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

《动物世界》说:“夏天是万物交配的季节。”但今年夏天,荷尔蒙的味道却极为诡异,因为里面多了柴油和机油的气息。这一切的源头来自一款恋爱模拟类网页游戏《战车头少女》——这款游戏是《坦克世界:闪电战》日服为迎合日本用户的审美需求开发的:其中,你要与一位体重10多吨、有着坦克脸的女孩建立浪漫关系。尽管对正常人来说,这种审美是很难接受的,但出于对军宅的尊重,在相关报导之下,友好的游民玩家还是纷纷表示:

“这是一款硬核游戏。”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

说实话,我作为军宅也无法get到这款游戏的G点

从船说起

虽然近年来、军宅才开始对战车发情,但从本质上说,它依旧一种生物学上的返祖现象——他们不过是在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而已。人类何时开始对坦克发情,还把它们当成是战场上的女友?答案可以追溯到坦克诞生时期,如果再进一步追根究底,它又可以上溯到早先海员对船只的称呼上。在西方,人们对舰船使用的是女性代词——比如“She”,而我们知道,最早的坦克被称为“Landship”,换言之,它的定位就是“行驶在陆上的船舰”。

事实上,将舰船比作女性的提法,早在几百年前便已经出现。但具体原因历史学家们却众说纷纭。按照一种说法,这一现象与拉丁语有关,作为欧洲诸多语言的始祖,拉丁语的词汇就包括了“阳性”“阴性”,它们正与现实中的男女两性对应,无独有偶的是,“船”这个词——Navis——实际是阴性的。于是,在思维惯性的作用下,人们后来便将船和女性联系在了一起。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

船只的线条体现着女性美,这是海员们愿意把船只比作女性的原因,这也间接导致了“舰娘”的风靡

不过,对水手们来说,这种解释也许太“学术”了。在他们看来,舰船身上真的有一些女性的特质——就像他们的妻子、女儿或是母亲。那些线形优美的舰船确实体现着某种女性美,并总会引来海员的青睐,同时,能为这样一艘船只服务,也将成为他们终生值得自豪的事情。也正是因此,在19世纪,各国海员们当中流行着一种说法:“船和女人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种说法背后还有另一重含义:和女人一样,船也是娇贵的——它总是需要照顾,否则就会出现问题。举个例子,它的引擎总需要反复检修,帆索也得频繁调整;航行一段时间后,整个船只还要进入船坞、刮去船底的藤壶,否则就会行动迟缓;同时,和其它机器不同,即使经验最丰富的船长都永远不能颐指气使,而是只能因势利导:他必须兼顾许多因素,如洋流和暗礁,否则,船只一定会“发脾气”,让所有水手吃尽苦头。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

海员的工作是繁重的,稍有懈怠,船只就会出现各种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特性也和女人类似

对在海上度过大半生的船员来说,船只还寄托了他们的情感,正是因此,许多船长会用重要的女性来为之命名,比如他们的妻子、女儿或是母亲。另外,作为大海上唯一的庇护所,在水手眼中,舰船还具有某种仁慈的特质——它们就像是神话中的女神、在冥冥中保护着他们,这也加深了他们用女性指代船只的倾向。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

古典船只船首的女神船首像,它也是一艘船的象征:在海员眼中,船只还像女神一样,充当着它们的庇护者

最后需要指出,和东方的情况不同,用女性指代美好事物的情况在西方很常见,因为这不仅可以取得诗意的表达效果,还能激励起受众(尤其是男性受众)保卫它们、珍惜它们的热情。除了舰船之外,女性化最常见的运用对象是国家,在19-20世纪,“不列颠妮娅”“俄罗斯母亲”和“日耳曼妮娅”都应运而生,而像“地球母亲”和“大地母亲”等说法甚至沿用至今。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5)

不列颠妮娅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常见的爱国主义形象。宣传家们相信,用女性比喻国家能激起男性的保护欲、激励他们投身战场

一战:英国与德国

在坦克诞生后,这种习惯很快也被沿用过来。在一战中,英国最早将坦克投入战场。尽管它们的最初表现极为拙劣,操作环境也令乘员苦不堪言,但官兵还是愿意用女性来命名——也许他们认为,这些坦克不仅仅是车组共有的情人,还像女神一样保护着他们免遭受枪林弹雨,并给他们带来荣誉和好运。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6)

