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母亲读诗(高晓松妈妈作品)

高晓松母亲读诗(高晓松妈妈作品)(1)

作者是高晓松妈妈。退休前是建筑设计师,退休后探访北京各式古建写了三本书,这是第一本。

有少量基本的古建知识,比如如何从古建的屋顶的形制来判断等级,斗拱越大古建年龄越久远。

大部分是古建的基本介绍加上一些历史严格和相关历史事件、故事。历史学方面是业余水平,缺乏严肃的考证与引用。

图比较多,适合在电脑大屏幕上用Kindle PC版阅读。这些配图,一小半是照片,剩下的基本是作者手绘的古建素描。

作者这个系列三本书在2010出过第一版,kindle电子版很便宜了,我买了最新的这个版本后才发现,又买了旧版,对照看了一下,新版填了一些彩色照片,手绘素描的线条颜色,旧版是怪异的粉红色,新版改成黑色了。内容区别不大。出版方把新版标注为第一版有点不厚道。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我家后面不远的地方住着建筑系的教授梁思成先生,我们称他为梁伯伯。梁伯伯下巴上有个挺大的痦子,我曾问过他那是干什么用的,他说:“我要是想你了,就按它一下,嘟嘟两声,你就来啦。”#60

2:2002年春天,我基本退休了,我想:既然生活在北京,我就要把身边的古代建筑先闹个明白。于是我边查阅资料,边看实物。从5月初到11月底,我跑遍了北京城里和远近郊区县的大小村庄。一听见谁谁说哪里有个古庙,马上驱车前往。朋友们都笑称我是“破庙迷”。#72

3:而北京在古代是个富水的城市。你要能看见元代北京的水系图,会惊奇地发现,北京那密布的河流简直不亚于如今的江南。#162

4:前面咱们说过,北京城是从“燕”开始的。据考证,燕国建在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的董家林村。我特地去了那里。从那里的古燕国城墙遗迹看,该城平面为正方,按商代的尺计每边正好九里。城墙没有基础,由平地筑起。#179

5:皇城是第二圈,它把皇宫、园囿及宫廷服务部门包了起来。这样皇上要想简单地活动一下胳膊腿,就不用兴师动众地出城了。皇城东西宽2500米,南北长2750米,几乎是个方块。砖砌的围墙刷成红色,顶覆黄琉璃瓦,显出帝王特有的典雅尊贵。城的四面各开一门。南门是天安门,其余三面为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204

6:皇城的西南缺了个角,那里原来是元代留下来的庆寿寺。后来庆寿寺没了,缺角也补不上了。#209

7:城门外有一道深深的城壕,称为护城河。古时候跨河设有吊桥,后来老也不打仗了,人们嫌吊桥揪来放去的太麻烦,就给改成石桥了,有的桥外还设牌坊。#235

8:整个城市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沿用了元大都以万宁桥为中心的原则,全长8公里(确切地说是7500米)。我住在六铺炕期间(1971—1992年),这个对北京市城市规划如此重要的桥,根本没有桥的样子,记得有些栏杆在街边上。我们去那边主要是去地安门商场买东西,对于平白无故长出来的栏杆,根本没多想。#264

9:北段的什刹海、后海、积水潭则是供城市居民垂钓游赏的地方。原来这片水与大运河是相通的,可是到了清代,因古河道淤塞,大运河到不了城里了,这些“海”们也就自力更生地成了湖了,虽然为了好听还叫海。#316

10:既然以木材为主,最合理的结构形式就是“梁柱式”。以4根立柱上架梁枋,互相榫接成为“一间”。它的构件大至梁柱,小至斗拱都是在地面上预制好了的,现场连钉子都不用,只需一座梯子、一把斧子,敲敲打打地把构件拼装起来即可。在古代没有吊车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337

11:布局灵活也是木构的一大优点。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全由梁、枋和柱子负担,所有的墙壁无论是砖砌的还是木板的、花格的、纸糊的,都只起隔断作用,可有可无。墙壁的布置极随心所欲,今天要跟谁密谈,隔出个小间,明天要开宴会,再拆成一大间。这就使整个宫殿显得雄伟而不失玲珑剔透。#342

12:故宫里的建筑大部分是清代重修的,斗拱的木条都是又密又细。而在其他一些宋辽古建上,我们还可欣赏到硕大而雄健的斗拱。这里我教您一招:看一座古建的年纪,大致可以从斗拱的大小入手,斗拱越大,岁数越老。#354

高晓松母亲读诗(高晓松妈妈作品)(2)

13:木材容易腐烂,为此必须在表面上刷油漆。中国建筑的油漆刷得太美了。那根本不是“刷”,而是“画”。油漆的色彩规律是这样的:阳光下的构件用大红的暖色,使其越发明媚;屋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等冷色,使其更加深邃。你要是有兴趣细琢磨,还可发现屋檐下的蓝、绿两色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间隔使用。少量地方点一点儿金色,统一而不单调,绚丽而不杂乱。#362

14:其最高等级的是重檐庑殿(如太和殿)、重檐歇山(如天安门),然后是单檐庑殿(如后两宫)、单檐歇山,再下来是悬山正脊、悬山卷棚、硬山正脊、硬山卷棚,这后四类屋顶都是用在附属建筑上。一般老百姓的房子自然就只能是硬山的了。#373

15:庑殿顶是古人为四坡顶的屋顶起的名字(再早叫四阿顶)。这种屋顶四面都是坡顶,正面的宽,侧面的窄。整个屋顶没有水平的地方,也没有垂直的地方。屋顶上除了瓦就是瓦,没有别的东西。歇山顶是把庑殿顶的两个窄面的上半截垂直切一下,在这里形成一个三角形。#376

