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

农历六月初六

在最吉祥的日子里

祝大家六六大顺

六月六,给娘家一刀肉你做到了吗?

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1)

六月六是农历中非常流行,也是夏季很受重视的一个民俗节日。北方的谷子刚刚开花,因而北方有“六月六,看谷秀”之谚,这一天山东等北方几省流行看谷秀、请姑姑、人畜沐浴、晒衣物等风俗习惯。

“六月六,一刀肉”。

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2)

小时候就听说过“六十六吃闺女一刀肉”,其实准确说法应该是:“过六十六岁生日吃闺女买的一块肉”。不光买肉,母亲过六十六虚岁的生日时,她的女儿还要亲手给妈妈缝制一件大红棉袄作为生日贺礼。

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3)

据说这是老辈儿传下来的规矩,以前人的寿数短,人到七十古来稀嘛。有句老话说“六十六,阎王要吃肉”,人一到六十六岁,阎王翻翻生死簿,就开始盯上了,所以,过生日时,做闺女的赶快买刀肉送给阎王,贿赂贿赂,说吃了这刀肉,就别吃我娘啦。同时,也孝敬孝敬做娘的,全家跟着开开荤。过去,许多人家不过年不过节的吃顿肉也不容易。

割肉时,需得从上到下一刀切,不论计斤数,只讲究“一刀”下来,不回刀。老人在吃这块肉时,要倒坐在门槛上吃,据说这样倒坐吃了肉,还能再活六十六,意为祈望自己长命百岁。

随着现如今生活的改变,慢慢的由原来的“过六十六岁生日吃闺女买的一刀肉”转变成每年“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

今儿六月六,当娘的吃闺女一刀肉!各家闺女们给恁娘嘎肉了吗?

除了“一刀肉”

民间还有很多关于“六月六”的风俗

一起来看看吧!

“六月六,请姑姑”。

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4)

有的地方六月六又叫姑姑节,盖因“谷”与“姑”音同之故。古时每逢六月六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款待一番。

传说此俗由春秋战国时期狐偃改过故事而来。晋国宰相狐偃因功而骄横,其儿女亲家、晋国功臣赵衰直言数落其败行,反被气死。狐偃婿欲于六月六狐生日暗除之,并谋于其妻狐偃之女。狐偃女不忍,终返娘家密告于母。狐偃于放粮中亲见百姓疾若,已悟己错,更闻女婿此谋,愈加悔痛。于是翻然悔悟,于六月六登门向女婿认错,翁婿和好,倍加亲善。为了记住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女儿、女婿回来,征求意见,了解民情。这一作法后来传到民间,老百姓个个模仿,也都在六月六请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

据说,我国酒令之“六六大顺”,其原意就是源自上面所说“请姑姑”之俗:由于六月六日处于气候多变时节,每当这天,有女儿嫁出的人家就会祈盼这天天气晴好,让女儿顺顺利利回家来,时间久了,人们的这种思亲之情就反映在酒令中了。

“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沐浴”。

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5)

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载:此日“内府銮驾苦、皇史宬(清皇家档案库)等处,晒晾銮舆仪仗及历朝御制诗文书集经史。士庶之家,衣冠带履亦出曝之。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谓沐之则不腻不垢。至于猫狗之属,亦俾浴于河。”现在这一习俗好多地方仍然流行,六月天,气温水温高,正是沐浴的好时候。

民间还称六月六是猫狗的生日,须将猫狗捉到河中沐浴,以防暑疫。因这天是猫狗沐浴日,故人必须避让。为此,还有笑话流传:古时有个叫毛栗安的去看望朋友杨南峰,恰巧杨在沐浴,毛不得见。毛感觉受到怠慢,便如法炮制,待杨来拜访时,也以沐浴拒见。杨觉着好笑,就给毛留下一首打油诗:“君来拜我我沐浴,我来拜君君沐浴。君拜我时四月八,我拜君时六月六。”对毛奚落了一番。

“六月六”称为“天赐节”。

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6)

传说,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好不容易从西天取得真经,却在归途中不慎将佛经掉落大海,唐僧只好将佛经捞出晒干。本来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但古人却偏偏认定唐僧晒经这天是农历的六月六日,还据此把这一天命名为“天赐节”,意思是这一天“天赐佛经度众生”。

“天赐节”后来却发展成了“晒书曝衣节”。

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7)

《帝京景物略》记载:“六月六日,晒銮驾,民间亦晒其衣物明沈德符《野获编》载:“六月六日,内府皇史成曝列圣实御制文集大函,为每岁故事。”六月六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皇宫内府趁时凉晒各类书籍文件,年年复之,久而影响民间,民间效仿,便在这天“日曝晒书衣裘”,形成习俗。此习古时甚重,甚至庙宇的城隍塑像,也要在这天重塑面身改换“新袍”,谓之“晒袍”。

据清光绪十八年修《泗水县志》载:“六月六日,晒书衣,造神曲,制麦食祀于院中,盖古献麦之遗意。”进入六月,逐渐进入了多雨潮湿季节,民间多在六月六这天搬出衣箱晾晒衣物,以防发霉、虫蛀,称为“晾箱”;读书人家也要在这天搬出书箱晾晒,称为“晒书”。

六月初六正当盛夏,是一年中太阳最猛的日子。据说这天晒过的衣服不生虫。寺庙此日晒经书,善男信女们纷纷前去观看,形成庙会。 夏季晒衣服书籍作为一种传统风俗,但是那时是在七月七日过,东汉史学家崔实的《四民月令》中说是七月初七的风俗。

南朝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晋朝名士阮咸的故事也说:“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饰绮。”可见晋代翻晒东西的习俗仍在七月七日。现在山东西南地区的济宁曲阜一带仍有七月七日晒衣书的习俗。以后何时改为六月六,则没有史料记载,想必是六月六太阳更烈更毒之故。此俗延至清代。据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京师于六月六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在六月六晒衣服的习俗。

“六月六”民间祭祀山神和给麦王做生日的日子。

六月六吃碗糕(六月六吃闺女一刀肉)(8)

民间传说,六月六是山神的生日,山神管狼,祭祀山神是为了祈求山神管住野狼,使百姓面授野狼的危害。这天要到山神庙祭祀山神。在泗水南部山区,老年人带儿童进香,向山朝拜,以求山神庇佑平安。旧时,临朐、滕县一带也很流行祭祀山神。祭祀时,祭拜人口中念念有词:“从南来了一彭僧,背着蒲团去修行。无云山前有庙堂,砖墙石瓦修得强,山神老爷当央(正中)坐,两位哥哥相陪着,金纸银钱不害怕,女人走路不见它(指狼)。”因为古时候生态环境好,野狼等猛兽经常出现,人们为了防身而形成习俗。

六月六日,夏收刚刚结束,为了庆贺丰收,人们还给麦王做生日。在泗水民间,过“六月六”时,家家制酒备馔,供香、烛、鲜果等祭品,在家中香台上摆供敬天,祈祷丰收。古俗要用麦面做馒头,举行献麦之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