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

说起我国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军迷们肯定是不陌生,这款国产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推出30多年来,在全世界的用量已经超过数千发。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南美全都有它的用户,在近30年来的各热点战场上,取得的战果是数不胜数。不过红箭8虽然性能优异,但一直都有系统重量太大的缺点而为人所诟病,为此厂家在90年代末推出了减重版红箭8L,但是该弹的外销成绩很一般,外界只知道2005年有一神秘买家进口了该弹。但是这十几年来,这位买家却几乎没有晒出过红箭8L的使用画面。而在7月8日,这位神秘的用户终于现身,原来是摩洛哥陆军。

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1)

图:摩洛哥陆军晒出红箭8L的使用画面,安装在美制悍马车上

红箭8L这款型号的研制,主要针对的就是红箭8全系统重量过重和抗干扰能力不足的缺点开展的。它的诞生实际上是源于1993年的泰国陆军反坦克导弹招标,当时全世界除了我们,还有其他8家公司参与竞标,陶氏和米兰等著名型号都有参与,最后红箭8主动退出竞标,主要就是国内厂家在与米兰等型号对比后发现,红箭8全系统重量太大,不占优势,因此决定退出,并以此启动了红箭8L减重项目。不过实际上泰军最后选择的是美国的陶2反坦克导弹,其全系统重量也相当大,但是观瞄先进。

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2)

图:陶2重量大,但观瞄系统先进

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3)

图:红箭8全系统重量在88公斤左右

徒步小组使用的红箭8全系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筒装导弹,带有控制箱的发射架上架,带有高低机、方向机的发射架下架和集成了红外测角仪及瞄准镜的观瞄制导箱。其中带包装筒的导弹重量是25公斤,发射架上架24公斤,下架23公斤,观瞄制导箱16公斤,全系统总重是88公斤左右,最少也要3人才能携带转移,每人的负重接近30公斤,可以说负担是很大的。而与红箭8共同参与竞争的米兰2反坦克导弹全系统重量则是只有32公斤左右,而且还可以卧姿射击和加装热像仪增强夜战能力。

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4)

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5)

图:米兰的确够紧凑

红箭8L在红箭8系统上做了针对性的改进,得益于90年代国内在集成电路、电子和光学器件方面的大幅进步,红箭8L的制导和控制系统集成度大幅提高,其控制箱的体积和重量大大缩小,同时测角方式由红外测角改为电视测角,这使得观瞄箱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不仅提高了抗干扰能力,还能加装热成像瞄准具提高夜战能力。另外,观瞄箱还采用了潜望式瞄准光路,使得射手可以卧姿射击。同时在三脚架方面,对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简化,还缩小三脚架的体积。整个发射架带制导系统改进后的总重量减少到只有22.5公斤,加上带发射筒的导弹一起是47.5公斤左右,两人即可轻松背走。

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6)

图:红箭8L不装热像仪状态,结构大为简化

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7)

图:加装热像仪的红箭8L

在导弹方面,红箭8L基本可以通用发射红箭8全系列导弹,比如该系列最早使用串联破甲战斗部的红箭8C,破甲威力增强到1000mm的红箭8E,专门对付碉堡和轻装甲车,能够穿进去起爆的红箭-8F和使用温压战斗部的红箭-8FAE等。

红箭8参数(红箭8L的神秘用户终于露面)(8)

图:使用激光驾束的红箭11更为简化

总的来说,红箭8L作为一个减重项目还是非常成功的,减重效果也是极其显著,但是它毕竟仍然是一款二代反坦克导弹,而在它进入市场的这十几年里,整个世界的反坦克导弹市场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低端的有俄国人甩卖的全世界到处都是的9M111和9M113反坦克导弹,中端的则是有陶2、米兰、短号、混血儿M,还有伊朗人到处送的山寨短号和台风,高端的则是有标枪、长钉和MMP。而国内厂家本身还有红箭73C/D/E/F,三角架轻量版的红箭9A,红箭11,红箭12,天雷4、GAM100、GAM102和QN502C等一堆弹在卖,足够让人挑花眼。所以红箭8L要继续打开销路,也并不容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