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恩如山祭文欣赏 清明祭文姨恩如山

姨恩如山祭文欣赏 清明祭文姨恩如山(1)

故土沧桑掩袖难回无语凝噎北望肠断寸寸送亲人

音容宛在回首泪眼朦胧梦里迢遥依稀声声唤春归

——痛挽吾姨

生如苦海,死如泰山,功劳大。

——父亲对姨的高度评价

2014年8月2日上午,远在广东东莞的我收到小妹发来的微信,说姨突然病危,遗传性脑血管爆裂,已无法说话,一直昏迷不醒,医生无力医治,靠着输氧维持生命。我不禁惊呆了……

姨啊姨,都说好人一生平安,您这么好的人,为啥命运对您如此不公?!

我拨通了姨家的电话,电话那头表妹泣不成声,我不禁泪眼朦胧……

当天在东莞虎门已无法买到次日的火车票,次日也就是8月3号,我买到了8月4日上午11点东莞东到阜阳的火车票,要坐19个小时也就是8月5日上午才能到阜阳。还要转坐汽车1小时才能到我们县城。我们姊妹五个已约好一起到家去看望姨。

8月4日凌晨三点,我还无法入睡,虎门突降暴雨(苍天有泪,姨就是斯时去世的)。

8月4日早上7点多,在东莞虎门,我急匆匆带着两个小孩往火车票售票站点赶去,以坐售票点老板的车去东莞东火车站,快到售票点时,忽然接到了母亲从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姨已于当日凌晨去世,8月5日早上6点就要入殡土葬,说我们再回去也赶不上姨的葬礼了,母亲不让我们回去了。

无奈退票后,妻打电话给姨夫,姨夫也说不要再回来了。闻听姨夫电话里的悲从中来的哭声,妻不禁泣不成声,泪水不觉又湿了我的眼眶……

姨的名字里有个梅字,她如寒梅经历了寒彻骨的苦难,刚迎来幸福的芳华,就不幸撒手人寰,怎不令人痛惜?!五姥娘在姨逐渐冰凉的身体旁哭得死去活来,五姥爷颤抖着亲手为姨穿上了寿衣,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人情何以堪?!

姨遗传性脑血管爆裂,家族中是七姥娘患有此病。没想到会遗传到姨的身上,而且此病医生说发病率也只有万分之一。

前几天,河南老家天气暴热,姨大意了,一直吃的预防药那天没有吃,就去劝导姨夫家族一个生气吵架的侄媳妇,当时也没有顾得上吃饭,回来时,突然瘫软一团,只说了一句:“我心里不是味啊”就昏迷过去,再也说不出话来。

我好悔啊,好恨自己半月前回家匆匆带两个小孩来东莞过暑假时,没有去姨家再看看。当时我只决定当日到家,次日天不亮就由父亲开着三轮车送到县城急着往阜阳火车站赶。当时,急匆匆得连岳父母也未能去看看。没想到竟错过与姨的最后一面,不禁让我抱恨抱憾终生,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一幕幕的往事再度忆起,怎不令人肝肠寸断而又酸楚无奈……

姨和我的母亲是姊妹俩,有个大姨活到十四岁就死了,没有兄弟,姨比我母亲小,姥娘在姨五岁和我母亲七岁时就不幸去世,姥爷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把她俩拉扯成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姨从小时就没少受罪受苦,是一朵苦水里泡大的苦菜花。

我一岁不到就经常在姥爷家。姨当时还没有出嫁,经常半夜起来喂我。姨心疼我,给我用厚厚的棉花套了一条过冬的棉裤,给我费劲穿上时,发现我老是哭个不停,最后一看才发现把我的右脚小脚趾挂在了棉裤腿外,到现在我的小脚趾还是稍微往上翘着,这也成了我引以为荣的事,每每说起此事,不但不会怪姨,而且都会感激姨。

姨西嫁莲池公社,娘东嫁石槽公社,姥爷家在中间,每家相隔都有七八里左右。尽管走亲戚不方便,我还是喜欢小学时一放暑假,就去远隔十几里路的姨家“赖”在姨家不走,因为姨家在街上,也好玩,姨家比我家富有,我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姨经常给我做好吃的,我也经常没心没肺吃个饱。

姨心疼我们姊妹五个,经常给我们做布鞋,千针万线,纳鞋底,灯下密密缝,做得我们都穿不完。

姨一直叫我春。表妹华丽和红丽(我一直叫她妞)是我儿时的玩伴,她俩第一次叫我春哥。尽管现在东莞,好多人也尊称我春哥,我还是觉得小时候那一声声春哥叫的亲切。

姨夫是个开朗风趣的人,弟兄六个,经常给我和表妹们开玩笑,也喜欢看书,我小时候也在那里看了好多民间故事书。

姨家原来在寨里,后来在街上新盖了两层楼房,做一些农机具生意,一直到现在。以至于我有次去姨家,还是按老习惯去老屋时,才被对门嫂子笑着说姨家已搬到新房里了。

姨家地少,才两亩地左右。我家却有十亩地左右。每逢五月麦收时节,姨或姨夫总是抽空来我家帮忙收割。我小时候春节去姨家走亲戚,姨总是笑着说不让我买礼品,只让我带一些蒸馍即可。

