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萤火虫还有哪种虫尾巴会发光(今夏夜或能看到更多萤火虫)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郁文艳
“萤火虫很多,有黄脉翅萤和条背萤两个不同的品种。”上周,市民蔡女士参加了青浦岑卜村的一次夜游,因为第一次去岑卜村,村里丰富的动植物和良好的生态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带队老师、民间自然教育爱好者姜龙看来,今年萤火虫的数量要比往年多,可以说是近年来萤火虫的“大年”,“推测是因疫情原因,自然界少了许多人为干扰的缘故。”然而,一些飞舞的精灵们却在人类好奇心的驱使下被抓进塑料瓶、塑料袋,命不长久。“最近连续三天,我去了岑卜村,见许多大人小孩在抓萤火虫,劝说无效,等到第三天,原本数量可观的一条小径只看到不足20只萤火虫。”另一位民间自然教育爱好者沈斌告诉记者。萤火虫大年,清静的大自然孕育出更多精灵蔡敏用手机记录下了当晚在岑卜村见到的各种生物,有大腹园蛛、黑圆角蝉、刚蜕完皮的小螳螂等等,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萤火虫,“有一种叫黄脉翅萤,是上海最常见的一种萤火虫;另一种叫条背萤,是上海唯一一种幼虫水生的萤火虫,目前只有在青浦的部分河道湿地能看到,数量非常少。”因为近年来多次参加自然观察活动,蔡敏对生物有了许多了解,但第一次去沪上知名的生态村岑卜村还是很让她兴奋。
蔡敏拍摄的萤火虫
“从前阵子岑卜村等地的情况来看,今年的萤火虫数量应该比往年要多一些,可能是和疫情期间,人为干扰少,也没有农药喷洒污染等有关。”已经从事了约20年民间环保活动的姜龙认为,今年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的萤火虫“大年”。
沈斌同样认为,今年早期的萤火虫数量是比较可观的,“我今年第一次去岑卜村看萤火虫是6月10日,6月17日晚上又去看了一次,数量也非常令人乐观。”
不仅仅是萤火虫,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因疫情期间人为干扰很少,部分动物的繁殖率提高,数量增加,比如鸟类。
夜晚闪烁的萤火虫很难拍摄,像这样的照片都是技术处理而来的。这是手机拍摄出的真实萤火虫场景,请仔细观察屏幕寻找萤火虫。萤火虫被抓了起来,三天之内大幅减少
然而,岑卜村一处小径的萤火虫美景“好景不长”。6月18日周六晚,沈斌再次来到岑卜村看萤火虫,却发现那条生活着无数萤火虫的小径,几乎寸步难行,很多人都在用网、用塑料瓶、用塑料袋等各种工具捕捉仅有米粒般大小的黄脉翅萤,“我劝说他们不要捕捉,因为一旦被捕捉,萤火虫几乎无法被养活,很快会死亡,然而没有人听劝。”
除了捕捉外,岑卜村内还有人在烧烤,开着非常明亮的灯,同时也在放露天电影,这些灯光污染也对萤火虫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6月19日晚,沈斌连续第三天前往岑卜村。也许因为周一是工作日,很多人驱车离开了村子,游客数量比周六少了许多。当晚8点三刻左右,他再次走入小径观察萤火虫,边走边数,发光萤火虫数量已不足20只。“真的太令人气愤,令人痛心了,短短两三天,萤火虫就少了那么多。”沈斌说,这些年来一部分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是提高了,但是另一部分人的生态保护意识还亟待加强,动植物知识以及科学的环境保护理念需要进一步普及。
据悉,黄脉翅萤每年黄梅时节时会大量出现,过了黄梅后数量开始下降,一直到9月都能观察到一些,但数量远不及六七月。
6月1日以后,沪上知名的生态村岑卜村迎来了较多游客,尤其是周末,车辆几乎停满了村子里可以停车的地方。“来乡村放松身心无可厚非,但是也要尊重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环保志愿者们表示。
疫情之后,岑卜村每逢周末迎来大批市区游客,夜晚的灯光影响萤火虫栖息。萤火虫对环境极为挑剔
曾经,萤火虫在申城,尤其是郊区并不稀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杀虫剂的使用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它们躲了起来,有的地方甚至销声匿迹了。根据沪上萤火虫保育志愿者的调查,目前在青浦金泽、朱家角、奉贤金海社区、浦东三岔港等远郊、近郊,以及中心城区的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等处有萤火虫。其中,奉贤金海社区一处沪上萤火虫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前两年已经被圈围保护起来,滨江森林公园一处林下可以说是沪上公园里萤火虫最多的地方。
专业人士介绍,萤火虫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其所能栖息的环境,水源要干净、不受污染;周围还要没有灯光污染,城市灯光太亮的夜晚让它们无法找到配偶,直到全部消失;其次,它们以蜗牛、螺类为食,食物是否充足也是影响它们生存的关键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