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

小时候,我们总能在杂志上读到一些神奇的“国外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德国人修建的青岛下水道”和“力大无穷日本小学生”以及“霸气的美国护照”。

这类反智毒鸡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德吹,日吹,美吹,在早些年的一些杂志中,这一类的文章可以说是大行其道,这些文章的内容也很简单,借用国外的一些“优秀事迹”(当然这些事迹的真实性有待考察),来达到贬低和讽刺中国的目的。

既然是盘点,咱们就一起来看一些这类文章。

首先出场的是最著名的青岛下水道和德国油纸包。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1)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2)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3)

关于德国人修建的青岛下水道能用一百年这一谣言,最早出自于2010年南方周刊的一篇报道 ,该报道将青岛排水系统的功劳全部归功于曾在此殖民的德国人,后来甚至有了油纸包零件的都市传说。

当然,上述的报道纯属谣言,在2013年,人民网就对此进行的辟谣,所谓的德国修建的下水道能用一百年还有什么油纸包零件,全部都属于杜撰。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4)

人民网进行辟谣

后来油纸包零件也成了一个著名的梗,网友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其进行各种创作。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5)

网友们针对油纸包零件创作的段子

说完了德吹们的反智毒鸡汤,接下里就是日吹了。

日吹中最著名的文章要数《夏令营中的较量》 ,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我截取了其中的一些经典片段: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6)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7)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8)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9)

该文通篇都在鼓吹日本孩子的高素质和中国孩子的无能,其中的一些桥段更是极其反智,日本孩子能够负重20公斤行走100公里,我真的想问一句,这些日本孩子都是吃奥特曼长大的吗?

更荒唐的是,如此一篇反智的毒鸡汤还被评为《读者》创刊20年最有影响力的10篇文章之一,真是莫大的讽刺。

日吹和德吹都说完了,最后再盘点一下美吹们的著名毒鸡汤--------霸气的美国护照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谣言,到现在仍有人不时提起,美国护照中有这样一段话:“请你记住,无论你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强大的美利坚共和国随时都是你坚强的后盾,请记住你是美国公民”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反智的人(盘点那些年我们读到的反智毒鸡汤)(10)

美国护照

美国的护照真的是这样吗?

经过网友们的论证,霸气的美国护照纯属谣言

以至于美国驻华使馆发言人都不得不出面辟谣:“不论是以前的非电子护照,还是现在多数人持有的电子护照,美国公民的护照里并没有这句话:不管你身处何方,美国政府都是你强大的后盾。只是包含这样一个声明:‘美国国务院特此请求允许持证美国公民/国民过境,相关人士不要延误办理或设置阻碍,并在需要时给予法律援助和保护。’”

“美国霸气护照”的谣言出自2007年12月网友“少智商”在北美新浪论坛发出的一则帖子——《回国感受:中国护照和美国护照的差别》

除了霸气的美国护照之外,还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美吹毒鸡汤,原文放文章在最后。

原文

《一位中国妈妈被住在中国的美国交换生7天震撼了6次》

第一次震惊

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儿,她个子比我女儿高出一个头,瘦削高挑,皮肤白皙,脸上带着真挚的微笑,非常动人。

第一顿早餐我准备的是扬州的包子和小馄饨,孩子们吃得很开心,美国女孩儿也用筷子,说是为了入乡随俗特地学习的。用餐接近尾声时,美国女孩儿跟我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谢谢您!”

这个孩子这么会赞美别人,我第一次被惊到了。给我女儿做了十几年饭,也没听到啥赞誉的话。被赞美的感觉的确非常美妙,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第二次震惊

晚餐,我做了最拿手的西红柿炒鸡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汤,我们边吃边聊,非常开心。吃完饭,两个孩子在聊天,我开始收拾碗筷,美国女孩儿连忙站起来对我说:Can I help you?我第二次一惊,看着这个孩子真诚的样子,我连忙说:“不用了,你们聊。”

我女儿看着我忙碌了十几年都习惯了,而美国女孩儿能为对方着想,瞬间做出本能反应,看来是习惯使然。

第三次震惊

第二天,大家比较熟悉了。我看到美国女孩儿的护照已经很破旧了,就很好奇地问:“你去过哪些国家?”

美国女孩儿的回答让我第三次被惊到了:“这是我的第三本护照,大概走过了30多个国家。”看着我惊诧的表情,她解释:“一般假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同学出去游学。这次是第一次到中国,主要去上海、南京、北京和西安。”

这4个城市是家长和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基本代表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我在暗自佩服的同时问她:“你们这样周游世界,学习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寒暑假几乎都奔波在各培训班之间。

美国女孩儿看着我女儿,一脸羡慕地说:“我们平时的学习任务很重的,每天回家的作业量是5小时。”就这个“5小时”把我家丫头给震住了。

我了解到美国女孩儿的基本家庭情况是:爸爸在自己的企业工作,妈妈是家庭主妇,不上班。但美国女孩儿强调她妈妈很辛苦,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以及草地、游泳池、直升飞机的日常养护,哥哥负责洗碗和协助妈妈搞卫生,她则是负责家里两只狗和三只猫的衣食起居。一家人各负其责,井井有条。

而我们家是: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还要负责全家的生活,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学习。在对家庭义务和责任方面,很明显,我们的差距很大。

第四次震惊

我第四次被惊到,是听到俩孩子聊天。我女儿问美国女孩儿遇到最恐惧的事情是什么,美国女孩儿说是有一年暑假,几个家庭的父母把几个10多岁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没给水和食物,没有床和帐篷,跟孩子们相约一周后来接他们。那一周是这个孩子最恐惧的,也是最刺激的。

美国女孩儿说,为了不挨饿,他们生吃过抓来的老鼠。家长们的出发点是锻炼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第五次震惊

第五次被惊到是最后一顿晚饭。美国女孩儿快要离开南京了,我们为了让她尝尝最美味的中国菜,就带她到南京最繁华的地方——狮子桥,点了获得过国家金奖的“鸡煲翅”。当美国女孩儿知道这道菜是鱼翅做的之后,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我汗颜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六次震惊

饭后,几个孩子相约到附近的电玩城玩儿,除了女儿和美国女孩儿外,我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两个好朋友。玩儿过之后,孩子不停地跟我说:“妈妈,美国人太厉害了!一进电玩城,我的两个好朋友就去玩儿了,什么好玩儿就玩儿什么。美国女孩儿则拉着我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盈利最大,转了一圈后才锁定目标,她赢了很多游戏币,分给我们之后,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

我这次不仅仅是惊诧,简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处处深思熟虑,确实是太可怕了。

我女儿说了一句让我思考至今的话:“妈妈,我们这样下去,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