16:悬山是指屋檐的两端挑出在山墙(两端的墙)外面,硬山则相反,屋顶不挑出。正脊是指屋顶上有一根檩条。卷棚在屋顶最上端是两根檩条,因此没有屋脊。#376

高晓松母亲读诗(高晓松妈妈作品)(3)

17:建筑的开间也是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如太和殿面阔为11间,午门、天安门等为9间。用来显示建筑级别的还有基座的高低、彩画的形式、室内吊顶的制式,门钉的数量乃至彩画是龙还是花草,龙爪有几根指头等等,细得不能再细了。#384

18:走兽在屋脊上排列的顺序是这样的:最前面领头的是仙人骑着凤,其后依次为龙、凤、狮、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这个次序在整个故宫乃至全北京的各类皇家建筑中都是纹丝不乱的。#390

19: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乾隆为自己退休养老而建的一个小规模的故宫。它以厚重华丽琉璃装饰的皇极门为入口。其中乐寿堂室内用红木及紫檀做格扇,并镶嵌玉璧和景泰蓝、镏金饰件,天花板是楠木镂雕的。现存清代宫室的内部装修应以此殿最为奢华了。#450

20:明代故宫在建设之前,城中原有的元代皇宫已被摧毁,所有的瓦砾都堆在了其主要建筑延春阁的头上,形成了一座搬不走的大山。聪明的设计者索性拿它当了新皇宫北山的基础,再把挖护城河挖出来的100万立方米的土往上这么一堆,挺好的一座山就有了,这就是景山。#459

21:祈年殿正南约700米处的皇穹宇是存放祭天时使用的“皇天上帝”,也就是皇上他爹——老天爷的牌位用的。它的外面有直径63米的圆形围墙,即著名的“回音壁”。不过建造此殿时并没有这项声学打算。回音的功能完全是瞎猫碰死耗子,偶然被某一后人发现的。#538

22:1907年摇摇欲坠的清朝廷终止了祭祀仪式。1930年外墙被拆,坛内一部分干脆就改为体育场了。现存的两坛及五组建筑以新旧并存的方式正在陆续对外开放。先农坛的南部现在仍是体育场,北部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575

23:这座太庙看上去跟太和殿差不多,其实还是有些不一样。首先,它的总高比太和殿高2米。这当然不是施工误差,而是特地这样盖的。其目的是要显示皇帝虽然位尊权重,但不可压祖。祖宗永远比皇帝高。其次,太庙屋檐上的走兽是9个,而太和殿是10个。看来活人比死人的谱还是大些。#614

24:正殿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重檐庑殿黄琉璃顶,两侧有配殿,等级原本极高。可惜长期被某单位占着,不让人进。我是费了一番周折找了高中同学,又冒充是人家的姑姑,才在同学司机的掩护下,得以一睹它的“芳容”。#648

25:于是就在位于市中心,又别太惊吓到皇上的北海里选一高地,安上五门大炮。一听炮响,上至官员下到士兵就都知道:“哥儿几个,行动吧,皇上在喊救命了。”当然了,炮手要看到皇上发出的一个牌子“御旨放炮”方可开火,不然就乱了套了。#744

26:琉璃塔在昭庙以西的山腰里,是班禅行宫的组成部分,共有七层,塔下有塑壁佛像及回廊。这组建筑因地位偏远,没被英法联军发现而幸免于难。#754

27:在颐和园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借景法。不但园中相邻、相对建筑群及景物互为借因,还远借玉泉山的玉峰塔和更远的西山,令人感觉园子大得没边。先抑后扬(先藏着,再抖搂出来)的手法也处处可见。#825

28:1960年,我在北京101中学上高中。当时我们学校曾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纪念火烧圆明园一百周年”活动。我们踏遍了圆明园废墟的山坡和湖泊(许多已成稻田和养鸭场),并走访了园内居民。我曾在一家农民的院子里看见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的猪食槽子。想必那不是他花钱请人打造的。#898

29:十三座陵墓横亘15公里,方圆120公里。远观群峰环抱,近看各依一山,互相呼应,气势雄伟。别看明朝的皇帝一个个都不怎么地,死后安身之地比起清东陵、西陵,那可是强太多了。#1017

高晓松母亲读诗(高晓松妈妈作品)(4)

30:裕陵的主人明英宗7岁登基,是第六个皇帝,年号正统。临死时他立下遗诏,从自己开始废除宫妃殉葬,这给英宗本不出色的一生添了光彩的一笔。#1061

31:第十四个皇帝明光宗(年号泰昌)与乃父相反,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死了。光宗死得匆忙,没来得及为自己建坟,幸好原来给景泰帝预备的墓还空着,就把他葬了进去,这就是庆陵。#1101

32:今日颐和园到香山之间的某干休所所在地内就是这位景泰帝的陵墓。陵墓本身几乎被夷为平地,几位老同志正在陵前空地上兴致盎然地打门球,全然不理会地底下那位的反应。如果不是碑亭和陵门仍然健在,还真的也许找不到景泰帝的痕迹了呢。#1128

33:整个墓地里的石雕内容复杂,品种繁多,花纹细致,且题材大多是有关佛教、道教的,简直是个小型的石雕展览和宗教教育基地,且有极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还有一些石碑及4个坟包,最大的属田义,其他3个是他名义上妻妾的。#115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