早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便将少量坦克投入了战场;而在次年的康布莱战役中,坦克第一次成了战场上的主角。在《战地1》单人战役的一章实际就是取材自这场战斗:玩家需要驾驶一辆名叫“黑贝丝(Black Bess)”的坦克突入敌军阵地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7)

无独有偶,历史上真的有一辆“黑贝丝”参加了康布莱战役,它也是一战中最著名的、以女性命名的坦克,该坦克隶属于英国陆军坦克部队(The Tank Corps,即后来的皇家坦克团)B营,指挥官是莱利·琼斯少尉(Leigh Jones),属于Mark IV型的“雌性版”,以机枪为主要武器。该坦克在1917年11月被击中瘫痪,进而落入敌人手中。这就是战后德军拍摄的照片,在车体后方可见德语写成的标记:“由第2军缴获”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8)

另外三辆英军遗弃在康布莱战场上的坦克,左侧的坦克名叫“艾琳II(Eileen II)”,隶属于英国陆军坦克部队E营。在当时,坦克的昵称还是一种战术识别符号,其首字母表明了其隶属的部队,比如“艾琳II”就隶属于E营。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9)

一战期间,以女性命名的英国坦克比例是多少?答案是大约5%,另外,其名称来源不仅有坦克手们的女性亲友,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比如说,在康布莱,就有一辆名叫“鲍迪卡(Boadicea)”的坦克与“黑贝丝”并肩作战。鲍迪卡是公元1世纪反抗罗马统治的不列颠部落女酋长。上图展示的就是该车运往后方维修时的照片。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0)

另一辆以著名女性历史人物命名的坦克——H营的“希帕提娅”号(Hypatia),该坦克在1917年11月23日被摧毁。希帕提娅是罗马帝国晚期著名的女哲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后来在教派斗争中被暴徒杀害。

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登场的英国坦克极大刺激了德军,后者很快也启动了自己的坦克开发项目,其最终的产品被称为A7V,这种坦克也在《战地1》中登场,其怪异的外形令人印象深刻,在战争末期,德军订购了约200辆A7V,但最终交付的只有不到30辆。这些坦克都有命名,其中使用女性名字的至少有四辆。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1)

这辆名为“格雷琴(Gretchen)”的坦克也是A7V的第一部量产车,在拍摄该截图所属的新闻纪录片时,该车正从前线返回。格雷琴是《浮士德》中、男主人公浮士德的恋人——在服役的A7V中,许多车辆都是以德国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命名。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2)

这幅绘画反映了A7V坦克“萝蒂(Lotti)”在前线的景象,该车后来在1918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被炮火命中摧毁。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3)

一辆名为“埃尔芙里德(Elfriede)”的A7V,该车参与了1918年4月、在亚眠以北的一场坦克战,期间,该车和友军共同击毁了两辆英国坦克,但不久因为操作失误而被抛弃在前线,箭头所指处就是其名字的位置,照片拍摄于该车被英法联军回收后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4)

“水妖II(Nixie II)”号的名字源自日耳曼神话中诱惑水手的女妖,该车于1918年5月31日被击毁于雷姆(Reims),后被美军回收、1942年在亚伯丁实验场报废。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

在一战结束后,各国都削减了装甲部队的规模,直到1930年代后,随着国际局势愈发紧张,他们开始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装甲部队的扩编上,在此期间,他们也沿用了许多一战时期的做法,以提升部队的士气和凝聚力,在这些做法中,就包括了允许乘员为坦克命名。

在二战爆发前的西方盟国中,拥有坦克最多的国家是法国。其总数超过了2000辆,而且许多关键指标(如装甲)也胜于其它国家的产品。但和人们对法国人的一贯印象不同,在战车的命名上,法国陆军的态度可谓相当严肃。

总的来说,法国坦克的名字有三类:其一是本国的地名,其二是有威武内涵的词语,比如“可怕”或“猎豹”;其三是法军参加过的著名战役。通过以下照片,我们可以对这种习惯有更好的理解。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5)

Char B重型坦克:该车的昵称是“凡尔登”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6)

Char D坦克,其炮塔上的名字是“吕岑”——1813年拿破仑指挥的一场重要会战

和法军一样,最初二战英军也不愿用女性来命名坦克,1942年前,他们的命名主要以地名为主。但随着装甲部队不断扩大,这一限制出现了松动;另外,上级也意识到,用女性命名坦克的做法并没有坏处,它至少可以振奋车组的士气,并让他们对坦克更为爱护。

