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胡炸炸在哪里(全武汉只有这三家正牌胡炸炸)
小吃,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人在美食上的创造力。
武汉人民在“吃”上的创造力毋庸置疑:面摊子没有卖完的面条,掸油烹煮拌上芝麻酱,过早头牌热干面就此诞生;水产摊卖不完的鱼熬成糊糊再胡椒去腥,就有了这碗荤荤辣辣的鱼糊汤粉;烧饼生意不好,就想着把油勺换成窝形中凸的样式,于是武汉人过早又多了一道叫面窝的东西可吃。
除了上述变废为宝型的,还有诸如油饼包烧麦,蟹脚热干面,糯米包油条这类排列组合法的。你看,归纳一下武汉的小吃创意,简直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盘点嘛。
众多充满智慧的小吃里面,滚油炸熟再蘸酱而食的武汉炸炸就是经典之一。
(希望你读完全文,还认得“炸”这个字~)
01
胡炸炸:汉口炸炸的代名词
武汉炸炸的历史并不久远,追溯起来也就是这二三十年间的事儿。说它这么年轻,好多人肯定不信,总感觉这么老杆的食物,应该跟面窝、豆皮一个辈分才对。
从地图上搜索炸炸店,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跟汉口的炸炸店数量比起来,武昌汉阳的要少许多;而在炸炸云集的汉口地界里,硚口又是其中的核心分布地区。
我们这一辈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是住在硚口周边,零食字典里估计都没有炸炸这个词儿;同龄的朋友们对炸炸的记忆,大都是从中学开始。身边交好的同事里,有的甚至是上了大学之后,才吃到人生中第一顿炸炸。如此说来,武汉炸炸的分布确有地域性,也能侧面证明炸炸的历史并不久远。
武汉的炸炸大抵可分作两派。同样是食材下锅滚油炸熟,一种是涂刷酱料食用的青山炸炸,一种是蘸酱或者拌酱而食的汉口炸炸。两派大体做法同出一辙,只是口味各有千秋。
如果说以硚口为辐射的那圈儿地方是汉口炸炸的根据地,那发迹于居仁门的胡炸炸则是当之无愧的汉口炸炸代名词。在老汉口眼里,胡炸炸这样的才是正宗炸炸本炸。
02
胡炸炸开了多久,
汉口炸炸的历史就有多久。
开了28年的胡炸炸,不仅是汉口炸炸的代名词,甚至称得上是炸炸的“开山祖师”。在九十年代最初期,守在居仁门巷子里的胡炸炸是当时第一家贩售炸炸的摊子。
似乎所有的创业故事,都有一个漫不经心的开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陈海仙和丈夫胡国燕从黄陂来到居仁门,为了在硚口站稳脚跟,两口子决定寻思个像样的谋生法子。
出来摆摊卖小吃的想法最先是丈夫胡国燕提出来的,一开始陈海仙对这项需要抛头露面又不一定赚到钱的提案并不赞同,两口子为此事大吵了一架。夫妻俩意见没达成一致,胡国燕决定先一个人出摊试试水。
要想在美食遍地的老硚口混出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全然模仿别的商贩等同于找虐,同样一个东西,人家做了好几年,你一点过往经验都没有,且不谈做不做得赢人家,存活下去都是问题。
既然现成的门类搞不赢别人,就只有另辟蹊径,想一些不一样的花样出来。
灵感这种东西没有就是没有,同时也是说来就来的。炸炸这个想法在不经意间一闪而过,只是恰好被胡国燕抓住了。
炸炸脱胎于烧烤,只是用油炸代替了炭烤,形式更加快捷便利,口味上又区别于烧烤,有自己独到的风味。
最初版的炸炸,食材没有现在这般多样,基本上就是干子啊肉啊什么的,都是当时烧烤常备菜品。用来蘸取的酱料也不是我们现在吃到的浓稠版本,而是稀质的水浆。
食物准备方面也是像烧烤一样一串串地串好,卖价一两毛钱一串。后来因为生意太好,每天的食物实在串不过来,索性就不串了,选菜直接用抓的。
这种无论是风味还是搞法都跟烧烤有几分相仿的食物确实很对老武汉的胃口,甫一登场,就受到周边食客的欢迎。此前没有炸炸这种吃食,当时就他一家做,生意虽然没有到一炮而红的程度,但确实是越做越活了。
生意见着希望了,陈海仙也跟着出来帮忙。那年是一九九零年,陈海仙29岁。
从没离开过居仁门的胡炸炸再最初的几年里,一直都是小推车出摊,生意做到七八年的时候,才定下现在的门面,此后一直驻扎在此,从没再变过。再后来,炸炸店不再是居仁门的无名炸炸,而是定名胡炸炸,并在此后正式注册商标。
跟武汉其他小吃的发展历程一样,只要这东西一火,就会有人模仿。看着做炸炸钱这么好赚,周边的商贩就开始模仿他们,于是硚口周边先后涌现出许多炸炸店。阻止不了别人无休止的模仿,那就只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武力值”。
