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 的出处及原始意思

【抱残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释 义 :抱:坚持不放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抱残守缺 的出处及原始意思?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抱残守缺 的出处及原始意思

抱残守缺 的出处及原始意思

【抱残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

释 义 :抱:坚持不放。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又叫“抱残守旧”。

【成语出处】出自《汉书·刘歆传》:“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成语典故】

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的小儿子刘歆在汉哀帝时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他向汉哀帝建议派专人研究《左传》,同行十分不满意,他指责他们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最后被同行联合排挤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内郡太守。

【例句】

(1)不清除~的旧观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2)改革任何旧制度;总不免要受到~的人的阻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