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佳人兄妹在一起被母亲发现(烽火恋情齐鲁烽火)
编者按:《烽火恋情》一书,由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红船编辑部、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烽火恋情》专刊编辑部共同出品。本书18万字左右,共收录了三十多位开国将军子女撰写的文章,生动详细地描绘了父辈在战争年代的婚姻故事,讲述了那一代人的不平凡的经历。红船编辑部于每周三、每周六连载《烽火恋情》。
父亲出生在山东鲁西南的曹县,而母亲出生在山东胶东的蓬莱。虽然出生在同一省份,但是在交通欠发达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相距千里的他们相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抗日烽火燃遍齐鲁大地,父亲和母亲不约而同走上抗日战场,才有了姻缘的机遇。
在抗日前线他们相遇相识,在并肩战斗中相知相爱,志同道合地走到了一起,最终成为革命伴侣。
在不同时期分别走上革命道路
父亲1911年2月出生在山东菏泽曹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爷爷孙占河祖上几代贫穷,又是家里的独苗,他希望当长子的父亲能继承祖先的香火,争取有个翻身之日,给父亲取名孙继先。
曹县古称曹州,自古民风强悍,尚武好义,父亲年幼丧母,自小拜师习武,为谋生路,1931年参军,跟随赵博生、董振堂的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当年12月参加宁都暴动,加入红军,从此获得新生,走上革命道路。在红军队伍里父亲懂得了求解放就要跟着共产党走,1932年2月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
经过四、五次反围剿的磨练,父亲成长为红军营长,长征路上跟着红一方面军,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全面抗战爆发后,父亲随八路军第129师出征抗战前线,1938年2月率津浦支队进入山东,挥师冀鲁边,挺进鲁西北,陆房突敌围,转战鲁中南,1939年11月津浦支队与山纵二支队合并成立新的山东纵队第二支队,父亲任支队长。
母亲1923年7月出生在山东胶东蓬莱县一个手工劳动者家庭,母亲出生排行老五,姥爷为她取名刘秀芳。母亲的哥哥刘馨远中学毕业后在蓬莱县一个乡村小学任教员,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参加了胶东地区的抗日武装起义,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营职指挥员。
在哥哥刘馨远的影响下,母亲参加了识字班,接受到了“抗日救国、匹夫有责,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抗战思想,刚满15岁的母亲产生了参军抗日的想法。1938年11月,在哥哥的帮助下,母亲瞒着姥爷姥姥改名刘健,离家参军走上革命道路。
在山东纵队五支队军政学校学习了两个月后,又报名踏入山东纵队鲁迅艺术学校(简称“鲁艺”),战时流动办学的“鲁艺”经常要过敌人的封锁线,有时身边的同志会有流血牺牲,年龄小个子矮的母亲为了鼓舞自己勇敢不怕牺牲,自己改名叫刘祝勇。1939年上半年,“鲁艺”来到沂水县,五月日本鬼子开始大扫荡,在艰苦的反扫荡期间,母亲积极宣传群众,主动参加战斗,担负前送弹药后送伤员的任务,表现突出荣记二等功。1939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山东纵队宣传大队当宣传员,1939年初冬季节,又调到山纵二支队宣传队。
山东纵队第二支队
是两人婚姻的起点
我们的父亲和母亲,一个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一个是抗战初期的女八路,他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9年11月一起来到山东抗战队伍——山东纵队第二支队(简称山纵二支队),这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交叉点,也是姻缘产生的起始点。
据父母的战友讲,那个时候父亲任山纵二支队支队长,是个作战勇敢、威武沉着的军事指挥员,母亲是支队宣传队队员。当时父亲经常到宣传队做鼓动工作,讲红军光荣传统和战斗故事,也是从那时认识了个子不高、白净圆脸、性格刚强、上进心强、一脸清秀的母亲。母亲也从内心仰慕这位经过长征、能带兵打仗、群众威望高、具有军人标准姿态的老红军。父母认识之后,1940年3月至10月,母亲去抗大一分校第一期女生队学习,由于学习工作表现突出,并评为模范党员。这个时期,父亲经常能在战斗间隙休整时见到母亲,他们之间相互增加了了解,逐步产生了爱慕之情。
1940年9月,山东纵队第二旅成立,父亲任旅长。当时干部结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满足“二五八团”三个条件:一是年龄25岁以上,二是军龄8年以上,三是职务团职以上。父亲已经符合这三个条件。11月,经上级组织批准,父亲和母亲在沂水县辛庄正式结婚,婚礼办得十分简单,但也特别热闹。结婚后母亲调到山纵二旅秘书处工作,跟着部队奔赴滨海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抗战时期把三个孩子