小时候姨家喂了一条大黄狗,是一条忠犬,好几年不离不弃,姨到哪它到哪,总是跟着姨。姨只好笑着一挥手,说,回去吧,狗才恋恋不舍回家。

幼时,姨在寨里婆家住,门前时一方好大的清水塘,还有莲藕。姨夫的五弟、六弟等纷纷在夏天下水嬉戏。姨的婆婆去世后,姨夫的五弟就担起了洗衣做饭这一角,他画也画的好,还会做衣服。

小时候,姨家不远的露天电影院吸引了我,有一天,我被姨夫的五弟抱着一下子把我从检票员眼底下抱过去了,当时我已上了小学,放映的是少儿故事片《扶我上战马的人》,讲述的是彭德怀元帅和一群小孩子的故事。姨啊姨,您何尝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扶我上战马的人”?在我刚刚踏上人生的征途,您不但把我扶上马,还送了一程又一程。

我十七虚岁就早恋了,父母很生气,也不给钱买衣服。姨只是嗔怪我几句,嘱咐我要听话,还给我做了一身灰西服。

一九九二年秋,姥爷临终前几日,给了姨两张崭新的十元钱,说是给我和表妹添的每个人将来的婚礼钱。当姥爷去世后,姨在姨家老宅院里将十元钱交给我时泣不成声道:春啊,再穷,也不能花它----

表弟战锋夫妻两个都在无锡开理发店,表弟的儿子就跟着姨在街上店面里,很调皮,活脱脱就是表弟小时候的样子,一刻也离不开姨。正如前几天姨夫在电话里凄凉无助的说,这小孩子谁来带啊?姨又担负起了带孙子的任务,还要协助姨夫做生意。以前姨夫在店面对面开过袋子锯,生意很好,很忙很累人。姨却不怕累,大热的夏天,戴上草帽,和姨夫并肩,把一棵棵大树的躯干用大锯冲成一片片乡下人盖房子和做家具用的大板子。尽管姨夫累弯了腰,仍不失他开朗风趣的本性,经常开玩笑。我在他袋子锯旁的小屋里也呆过,很有意思。

姨的老屋是我童年的乐园,条几里外有好多好玩好看的东西,一些小茶杯和小木匣都被我拿回家了。姨夫是个百事通,啥都会啥都懂,修理收音机电视机电机都会,还会做一手好菜。

小时候,姨夫和我开玩笑说,春,将来找对象可别找像你姨这样的没有学问的人。姨一笑了之,我也一笑了之。长大后,我娶的妻就成了姨这样的人,小学毕业,吃苦耐劳,一样的善良,一样的好心。

我的小儿世博满月酒席在我家,姨来了,很高兴。看到大门口我的才一岁的小女儿文文在地上偎来爬去,就笑着说,春小时候就是这样子。

姨心眼好,嘴又会说话,小时候我邻村的张庄一个女子在姨家公社医院住院,姨都带上鸡蛋红糖等去看了几次,感动得那位女子泪眼汪汪。

父亲前两年帮人扒房子,被砸断了小腿,后来动手术,接上了断骨,直到现在腿上,还有钢钉没有取出来,姨和五姥娘、大舅、妗子等来了我家几次看望,还帮忙在农忙时收麦。

父亲说,也许姨有预感,今年麦收后,姨还专门来我家和我母亲说话,还去了五姥娘家。姨,既然您已预知上天会带走您,您为何不再等等外甥回来呢?为何狠心撇下我们不再看我们最后一眼?

小妹在郑州,回家最快,头天晚上到家,一夜未眠,第二天早晨就和我的父母一起去参加了姨的葬礼。我一直不敢问小妹,姨是怎样入土的。我怕我的泪水打湿手机屏幕,我怕我的良心再次深深自责,我怕触动那久违的亲情,我怕我会泣不成声……

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见姨最后一面,未能及时赶回参加姨的葬礼,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我的心无声的滴血,再也没有比这更令我痛心疾首的了!

窗外,夜已深了,异乡的灯火摇曳着我破碎的心,月亮也悄悄躲进了云层,没有星星。我觉得姨这样年轻,才六十岁出头,还没有老去,她一定是睡着了。她亲切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声声,句句,催我,唤我……

娘说等我回来就去姨的坟前烧纸,再给姨磕头报恩吧。

——2014年8月6日(农历七月十一)晚23:40于东莞厚街

姨恩如山祭文欣赏 清明祭文姨恩如山(2)

注:2018年10月,沈丘县文联《颖波槐香》散文集出版收入此文。

谨以此文,清明祭奠姨,深切缅怀姨恩如山……

(李新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