当然,和一战时一样,乘员在命名时并不可以为所欲为——他们必须遵守部队的规范。一些部队,比如皇家坦克团(The Royal Tank Regiment,前身就是前面提到的英国陆军坦克部队——The Tank Corps)的下属部队就一度遵循着早先的做法,要求坦克名字的首字母必须与部队的编号对应。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7)

皇家坦克团的徽标:这支部队麾下的各单位对坦克的命名同样有较严的要求

和我们熟悉的情况不同,在英国的营级坦克部队中,下属各连的编号不是“第1、第2和第3”,而是“A、B、C”,这也意味着,在一些部队中,A连的所有坦克首字母必须是“A”,B连则首字母应当为“B”,如此等等。不过,在现实中,经常有坦克的名字与上述原则存在出入。另外,还有一些部队有独创的命名规范,比如以城市/地区命名。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在二战中,以女性命名的坦克占总数的多少?目前没有确切统计。不过,下面这份皇家坦克团第1营在1944年6月的坦克名册(女性名字加星号表示),也许能让我们对上述问题有一个粗略的理解。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8)

A连

连部:我们上、我们也能行、我们也是

第1排

阿贾克斯、黑色工兵、安森、皇家方舟

第2排

菊花、阿帕奇、阿斯加德的子民、注意

第3排

天使、阿斯特丽德*、安托瓦内特*、安德罗梅达*

第4排

安德里亚*、再次、阿里巴巴、安*

B连

连部:布兰迪斯女士II*、贝特朗·杜·盖克兰、波拿巴

第1排

我们的威廉、阿特兰塔*、莉莉玛莲*、哪里有虎式

第2排

戈黛娃夫人*、圣徒、泊思的美丽姑娘*、无畏

第3排

阿布塞西、小奥德丽II*、贝蒂娃娃I*、圣女贞德*

第4排

密涅瓦*、狄安娜*、维纳斯*、朱诺*

C连

连部:老字号、托布鲁克男孩、冠军II

第1排

未命名或名称不详、未命名或名称不详、‘19’、西迪·莱宰格II

第2排

全部摧毁、走这边、法里士、来啦!

第3排

糊里糊涂、科维泽女士*、胆量、驴子的小夜曲

第4排

科里彭I、科伦普爵士III、复仇者II、可行VIII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19)

简而言之,在皇家坦克团第1营三个连的57辆坦克中,有18辆以女性命名,这比一战时的情况高了不少。本照片显示的是该营B连第4排“狄安娜”号在诺曼底的照片,车名在箭头所指处,左上角是放大图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0)

在今天,意大利战场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但在1943-1945年间,有数十万盟军在当地与德军展开了漫长而艰苦的较量。这辆名为“希尔达”号(Hilda)的坦克隶属于皇家坦克团第50营,该营的上级单位是第23装甲旅。本照片于1943年12月摄于意大利城镇卡尔达里(Caldari)附近。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1)

皇家坦克团第46营是第23装甲旅麾下的另一支部队,该营之前在北非装备的是“瓦伦丁”坦克,后来换装了美国援助的“谢尔曼”,在意大利,这些坦克将第一次迎来战火洗礼。照片摄于1944年1月的安齐奥战役期间,一辆名为“玛格丽特”(Margaret,细节在左上小图中)的坦克正从步兵旁驶过。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2)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3)

1944年6月的诺曼底战役中,英军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上面的彩绘展示的是一辆名叫“卡萝尔”(Carole)“谢尔曼”萤火虫坦克,下面则是该坦克的历史照片。该坦克隶属于第13/18皇家轻骑兵团,该团最初隶属于第27装甲旅,使命是为第3步兵师提供支援,1944年7月,该旅被解散,“卡萝尔”则随第13/18团加入了第8装甲旅。该车参加了荷兰境内的行动,后于1945年2月在德国西部的一场战斗中被击毁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4)

在1944年6月13日,在诺曼底的小镇维莱博卡日(Viller Bocage)附近,英军第7装甲师的纵队遭到了虎式坦克的突袭,而这次突袭的领导者就是著名的装甲王牌魏特曼,在这场战斗中,名为“杀星简II(Calamity Jane II)”M3“斯图亚特”坦克也被击毁。该坦克隶属于第4伦敦郡义勇骑兵团,“杀星简”指的是美国西部的著名女枪手——玛莎·简·坎纳里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5)

