验,让每一个小孩呆在一个房间,然后告诉他们,他要离开几分钟,回来之前他们不能吃掉桌子上的棉花糖。

实验结果是,参加实验的小孩里,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研究人员回来前就吃掉了棉花糖。

十年后,研究人员回访了当初那些小孩,得出一个结论,先吃掉棉花糖的那些孩子容易分心,缺乏行动力,难以抵制住诱惑;后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们,能够自我激励,有更强的抗挫能力。

手机横行的今天,我们很多孩子的爬虫脑都主宰了他们的行动,很多家长都会把原因归结到手机、游戏上,其实孩子们的驱动力才是关键原因。

也就是克服爬虫脑的控制,要克服爬虫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可是和脑组织一起诞生,进化至今一直不曾被替代的组织,但也不是无计可施。

在《反本能》一书中,作者给我们解释了诸多常见“疑难杂症”的病因,也提供确实可行的策略,结果不可复制,但方法可以复制。

万事开头难真的就那么难吗(万事为什么开头难)(3)

03. 对症下药

疲劳激发了大脑的保护机制,趋利避害的爬虫脑让我们欲罢不能,怎么才能控制他们呢?那就是当好御车夫,挥动鞭子,让理性脑主道感性脑。

首先从简单的事情开始,降低我们付出行动的门槛,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行为可持续。

我儿子小小年纪牙齿就有一圈秀黄色的牙垢,医生给了两只牙齿清洁剂,每天 就多了两道工序,儿子还小,很难坚持,我们为此大战了很多回。

有一次儿子说:“妈妈,可不可以只刷一个清洁剂啊?我太累了。”我立马就答应了他,他瞬间就咧嘴笑了。

后来就一直坚持用一个清洁剂,用了大概一个月,就养成了习惯。但两个清洁剂是必须都要用的,所以我还要找机会让他心甘情愿的用第二个清洁剂。

这就需要第二个策略配合了,让进步可视化,看得到效果的成果是最大的动力。

儿子用了清洁剂中的一只后,牙齿明显白了很多,但是顽固的牙渍还是很难清除,于是我带着他仔细观察他的小牙齿,他自己惊讶的说:“妈妈,我的小牙齿好白呀。”

这时加以引导,告诉他清洁剂的好处,如果可以两只一起用,剩下的牙渍就会消失,小牙齿会更漂亮,经过反复的引导他欣然接受了。

其实不论是小孩还是大人,我们的大脑都是一样的,都偏爱简单的事情,都渴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回报。这个时候,一个好的开头胜过千万个好想法。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怎么办呢?

那就把它拆解成简单的事情,易效能专家叶武滨老师曾经说过:“万物可拆,看似顽固的问题,只要我们有耐心拆,都可以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问题,一一解决。”

最后,制定具体的、可量化的进度计划,这是摆脱拖延、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每次推进一点,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大脑就会感受到积极情绪,产生愉悦的多巴胺,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有持续的驱动力。

万事开头难真的就那么难吗(万事为什么开头难)(4)

写在最后

努力与自己较劲,看到的是努力的价值,所以我们常说要和自己比较。

拿努力的自己和不努力依然有好成绩的别人比较,我们看到的就是不公平。

通过反本能的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从习以为常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找到对抗阻碍的方法,提升和优化本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