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诸葛亮人物分析 三国人物之诸葛亮

一部文学巨著《三国演义》,让读者受益良多。

读三国演义,就不能不谈到其中一个家喻户晓的重要人物诸葛亮。本文谈谈对诸葛亮的认识,一些观点抛砖引玉。

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一句话信息量很大。诸葛亮在村里种地,心中考虑的却是天下大事,诸葛亮常常将自己比做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村里的人都不相信诸葛亮的能力,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朋友,谓为信然。

短短一句话,从另外的角度理解,还有以下信息,诸葛亮没有钱,也没有什么势力,就是一个“村夫”,不可能招兵买马,不可能像曹操那样去争夺天下。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曲高和寡,和一般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的《隆中对》,一番话正是刘备日思夜想的问题。此后诸葛亮跟随刘备,协助刘备争夺天下。

诸葛亮一生中最为出彩的表现,就是在赤壁之战前后的表现。诸葛亮准确地判断了当时的局势,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诸葛亮为刘备集团腾飞抓住了机会。从此以后千百年,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

赤壁之战实际是曹操集团与孙权集团的大决战,战场上几乎没有刘备集团什么事,刘备集团势力太小,几乎忽略不计,也难怪东吴的群儒当着诸葛亮的面嘲笑刘备。可是刘备集团却是赤壁之战最大的赢家,并且几乎不费一枪一弹。

《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过程笔墨浓重,非常详细,有明写,也有隐写,诸葛亮的聪明智慧都在隐写之中,需要读者去体会理解。

然而刘备曾经说过:我得诸葛亮,犹鱼之得水也。这里也有隐写:刘备与诸葛亮是鱼与水的关系,两人不能分开。两人都有本事,又都有缺陷。

然而刘备的年龄比诸葛亮大一辈,两人分开是迟早的事情。刘备在蜀国称王以后,就开始考虑刘禅接班的问题,必须由诸葛亮辅佐刘禅,必须除去对诸葛亮不利的人,刘备为诸葛亮掌权做了很多事。其中包括诸葛亮对刘备说了一句话,在刘备百年之后,诸葛亮节制不了刘封。刘备听后就除掉了刘封。

诸葛亮在性格上曲高和寡,不善于团结和领导别人,缺少刘备那样的凝聚力。在刘备这个平台之上,诸葛亮可以发挥最大的能量。如果失去了刘备这个平台,诸葛亮黯然失色。刘备与诸葛亮是相互的鱼水关系。

在刘禅接班以后,离开了刘备的诸葛亮就再没有多大的建树了。尽管诸葛亮忠心耿耿,呕心沥血,死而后已。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之下始终没有强大起来,蜀国在诸葛亮之后更加混乱,最后三国归晋。

三国中诸葛亮人物分析 三国人物之诸葛亮(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