第4伦敦郡义勇骑兵团在维莱博卡日损失的另一辆坦克——“金发美女(Blondie)”,这是一辆“谢尔曼”萤火虫坦克,这种坦克以其穿透能力极强的火炮闻名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6)

第11装甲师麾下、第2北安普敦郡义勇骑兵团穿过一座满目疮痍的法国城市,他们装备的是英国自行生产的“克伦威尔”坦克,该车的名字“简(Jean)”写在车首下方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7)

“丘吉尔”是英军开发的一种重型步兵支援坦克,防护可以和德国的虎式媲美。这些坦克来自英国皇家装甲部队第148团(148th Regiment Royal Armoured Corps),可以看到近景处的坦克名叫“南茜(Nancy)”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8)

在英联邦军队中,还有许多由沦陷国家志愿者组成的部队,波兰第1装甲师就是其中代表。该师组建于1942年,后来参加了诺曼底战役,在法莱斯包围德军主力的作战中表现尤其抢眼。这里展示的是就是该师师长马茨切克(Maczek)将军的座车,其名字是赫拉(Hela),它可能指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也可能是波兰常见的女性名字——相当于英语中的“海伦(Helen)”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29)

“防空坦克”是二战期间出现的一种坦克衍生车辆,它们通常用老式底盘改装而成,安装了高射炮塔,以保护坦克部队免遭敌机扫射,有时它们也会将高炮放平,为友军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这里展示的就是英国皇家坦克团第1营的一辆“十字军战士”防空坦克——它有两个名字“天空清扫者(Skyraker)”和“公主(The Princess)”,当时,该坦克正在带领一队美制的“斯图亚特”坦克前进。

虽然直到1942年后、美国陆军才开始大规模参加地面战斗,但凭借强大的物质优势,它们很快就成了对抗轴心国的主力。在战争爆发前,美国陆军只有数百辆性能落后的轻型坦克,但几年内,一切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此时,美国的车组也开始效仿当时的习惯:给武器命名。在起名时,他们不会像英军那样受到太多约束,所起的名字也比较随意,但和航空部队集体在机身上绘制性感美女、公然“发车”的情况不同,美国人的风格仍是比较严肃的,使用的女性名字也相对较少——这一点很接近英军的情况。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0)

在美军装甲部队中,最早接受战火洗礼的单位是驻菲律宾的第192和194坦克营,它们装备了M3轻型坦克。由于这两个营后来全军覆没,关于它们的照片也所剩不多,这里就是其中一张:乘员们在名为“海伦(Helen)”的座车前合影。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1)

1942年底,随着美军装甲部队在北非登陆,他们也开始经历更为惨烈的坦克战,虽然期间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他们依旧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非洲军团”。这里展示的一辆M5“斯图亚特”坦克便出现在1943年7月4日、摩洛哥城市拉巴特的阅兵式上,该车名为“狄安娜(Diana)”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2)

1944年初,在意大利战场上,美军第755坦克营的年轻中尉拉尔夫·霍夫曼在坦克“小石城美女(Belle of Little Rock)”号前合影,这一名字是取自霍夫曼的女友,她和霍夫曼一样都是堪萨斯州小石城人。该坦克的涂鸦非常有趣:山姆大叔正在拿着刺刀痛打希特勒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3)

1944年6月,在诺曼底登陆期间,美军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谢尔曼”水陆两栖坦克,这种坦克的特征是一个硕大的吸气-排气管,这样可以避免海水涌入发动机导致发动机熄火。这样名为“多莉·苏(Dolly Sue)”的坦克来自美军第70坦克营,参加了6日的第一波登陆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4)

1944年7月,美军第3装甲师一辆名叫“卡萝(Carol)”的M5A1“斯图亚特”坦克在法国泥泞的乡间公路上,周围被各种车辆堵得水泄不通。在欧洲战场上,第3装甲师是巴顿将军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5)

M18“地狱猫”坦克歼击车是一种极有特点的武器,该车的公路时速能达到80千米,同时安装了一门性能优良的火炮。照片展示的“地狱猫”隶属于第827装甲歼击营,1944年摄于德国境内的萨尔堡(Saareburg),该车的名字是“多萝西(Dorothy)”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6)

