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伏天在什么时间(详解今年三伏天)
自6月中旬以来,我国多地提前开启高温“炙烤模式”,多个城市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7月16日又入伏,标志着我们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今年夏天有多热?
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了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多地持续经历高温酷暑,中央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预警。
截至7月12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覆盖我国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全国平均高温日数达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中国气象局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6月以来,河北、河南、天津、云南、四川、浙江、新疆等地共有23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6月25日是6月以来高温极值站点最多的一天。当天28个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日最高气温前十的站点均出现在河北。
“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今年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称,具体到我国,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为今年6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尤其是7月中纬度暖高压带发展加强,导致大范围高温天气出现。
根据统计分析,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易偏北。今年6月下旬以来,副高北抬,特别是台风“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副高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大陆高压相结合,在我国上空形成稳定的暖高压带,进而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此外,由于副高携带的水汽使得我国中东部地区湿度较大,使得人的体感温度更高。
“与往年相比,今年7月以来,伊朗高压加强东伸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中纬度大陆高压连成一个巨大的暖高压带,这在历史上比较少见。”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历史上,多数是由于副高加强西伸导致江南、华南、川渝等地出现高温热浪,或者由于大陆高压稳定维持导致西北地区、新疆等地高温持续。因此,今年相对来说高温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也比较突出。
为何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
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长版”。以今年为例,7月16日入伏,8月24日出伏,一共40天,是个“加长版”三伏。根据中国天气网梳理的2001年至2022年的三伏时间发现,这22年里有17年都是“加长版”三伏,占比高达77%,可见“普通版”三伏不普通,“加长版”三伏更常见。
“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高热,通常‘三伏天’吹东南风,空气潮湿,给人非常闷热的感觉。”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金小霞表示,从天气系统上看,“三伏天”在七八月份的盛夏,副热带高压强盛,控制了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天气晴热高温,少雨,因此 “三伏天”属于盛夏酷暑,所以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三伏天到底有多热?中国天气网统计的近30年来(1991年至2020年)的气象数据显示,三伏天里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极端高温在40℃以上,高温持续日数达5至7天;南方大部虽因湿度大,极端高温没有北方强,但极具耐力,高温日数均在20天以上,局地甚至达35天。而不得不提的“高温霸王”吐鲁番,极端高温曾达47.8℃(2008年8月5日),高温日数曾持续达39天,几乎是高温全满贯。
“七八月份是台风的活跃期,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地区生成的台风西行北上过程中,台风的到来会给影响地区带来明显的风雨天气,因此也会起到明显的降温作用。”但金小霞也提示,台风过后气温还会升高,公众还需注意高温天气。
高温还将持续多久?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截至7月26日,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多高温天气。7月13日至16日,四川盆地、陕西关中、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高温少雨。17日至20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华南西北部等地将出现降雨,高温天气得以缓解,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则持续高温闷热天气。21日之后,南方地区高温将再次发展,范围扩大。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7月27日至8月1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上海、江苏、浙江北部等地偏高1℃~2℃,可能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提醒,高温天气对电力供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等会产生较大影响。公众要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时应当缩短工作时间。要特别警惕热射病,早防范、早识别、早治疗,尤其是老、弱、病、幼人群要做好防暑降温。高温天气下还要注意用电安全,电力部门应提早应对部署,防范因用电激增、电力负载过大引发的供应短缺和火灾隐患。
监制:朱永磊 邱小敏 吴新生
策划:李由 戚轩瑜
记者:于子茹 文静
视频:邱麦 张继叶
设计:陈婕
专家顾问:国家气候中心汛期值班首席袁媛、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陈峪、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高级工程师李莹、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金小霞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