寄养在老百姓家里
结婚生孩子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也应该是喜事,但在抗日战争动荡时期,作为经常要行军打仗的母亲来说,却是很艰难甚至是很残酷的事情。
1941年,父亲率领山纵二旅部队在滨海地区反扫荡,母亲当时怀有身孕,坚持跟着部队行军打仗。秋天,日军开始扫荡时,父亲和母亲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们的大姐在滨海莒县一个小村里出生了,为了记住滨海斗争时的艰难岁月,母亲给大姐取名叫滨海。
由于部队流动性大,几乎天天要转移,母亲生完大姐不能休息,也没有奶水,大姐滨海出生后就被放到老百姓家里寄养。一开始把大姐放在后勤兵工厂一对夫妇家,这对夫妇有点怕事(当时收养八路的孩子有杀头的危险)。后来,通过党的地下组织联系,把大姐转移到葛湖附近一个小村妇女会长家里寄养。没过多久,由于汉奸告密,出生几个月的大姐和她的奶妈一起被带到莒县日本据点。最后,不到周岁的大姐被折磨致死,父亲委托地下党组织将带大姐的奶妈营救出来。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十分难过,但她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更增加了她抗日的决心。
1942年8月,母亲随父亲调到115师教导一旅,在政治部组织科当干事。11月,部队正值反扫荡期间,随时都有战斗发生,十月怀胎的母亲也随时都有生产的可能。母亲随部队行至蒙阴与平邑交界的小村时二女儿出生了。由于当时卫生条件有限,又值行军作战期间,生下二姐后母亲高烧不退,行动完全要靠战友搀扶。
一天,为摆脱日军拉网式的扫荡,部队在天宝山崎岖的山路中行进,母亲拖着虚弱的身体,即便是在战友的帮助下,还是跟不上部队行进速度。母亲毅然从战友手中夺过两颗手榴弹,对搀扶她的战士说:“我实在走不动了,你们快走吧!不能因为我拖累部队,连累你们。我躲藏在山上的石缝里,如果敌人来了,就与他们同归于尽”。这时,旅后勤卫生队长薛浩叔叔刚好赶到,连劝带拉,生抬硬拽,最终把母亲带到了部队宿营地,免于一难。为纪念这段历史,母亲给二姐取名“随生”,意寓:随着部队行进,随时随地就生下来的意思。
面对残酷的战争现实,部队随时都在运动和转移,儿女的养育没有更多的选择,二姐随生还是同大姐一样,寄养在平邑县白彦镇附近一位农民的家里(二姐1948年年底接回来,后随部队南下过长江,解放前夕1949年9月,在敌机轰炸宁波时丧生)。
1944年下半年,父亲调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任司令员,母亲在分区后勤工作。12月下旬,父亲与母亲的第三个孩子在安邱泥沟子村出生,由于这天农历节气正值立冬,取名冬生。为了不影响工作,父母还是将刚出生3个月的孩子寄养在老百姓家里,直到抗战最后胜利。
解放后有人问父母:你们在抗战时期把三个孩子都寄养在老百姓家里,不想他们吗?
“怎么不想,做梦都在想,当时打日军是第一位的,不把日军赶出中国,我们就不能安稳生活。三个孩子都生在山东,都放在老百姓家寄养,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山东老百姓的养育之恩。”这是父母的心里话,也是战争年代革命家庭的特殊内涵。
【作者:孙东宁】
孙继先
孙继先(1911-1990),山东曹县人。
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师参谋长。长征途中在安顺场亲自挑选并带领奋勇队成功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团参谋长、支队长、旅长、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师长、纵队副司令员、纵队代司令员、野战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兵团参谋长,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战役系副主任,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导弹基地司令员,国防部五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刘祝勇
刘祝勇(1923-2009),山东蓬莱人。
1938年11月参军,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先后在山东纵队五支队军校,山纵“鲁艺宣大”学习,曾在山纵二支队、二旅、教一旅、山东军区后勤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在鲁中三军分区、华野三纵留守处、22 军卫生部等单位工作;解放后,在浙江军区干部部、华东军区司令部、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等单位工作,1955年转业到地方,曾在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室、北京机引农具厂、国家农业机械部、一机部农机组等单位工作,后在农机部设计总院、科教局、科技局、计财局工作。1982年12月按局级待遇离休。
目录
统筹:张喜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