1945年1月,在比利时境内,一个美军第41坦克营的车组正在为座车“卡特琳(Katheleen)”敷设冬季涂装。“卡特琳”是一辆装备76毫米炮的M4A3“谢尔曼”坦克,与原始版相比,其火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在对付德军的豹式坦克时仍然略有吃力。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7)

“谢尔曼”坦克最有趣的变形车是“汽笛风琴”自行火箭炮。在炮塔之上,工程师们加装了36-60支114.3毫米口径的火箭发射管,这些火箭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800米。这辆名叫“安娜贝尔(Annabelle)”的“汽笛风琴”隶属于美军第12装甲师,这支部队直到1944年底才抵达欧洲前线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8)

1945年3月,一辆M7 105毫米自行火炮正在接受检修,在侧面可以看到该车的名字“欢乐的寡妇(Merry Widow)”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39)

第761坦克营是美军中最特殊的单位,其成员全部由黑人组成,这辆装备76毫米炮的M4A3有两个名字:第一个是“酷哥公司(Cool Stud Inc.)”,第二个是“茱莉亚(Julia)”——其中后者取自车长丹尼尔·卡戴尔军士(Daniel Cardell)妻子的名字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0)

M24“霞飞”轻型坦克直到战争末期才投入现役,该彩绘中的坦克隶属于美军第2骑兵侦察中队,名为“丽塔·海华丝”。丽塔·海华丝是美国艳星,如果你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应该对她不会陌生:电影中,主人公安迪就是用海华丝的海报遮挡越狱隧道的入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

按照一些照片的记录,在战争爆发前,德军已开始为坦克命名,但这很可能是零星现象,直到1941年入侵苏联后,广泛为坦克命名的现象才出现,至于使用女性作为昵称,则要等到1942年之后。

和英美军队不同,为坦克命名的做法从来没有在德军中普及,它只出现在了一些下级部队中。最初,坦克的名字一般是各种猛兽,比如“猎豹(Leopard)”“虎(Tiger)”和“黑豹(Panther)”。还有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如“齐腾(Zieten)”“吕佐夫(Lützow)”和“塞德利茨(Seydlitz)”等。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1)

国防军第177突击炮营的一辆三号突击炮,它的名字是“塞德利茨”——一位著名的德国骑兵将领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车组们逐渐冲破了约束,开始把女友、妻子的名字写在了坦克上,在一些连队,甚至每辆坦克都得到了一个女性化的名字。

在后来,后方的训练部门也看到了将坦克比拟为女性的优点,并开始据此编写坦克的操纵指南。在1943年,德国陆军编纂了一本全新的作战手册,和以往冰冷的风格不同,其中使用了大量插图和绘画,而手册的主角——虎式坦克——则被描绘成了一位漂亮的女士,如果新乘员想赢得她的心,就必须好好照顾她、认清她的脾性。毫无疑问,这也是坦克真正被“娘化”的开始。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2)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3)

虎式坦克作战指南的截图,在该手册中,官方直接把坦克比喻成了一位漂亮的女士

1943年8月-9月,东线战场的一辆“黄鼠狼II”坦克歼击车,该车以淘汰的二号坦克为底盘,并在敞开的战斗室内安装了一门大威力的反坦克炮。在该车正面可以看到该车的昵称——“芙蕾德尔(Friedl)”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4)

1944年,波兰,党卫军“维京”装甲师下属的一辆豹式,在车体正面可以看到该车的昵称“索菲(Sofie)”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5)

1944年夏季、东线北部,德国国防军第502重装甲营的一辆虎式坦克,该坦克的名字“希尔德加德(Hildgard)”位于炮管之上。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最著名的坦克王牌之一,奥托·卡里乌斯也隶属于这支部队,他的回忆录《泥泞中的老虎》也是描绘二战坦克兵生活最生动和出色的作品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6)

1943年底或1944年初、在比利时参加联合演习期间的四号坦克,隶属于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装甲团第6连,该车有两个名字——“宝拉(Paula,名字位于正面驾驶员观察口处)”和“威尔玛(Wilma,位于指挥塔上)”,它们分别取自驾驶员和车长的女友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7)

上图中的四号坦克和另一辆同部队四号坦克的合影,后者的指挥塔上也隐约可见一个女性的名字——“斯蒂菲(Steffi)”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8)

在1944年诺曼底战役前夕,德国第21装甲师仍然装备着老式的短管四号坦克,这里展示的就是其中之一。该车的昵称涂在位于车首的驾驶员观察口上,名字是“海蒂(Hedi)”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49)

