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为什么归还朱祁镇(明英宗朱祁镇做了瓦剌俘虏后)
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是做过俘虏的?历史上又有几个皇帝是以好人缘而出名的?我想,在大家的印象中应该没有几个这样的人存在吧!在我们的想象中,皇帝都是身居高位、决胜于千里的形象!可以说,皇帝的安全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在皇帝身边保护的都是精英人士并且数量众多。
所以,总的来说皇帝的安全是十分有保障的,连平常的受伤都不可能更别提被敌军俘虏了!
当然,在历史上也有身居高位而最终被敌军所擒,最终,做了俘虏的皇帝,之后,那些做了俘虏的皇帝在敌军的阵营中受尽了羞辱个折磨!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日常的时候受万人敬仰,但是,如果有一天兵败,身份地位越高的人所受到的折磨就会越严重!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历史上就有一个皇帝在做了敌军的俘虏之后还被敌军以礼相待,非但没有被折磨羞辱他还好吃好喝的将他招待起来了,最终,两人成了好朋友,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英宗帝朱祁镇。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当时的一个名叫瓦剌的少数民族部落屡次进犯明朝的边境地界,扰得边境地区的人民生活一片混乱、不得安生,朝廷也多次出兵镇压,但是,他们还是屡教不改。在停歇了一段时间后又卷土重来,于是,边境地区的战争总是此起彼伏,没有一个长期的安定时刻!
天朝之国的明朝怎么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这样的挑衅,于是,当时在位的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去平定这场叛乱!期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但是,当明军一路行到土木堡的时候却中了埋伏。
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方寸大乱的明军最终敌不过瓦剌的攻击以失败告终,亲自带兵出击的明英宗也落到了敌军的手中!可以说,此一战役,明军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文武官员亦死伤数十人,损失马匹二十万头,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
大家都以为英宗落在敌军的手中必定凶多吉少了,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英宗竟然毫发无伤,而且,貌似在敌军中还过得不错,最终,还完好无损的回到了皇宫当中!
有人说,当时朱祁镇落在敌军手里非但毫发无伤还意外获得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友谊完全是因为他的好人缘!据说,他到了敌营之后,当时的瓦剌首领太师本来是打算杀了他的!但是,后来却没有杀他还一反常态的对他特别的好,平时得到一些什么好的东西都会给他送一些,闲来没事还会在一起唠一下家常。
一来二去的英宗也就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当俘虏,瓦剌的首领也没有把他当一个俘虏来看待!尽管,最开始的时候双方都会在心里有一些芥蒂,但时间一长,双方之间的心里就自然而然的生出了一种叫做“友谊”的感情。
英宗生日的时候他还在瓦剌的军中,按理说,这样的情况下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谁还有心思去在意要怎么样过生日的事情啊,敢不敢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也是自己的祭日呢!但是,英宗就没有啊。之后,在英宗生日这天,瓦剌的太也先知道了,就特意大摆了一场筵席,请了许多的宾客来为英宗庆祝生日。
但是,英宗能够保住性命真的是因为他的人缘好么?不是的!
在那样一个以武力论英雄的年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英宗被俘是因为双方的利益对立,而留下英宗的原因除了上述说到的友谊的原因以外,更多的是利益的使然。其实,当时的英宗已经不是皇帝了,在他被俘的时候朝廷中就已经另立新主了!所以说,后来的他其实已经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太上皇”了!但是,一个被架空了的太上皇对他们来说也还是大有用处的。
在瓦剌和明朝的这场战斗中,虽然,最终瓦剌是胜利了,但是,这一战几乎耗尽了他们的所有兵力。白白顶着胜利的名义,但其实都已经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这个时候,如果明朝廷再来一次大反击,那么,他们势必会土崩瓦解。
再加上,后来的瓦剌军心涣散,根本没有任何的士气可言。
反观明朝,虽然在这场战斗中兵败了,但是,一个泱泱大国又企是一场小小的兵败可以打败的?强大无比的政治经济体制下这场战败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可以说,也先自己的心中对这样的状况也是明镜一般的,他似乎能看到瓦剌和明朝以后得命运,所以,他必须有一场赌博。那么,既然是赌博他肯定要选择胜算率大的一方,现在这场与命运相关的赌博中,他必须握着最有利的筹码才有可能让他有更大的胜算。
而此时,明英宗就是他最大筹码。
虽然,英宗没有了实权,但是,他毕竟是曾经的皇帝,是明朝现任皇帝朱祁钰的哥哥。即便现任皇帝已经身在高位了,但是,他仍然需要稳定民心。要想获得国民的拥护他就不可能不顾上一任皇帝的安危,况且,这位皇帝还是为了平定叛乱在御驾亲征的时候被俘虏的。
所以,如果在以后的生活中,瓦剌与明朝真的发生了争端,有朱祁镇在手里明朝的军队顾及太上皇的安危也不敢全力的进攻,最终,双方之间一定会走向一个谈判的局面。那时候,英宗的作用就会更大了,也先手中有英宗,那么,他就可以更加从容的向明朝索要好处,而且,这个好处一定不会是简简单单的小恩小惠!