吃炸炸,吃的就是那味酱料。食物炸得都差不多,但酱料上,一下子就能分出高下。巩固自身竞争力方面,陈海仙的第一步举措是改良了自家的酱料配方,将从前的水浆蘸料改良成现在看到的浓稠蘸酱,口味上细分出香辣、麻辣、孜然和番茄四种口味来。
吃过胡炸炸的人,应该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他家的酱料,大概是全武汉所有的炸炸店中,酱料口味最平衡最无可挑剔的。香是香,麻是麻,定位清晰,味道咸淡适宜,平衡到挑不出毛病。
就是这味秘制的蘸料,让胡炸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的炸炸店。秘制酱料在手,陈海仙成了这条街上最有恃无恐的女人。居仁门那条巷子里,现在都还有好几家跟胡炸炸相邻的店,但陈海仙从没担心过自家生意会受影响。
03
正牌胡炸炸,
全武汉只有这三家。
在大众上搜炸炸,你会发现好多炸炸店都会有意无意打一下胡炸炸的擦边球:居仁门胡炸炸、亮芳胡炸炸、硚口胡炸炸、潮流胡炸炸、古月炸炸……大众诚不我欺,胡炸炸确实成了炸炸的代名词。
全武汉真正的胡炸炸只有这三家:居仁门老店,菱角湖分店,江汉路分店。胡炸炸多年之前就注册了商标,没有前缀后缀,只有“胡炸炸”三个字。如果店名不是”胡炸炸”三个字,那此胡炸炸绝非彼胡炸炸。
徐东销品茂原先也有一家胡炸炸的分店,后来搬了。目前的三家分店分别由陈海仙夫妇和两名子女打理,陈海仙自己通常在居仁门老店。两家分店的食材和酱料都由陈海鲜当天预备好,每天早上分送到各家分店,保证新鲜。
蘸酱的方子陈海仙都手把手教过孩子们,但是同样的步骤,别人调出来的跟她自己调出来的口味总是有差别,所以,即使孩子们掌有方子,但营业所用酱料还是经由陈海仙亲自调理。
胡炸炸目前并没有接受任何武汉本地加盟商的加盟请求,只是在襄阳、鄂州、上海开了加盟店。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一个为人父母的生意人最朴实的愿望:让子女们多赚一点钱。另一个原因则是胡炸炸曾被狠狠坑过,而且还是自家亲戚。
出于亲戚之间的相互扶持的想法,陈海仙带着亲戚一起做炸炸生意,结果对方刚学到点儿门道就开始暗地里杀价恶性竞争。这段经历让陈海仙很心寒,也让她对武汉本地的加盟商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芥蒂。
04
胡炸炸的经营哲学:接地气。
做武汉人的生意,光是脚踏实地能吃苦还不够,还得想尽办法动足脑筋才成。胡炸炸的成功,不光因为老板的踏实肯干,还因为他把小生意做成了典范。
追究胡炸炸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原创食物其实没有意义,日本有天妇罗,恩施有炸花椒叶子,黄石有油炸土豆片……闭塞的年代里,没有谁抄谁的说法,更像是大家在美食探索的过程中撞了脑洞。
作为最简单基础的烹饪手段,油炸个东西,谁都会炸,只是有的人默默地炸,有些人不仅油炸万物,吃出花样,还把它推销到大街小巷。
有什么样的水土风气,就能孕育出怎样的美食。在九十年代的汉口,给食客们带来新鲜味觉体验的胡炸炸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武汉做生意,接上地气就成功了一半。这种简单的油炸食物,跟武汉这座城市的口味实在太契合,不受欢迎才怪。
炸炸的创作心思真是轻巧,不仅简单易操作,还能通过酱料的搭配,赋予朴素的炸食丰富多变的味觉。胡炸炸的秘制酱料不光是味蕾可感的好吃,还通过中和个人得调味特色,在食客的舌头上留上了自家的味觉标记。
采访那些扎实做事的老板,其实问不太出什么盘根错节曲折离奇的故事,更多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他们心里,手里的这门生意做到今天,是脚踏实地辛苦劳动得来的,硬要说一下,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好讲的。
武汉小吃发展到今天,特别要感谢这些踏实做事的劳动人民。出于生存的本能和对生活的热情,他们用自己的巧思和智慧,赋予了武汉美食最生活化最市井气的一面。
把安身立命的本事,做得烟火缭绕滋味十足,感染到更多爱美食爱生活的武汉人,百年前的热干面如是,如今的炸炸亦是如此。
▍店名:胡炸炸
▍地址:居仁门总店:居仁门车站旁建设银行对面巷子进去约100米
菱角湖分店:唐家墩路22号附1号
江汉路分店:三新横街18号
你吃的第一家炸炸是哪一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