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撑了会引发什么疾病(饮食过量百病生)

现在的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没事干就约三两好友家里聚聚,饭馆子里的喝喝小酒,晚上下班之后,用一顿麻辣的火锅麻痹自己身体,忘记一天的疲惫,与自己的朋友端着酒杯你来我往,那感觉还是很爽的。

都说人高兴的时候会忘记很多事,确实如此,吃着吃着有时候就会忘记自己其实已经饱了非要等到肚子涨得慌才会停下手中摇摇欲夹菜的筷子。其实这样的饮食习惯还是很危险的。

吃撑了会引发什么疾病(饮食过量百病生)(1)

吃太饱,确实会“撑”出来3种病

1.身体慢慢肥胖

“肥胖”其实也是一种病,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很多疾病的诱因就是因肥胖而起的。美国《神经病学》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肥胖的文章表示肚子过大的人容易大脑萎缩,智力和认知能力会因此降低《新英格兰》杂志表示肥胖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影响生命健康的疾病发生的风险升高。肥胖,值得重视。

2.容易患胃病

食物进入身体就需要肠胃的消化,太饱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就例如一个再年轻的小伙子,你让他经常干重活,一开始他可能可以承受住,时间久了小伙子也会变的无精打采。其实肠胃也是如此的。慢慢的肠胃累了,导致肠胃疾病的发生(胃溃疡、胃炎、胃糜烂等)。不仅仅如此,食物没有及时消化堆积肠胃,从而在肠胃里面菌群的影响之下可能会有致癌物质的产生,引发肠、胃癌。

吃撑了会引发什么疾病(饮食过量百病生)(2)

3.容易患肾病

暴饮暴食会导致身体糖分还有脂肪堆积,肾脏作为身体的代谢排毒器官,与肠胃一样就算是再健康也受不了长期的折磨。肾脏承担巨大的压力,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生几率,对于泌尿系统也有消极影响。

“适可而止”这个成语是极好的,做事有度,吃饭有节,对于身体疾病的预防那也是有积极影响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表示,饿着总比撑着好,身体瘦比胖的好,可见肥胖对身体确实没有利的。孙燕表示,7分饱的饮食对人体健康是有利的,要是感觉自己吃得差不多,没有饥饿的感觉,但是还可以再吃一点的时候赶紧住嘴,离开饭桌避免美食的诱惑才是最好的。

现在网上“奇人”辈出,短视频、直播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下的一个人们产物,”奇人“们纷纷在网络上展现自己的才艺,不是胸口碎大石,长枪舞剑,而是唱跳和吃播,最让人讶异的就会吃播,一个年龄不大的姑娘,就可以吃下“饕餮盛宴”,看得人也是眉头皱起。

网络上的“大胃王”吃饭每个度,看着健康,实际呢?

正常的胃看着资料上的图片感觉很大,其实在没有食物的时候胃也就像一个鸡蛋大小。因为胃壁是有弹性的,正常情况下容纳2000ml的食物是没有问题的,这时候基本人体已经感觉到饱了,继续吃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就开始超出胃正常的容量,而胃容量的最大值就是3500ml。

吃撑了会引发什么疾病(饮食过量百病生)(3)

腹腔就那么大,被食物撑大的胃会压迫到腹腔里的其他器官,甚至会导致其他器官的损伤。2019年,在美国生活的华裔大胃王李惠突然去世。影像学研究发现,大胃王们的胃壁已经没有什么弹性,就像是一个松松垮垮的皮球,或者一个百岁老人的脸,虽然可以装很多的食物,但其实他们的胃已经“老”了。

所以说,我们不是大胃王,也没有必要效仿他们去伤害自己的身体。至于他们吃完一顿大餐之后是怎么处理的,屏幕前面的你们也是无从所知的。

饭吃得过饱不好,可是吃饭的时候就是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食欲,今天就教你“七分饱”的饮食方法。

吃撑了会引发什么疾病(饮食过量百病生)(4)

如何学会少吃?教你2招

1.饭前半小时喝点水

“水”可以是白开水、牛奶、豆浆等,都有利于消化,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占了一点胃,减少饥饿感,吃饭的时候很快就会饱腹,控制食量。

2.细嚼慢咽慢慢来

食物经过细细的研磨之后再进入肠胃,可以给肠胃更多的时间反应,并及时给大脑发送饱腹的信号,这样人体才会满足地放下筷子。精细研磨的食物有助于消化,还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吃撑了会引发什么疾病(饮食过量百病生)(5)

综上所述,无论饭菜多美味,都不及一个健康重要,美味的饮食搭配上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一胖生百病,这7个危害别忽视!中医辨证调理,教你健康消脂减重2021-07-17 18:26·龙南中医院广州门诊部

2. 贪吃,是毁掉健康的第一步!适可而止才能更健康原创2021-10-20 18:08·健康时报

3. 大胃王为什么那么能吃?2020-09-05 15:28·西安晚报

4. 过饱伤人,饿点才好!没事饿一饿,你能更长寿!2016-10-22 23:09·健康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