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才明白如何去爱(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凌晨三点,我正趴在电脑前研究着那些没有情节只有骨与肉的片子。
急诊抢救室巨大落地窗外是漆黑的夜,就像苏小花家养的那只黑色喵星人一样的黑。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
正在核对抢救药品的美小护苏小花突然哼起了刘若英的《后来》,似乎已经忽视了我的存在。
这首歌经典的歌词,优美的曲调所表达的感伤怀恋,正是无数人隐藏在内心不可触及的情愫,当然能够引起大家的共勉。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你不是没有对象吗?”我很好奇的问。
人总是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总是在伤害后才能够相互疼惜。
有时候我们会用年轻来解释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有时候我们也会用冲动来掩盖自己放荡不羁的感情。
可是,当岁月消磨了你的青春之后,当白发爬上你的双鬓之时,你又是否能够真的似乎自己的过往吗?
“你还能记得曾经跪在抢救室门口哭天抢地的那个男人吗?”我没有正面回答苏小花,而是突然想起了那两个悲伤的故事。
“记得,就是那个以头撞墙,头破血流的男人!”
“你还记得那个自顾自吃着盒饭的男人吗?”
“记得,就是那个逼着老婆跳楼的男人!”
五年前,急诊抢救室里被送进来一具尸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死者被送进医院之时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命体征,甚至已经出现了尸斑。
死者是一名35岁的中年女性,被发现悬吊在自家的地下车库之中。
虽然她的死亡时间已经最少超过五个小时,但家属却并不愿意轻易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于是那一天的午后,急诊抢救室门外挤满了喧闹着哭泣着嘶喊着的人群。
她为什么在35岁的年华要悬吊自杀呢?
原来从三年前开始她被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疾病的折磨和经济的压力让她身心疲惫。
事发前一周,她曾因为孩子的学业问题同丈夫发生过争吵。
在宣布死亡后,懊恼的丈夫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以头撞墙,当场头破血流!
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赵大胆和苏小花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当时刚参加工作没有多久的苏小花说:“他一定很爱她,甚至可以为她去死。”
已经饱经岁月摧残的赵大胆却说:“他不一定爱她,这种举动完全有可能是做给别人看的。”
我只是默默看着已经被白布覆盖的死者,心理暗暗为她祈祷:“如果有来世的话,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轻易轻身。”
两年前的某个凌晨五点钟,急诊抢救室里被送进来一位年仅23岁的女性。
虽然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便一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心肺复苏,但患者依旧不可避免的远去了天国。
这位选择在凌晨时分跳楼自杀的女性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命体征,甚至出现了颈椎断裂,胸腔出血,腹腔出血.......
从家属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我得知了事情的大概:为了买房子加名字的问题,小夫妻两人多次争吵,凌晨时分再次争吵后,她便选择了从六楼纵身一跃。
虽然患者已经毫无抢救价值,但是婆家人却一直不肯放弃。
他们不肯放弃的原因很简单:患者的父母正在从外地赶过来的途中。
就这样,这位身穿红色连衣裙跳楼自杀的年轻人在抢救室里度过了整整十个小时。
抢救室门外同样挤满了喧闹着争吵着哭泣着的人群,只不过她的丈夫却始终沉默不语。
他不仅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反而在中午时分还点了一份外卖,座在抢救室对面的长凳上吃了起来。
最后哭泣的只有三个人:从外地赶过来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孩子。
赵大胆说:“这个男人还是人吗?自己老婆跳楼自杀了,他比陌生人还要淡定!”。
我不知道他是否有过愧疚或难过,但是我知道在他的心底将永远不再那么平静!
“所以,你们男人大多都不是东西!”苏小花在回忆完以上两个病人的故事后颇有感概的引用了一段张爱玲的名言:”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苏小花说的没有错,男人总是这样。
但有些事情是应该有底线的,有些事情错过了就错过了,如果试图去挽回只会让你犯下更大的错误。
两个已经错过多年的人,两个背负家庭责任的成年人,控制不住情感,在相遇后还谈论着当年的那些细节。
这不是怀旧,而是放荡不羁的欲望。
“如果儿子没有打电话给他,他们是不是就顺理成章的滚床单了?”
“她难道会连一个同性好友都没有,非要和男人挤一张床?”
苏小花有时候看起来很可爱,也很单纯,竟然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如果都按照你想的那样,电影还怎么拍?”
有时候如果用单纯来形容一个26岁的女孩,特别是在急诊摸爬滚打的护士妹妹,很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按常理来说,她应该过了单纯的年华。
“我管她怎么拍呢,我只觉得这种婚外情,小三的狗血青春剧都是在耗费青春!”。
送你几句话吧,孩子!
我只想告诉还在情感路上磕磕碰碰的苏小花:“面对情感,不要等;多读书,多赚钱,多养颜!”。
外面的夜空依旧漆黑,但不久之后就会是又一个明天。
只是,当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的时候,她们却早已消失在人海,甚至已经远去了天国。
当阳光升起的时候,我们还会是我们,我们又不在是我们,但我们终将还是我们。
只是,我们能做的就只是珍惜如今的身边人。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
“最后一支多巴胺”是我的个人公众号,试图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用简单的文字于描绘复杂的人世间;用真实的故事去科普基础的医学常识。
-
本公众号内容均属个人原创,如需要转载,请微信留言或发邮件(8514024@qq)。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