国防军第503重装甲营的一辆“虎王”,炮管根部的名字是“安妮丽丝(Anneliese)”,根据该营老兵的回忆,它取自其中一名车组乘员的女友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50)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51)

上述两张照片拍摄于诺曼底战役期间,展示了第6装甲团第1营的一辆豹式坦克,该营在战役中被配属给了装甲教导师——当时德军装备最精良的部队。该车正面箭头所指之处图涂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女性昵称——“乌尔苏拉(Ursula)”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52)

总的来说,德军不会阻止乘员用女友命名坦克的做法,除非这位女性不是“雅利安人”。这辆隶属于“帝国”师的虎式坦克就充当了例证,其车体上有一个倒写的“福”字。根据一种说法,该坦克有乘员的女友是华裔,并试图将她的名字写在车体上,但没有得到批准,于是他只好用倒写“福”字取而代之。这名乘员不久随车阵亡,继任的车组认为这个“福”字是个带神秘力量的标记,并将其沿用下来。

例外:苏联

虽然在二战期间,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部队,其生产的各种型号坦克数量达到了8万辆以上,但有趣的是,其中以女性命名的坦克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是英雄人物和爱国口号,以下是64个二战时期苏联坦克的名字,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当年的风格:

坦克改装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坦克的娘化之路)(53)

1.为了苏维埃白俄罗斯 2.把柏林留给我 3.去打败虎式

4.列宁格勒人 5.肖尔斯(即尼古拉·肖尔斯,苏俄革命战争英雄)

6.伏龙芝(即米哈伊尔·伏龙芝,苏俄革命领导人) 7.乌克兰兄弟

8.为了胜利 9.金丝桃 10.约瑟夫·斯大林

11.伊利亚·穆罗梅茨(历史上一位抵抗蒙古入侵的俄罗斯勇士)

12.恰巴耶夫(即瓦里西·恰巴耶夫,苏俄内战英雄)

13.打败敌人! 14.俄罗斯人绝不投降 15.到柏林去!

16.红军最强大 17.伊万·苏萨宁(17世纪抵抗波兰入侵的平民英雄)

18.轰鸣 19.保卫塞瓦斯托波尔

20.迪米特里·伊万诺维奇(即14世纪击败金帐汗国的莫斯科大公迪米特里·顿斯科伊)

21.为了祖国母亲 22.前进 23.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苏联著名诗人)

24.祖国保卫者 25.无情 26.民兵战士

27.英勇 28.奔萨的复仇(奔萨是苏联的一座城市)

29.苏沃洛夫(击败拿破仑的沙俄著名将领) 30.为了祖国

31.为了列宁格勒 32.苏联北极保卫者 33.库图佐夫(击败拿破仑的沙俄名将)

34.为了斯大林 35.叶斯基农民(表明这辆坦克来自当地农民的捐献)

36.迸发 37.向西进军 38.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击败条顿骑士团入侵的民族英雄)

39.为了我们的苏维埃祖国 40.我们能赢 41.轰雷

42.图拉副食品厂(这是为了纪念图拉保卫战期间该厂牺牲的工人)

43.斯大林主义者 44.解放者 45.无可阻挡

46.自动工厂区学生(表明该坦克来自当地学生的捐献) 47.碾压

48.图拉军火工人 49.共青团员 50.战斗的女朋友

51.无畏 52.克里沃罗格钢铁工人 53.敏捷

54.人民复仇者 55.决断 56.顿巴斯复仇者 57.暴怒

59.少先队员 60.约瑟夫·斯大林 61.苏维埃北极

62.真金 63.瓦良格(取自日俄战争中战沉的“瓦良格”号巡洋舰) 64.为了莫斯科

结语

虽然在形式上,当年的“娘化”和今天一脉相承,但它们背后的动机却截然不同,今天对武器的娘化,不过是对严肃历史的解嘲,但在过去,类似的做法却寄托了更多的情感,同时,它还折射出了人性的温柔一面——这在战场上很是少见。而它正是这段历史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因为在每辆坦克的名字的背后,也许都蕴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身都涉及了一段生离死别,并完全能够充当一部电影或是游戏的蓝本。只是现在,它们早已被岁月冲淡,那些驾驭他们的老兵也归于黄土,只有他们的座驾和爱人的名字被保存在下来,并永远镌刻在了发黄的历史照片中。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