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下凡传说

第一种说法:在中国一部传奇小说《说岳全传》中,民族英雄岳飞原来是大鹏金翅鸟的人间化身书中是这样记述:宋徽宗在元旦祭祀上天,祭表是写给“玉皇大帝”的,但在抄写祭表的时候,误将“玉”字上一点写在“大”字上去了,成了“王皇犬帝”玉帝看了大怒,说:“王皇可恕,犬帝难饶”就派遣赤须龙下界,降生于金国,成为金国老狼主第四个太子金兀术,玉皇大帝要让金兀术搅乱中原,以报“犬帝”之恨西天释迦牟尼佛恐怕赤须龙下界以后,没有人能够降伏,就派遣专门吃龙的大鹏鸟下界,转世为岳飞,保全宋室江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岳飞下凡传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岳飞下凡传说

岳飞下凡传说

第一种说法:在中国一部传奇小说《说岳全传》中,民族英雄岳飞原来是大鹏金翅鸟的人间化身。书中是这样记述:宋徽宗在元旦祭祀上天,祭表是写给“玉皇大帝”的,但在抄写祭表的时候,误将“玉”字上一点写在“大”字上去了,成了“王皇犬帝”。玉帝看了大怒,说:“王皇可恕,犬帝难饶!”就派遣赤须龙下界,降生于金国,成为金国老狼主第四个太子金兀术,玉皇大帝要让金兀术搅乱中原,以报“犬帝”之恨。西天释迦牟尼佛恐怕赤须龙下界以后,没有人能够降伏,就派遣专门吃龙的大鹏鸟下界,转世为岳飞,保全宋室江山。

第二种说法:《列仙全传》中岳飞之母姚氏怀孕时,曾梦见一位身穿铁甲的大将军入屋对她说:“汉翼德(张飞之字)当住于此。”姚氏醒来生下一子,故取名称“飞”。又明人编的《历代神仙通鉴》也载:北宋末年,关羽现身于皇宫内,宋徽宗问他何为而来,关羽答道:“张飞与我为累劫兄弟,世世为男子身,在唐代为名将张巡。今已为皇帝生于相州岳家。将来宋室中兴,岳飞将有大功。”

清代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天遣赤须龙下界,佛谪金翅鸟降凡》,由《岳飞传》所称岳飞出生时有一只大鸟在其屋顶鸣叫、而取名飞字鹏举之事,加以充分的联想附会,说岳飞的前世为飞禽中最伟大者即大鹏金翅鸟。

在古印度神话中,名列“天龙八部”第六部的神物迦楼罗(Caruda),旧译金翅鸟,佛经中称它居于须弥山下层,以龙为食,翅膀金色,两翅端间相去360万里,其广大难以想象。恰好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有一种叫鹏的大鸟,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说:“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二者结合,便有了大鹏金翅鸟的名称。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第74至76回所描叙的,与青狮精、白象精结义的三大王即是神通广大的大鹏金翅鸟,搧一翅就飞九万里(此显然是从《逍遥游》里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说法中化出)。而《封神演义》第62回中也出现了一个“名为金翅,绰号禽王”的羽翼仙,当“现了本像,乃大鹏金翅鸟,张开二翅,飞在空中,把天也遮黑了半边”。《西游记》、《封神演义》问世后都成了畅销书,大鹏金翅鸟也随之为世人所熟悉,所以编写《说岳全传》者便将大鹏金翅鸟移赠给与“大禽若鹄”大有渊源的千古名将岳飞,也就顺理成章了。

明清时期,佛道思想盛行,反映在戏曲、小说中,往往以因果报应之说来解释人们的善恶、国家的兴亡。而在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小说中,有时不能很好地说明忠臣冤死、奸佞当道的理由时,便将其归结于宿命、业报等。因此,《说岳全传》对岳飞及其相关之人的恩怨关系,亦采用前世今生因果报应之说来处理:

话说西方极乐世界大雷音寺我佛如来,一日端坐九品莲台上讲说妙法莲华真经,在一旁听讲的星官女土蝠放屁不洁,被在佛顶上头护法的大鹏金翅鸟一嘴啄死。佛祖遂让大鹏鸟“降落红尘,偿还冤债。直待功成行满,方许你归山,再成正果”。大鹏鸟在下凡途中,又啄伤了黄河妖龙,并啄死了团鱼精,然后飞到岳家庄投胎,是为岳飞。那妖龙为报仇,违犯天条发黄河大水淹没岳家庄,被玉帝斩首后投胎成为秦桧,和女土蝠转世的王氏结成夫妻,设计陷害岳飞;那团鱼精也转世投胎为万俟卨,成为秦桧陷害岳飞的得力爪牙,让岳飞屈死在风波亭上,以报此仇。而岳飞的对手金国太子兀术则是天上赤须龙下凡,因为宋徽宗在元旦拜天时,在文书上将“玉皇大帝”错写成“王皇犬帝”,故玉帝发怒,遂命赤须龙降凡为兀术,覆灭北宋以示惩罚。

宋徽宗本是宋代乃至中国古代有名的佞道皇帝,《说岳全传》中已称其为天界长眉大仙降世,但此处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把宋徽宗派作一位不敬天地、失礼于天神的昏君,结果国破身俘。这也算是一件颇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之事了。

同样,为展示岳飞与仇人之间的恩怨业报,《说岳全传》中对岳飞的生世也做了随意的纂改。据文献记载,岳飞的乳名称五郎,说明他应有四位兄长,但都夭亡了;岳飞至少还有一位亲姐姐,她的女婿高泽民后来曾在岳家军中担任“主管文字”一职;岳飞还有一位弟弟,名岳翻,也在岳家军中,后来战死沙场。此外,岳飞之父岳和,直到岳飞20岁时才去世。但在小说中,为了神化岳飞,就让岳和在虚构的当年黄河大水时溺水而亡,提前“牺牲”了,

岳飞的兄弟姐妹也被“省略”了,岳飞在黄河大水时,幸得陈抟老祖相救,和母亲一起躲在花缸内而未被淹死,由此成为一位因神祗“照料”而得以幸存的“孤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