可能有会有人要问了,既然,也先最终是要把明英宗当做获取利益的筹码,那么,就只是留着他的性命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费心的对他那么好,有事好吃好喝供着有事煞费苦心为他祝寿的?
这其实也是也先一个英明的地方。
瓦剌内部矛盾纷争一直激烈无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本来内部的自相残杀就是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前奏。况且,还是像瓦剌这样一个被强大对手虎视眈眈的小国,似乎,瓦剌走向失败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了!那么,既然这样的话对英宗好一点就可以显示出自己对明朝的尊重,也向明朝廷显示了自己想要求取和平的态度。
另一方面来说,和英宗本人建立友谊是很有必要的。瓦剌失败以后,英宗肯定是要回到胜利的那个团体中去的,而且,特殊身份的他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果,此时和他建立了友谊,那么,他肯定会感念自己在他作俘虏期间对他的好而对自己有所回报。
也先所做的事看起来似乎都是在偶然的,但其实,他走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开始时就考虑到了未来的种种情况,而英宗在他的考虑中就成了那个为他以后生活有所保障的筹码。所以说,我们或许会调侃英宗去做俘虏却作出了人生的另一番滋味,但是,我们又必须要知道的是这背后也是一场以利益为先的步步为营。
我们不能否认英宗与也先之间的友谊,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长时间推心置腹的相处间,人与人会建立感情是绝对的。也先对英宗存有情义也是绝对的,否则,在英宗回到明朝廷的时候他不会派大量自己的亲信亲自护送以保证英宗的安全!
另一方面来说,英宗自然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也先不会无缘无故对他好,陌生人尚且不能如此,更何况,他们之前还是对立的双方。但是,他也珍惜双方之间的友谊,因为,他也相信双方的这段感情是真的。要不然,他不会在回到自己的领地之后还不忘惠泽也先和他弟弟!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镇复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顺。
也先的弟弟在后来的战乱中被杀了,复位的英宗就派人到瓦剌去把他的孩子和遗孀接到了明朝,后来,还给他的儿子封了官职。虽然,最终没有使他们一家大富大贵,但总算是衣食无忧,也还保住了他的一点血脉。对于这一件历史事实,我们不能片面的来看待,其情义不足以在那个胜者为王的年代使也先兄弟二人为英宗做到如此份上,但是,利益的索取是必然的,但感情的滋生也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其实,除了这两方面的原因使英宗最终在敌军中活下来以外,他自身的表现也是不可忽略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落在敌人的手中是远比死在战场上更加恐怖的。在战场上奋力杀敌,满腔愤怒的热血往往会使你忘记了恐惧,但是,如果安静的落在了敌人的手中,心里的恐惧就会不断的滋生,往往心理折磨是比身体的折磨更为致命的。
但是,英宗并没有,被俘后,赛刊王在问明英宗时,明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明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立即去请安磕头行君臣礼,献上各种野味美食。
可以说,他到了敌军的阵营以后,丝毫没有表现出畏惧的神色,而是以绝对的镇定捍卫了他九五至尊的威严。同时,他也很好的显示了以个天朝之国君王的气节所在,光是那一份临危不乱的勇气就足以让人对他刮目相看,我想,这也是也先兄弟能跟他建立深厚友谊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吧!
对明朝政治来说,土木堡之战算是一个分界线,不过,单就明蒙形势而言,反倒数年之后也先被杀,瓦剌就分裂而转而向西、压迫察合台人,蒙古诸部相互攻伐。草原上再次出现与中原对峙的强主,要到15世纪末小王子(达延汗)与明交恶的时候了。
朱祁镇复辟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以于谦为首的武将功臣导致明军一直未能恢复战力,坐视达延汗在16世纪初完成中兴,这又不仅仅是土木之变的结果了。
参考资料:
『《土木堡之变》、《南宫政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