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结界什么时候开始(咱老百姓也可以成为)
烟花下的核酸检测背后是什么?
生命体征系统如何给城市体检?
城市的“最小单元”如何管理?
今天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
徐惠丽
做客2022数字上海新风景《民生一网通》新年访谈
畅谈在“一网统管”赋能下
如何感知上海的城市脉搏
徐惠丽:
上海在蝶变,而“一网统管”给这个城市带来的蝶变有了更多自己系统的思考,我们形成了数字治理的上海方案,归结起来12个字:科技之智,规则之治,人民之力。
“科技之智”
守护疫情下的城市温度
2021年,虽然疫情偶有发生,但作为一个有着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基本上在不干扰大部分市民生活的情况下,完成了疫情防控。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
有不少让市民感到暖心的时刻:
居民转移到宾馆集中隔离时
家中的宠物狗也可随行;
小区突发疫情实行闭环管理
临产孕妇下腹疼痛
被送到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留观
工作人员悉心安抚
深夜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的小宝宝又困又怕
检测人员温柔耐心地鼓励……
烟花下的核酸检测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去年10月31日夜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排查,上海迪士尼乐园内几万游客有序地进行核酸采样,同时,迪士尼的烟花秀依然照常上演,有人说这像一幅“世界名画”,也有人说这是最浪漫的一次核酸检测。
徐惠丽:
经过2021年全市数字化转型,数字治理已经融入到各个条线工作,在当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最大的感触是各个部门闻声而动,自觉自发到各个岗位上。
我们处置完这件事情的背后,还有更多的部门,比如上海大数据资源平台,发烧药购药的管理等数字化系统在背后支撑我们疫情常态化防控。
城市运行当中很多不确定性的挑战是始终存在的,我们还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更艰辛的付出,保障这个城市的安全和有序。
“规则之治”
数字系统感受城市呼吸
在上海市城运中心,有个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的可视化大屏。值班长杨笛介绍说:“城市是生命体。数字体征是依托神经元系统、数字底座和数据底座相融合,帮助我们完成实时动态的城市描绘。目前,该系统已经汇聚了气象、交通、环境等8个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地了解城市运行中的风险。”
这块屏具体怎么看?举个例子,1月3日是元旦小长假最后一天,从崇明返沪车辆非常多,造成G40拥堵情况,数字体征系统第一时间针对交通发布预警。通过这块大屏,既能看到交通委数据平台上路况动态的实时数据信息,也能看到公安城市之眼系统中当前道路的具体情况。
再比如,如有重大火灾情况,可以直接跳转到消防的救援指挥平台,观察当前正在处置的火情或者救援事件,处置中和已完成的事件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表示。
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让这个城市的呼吸可知可感,在“24小时体检”伴随下,帮助办事人员实时感知、实时处置。
另一方面,城市的“最小管理单元”——小区,也实现了城市运行的实时管理。在虹口区城运中心,使用数字孪生虚实结合的技术,1:1还原了北外滩街道云舫小区及其周围的街景。
借助5G无人机实时传输画面
确认大楼渗水空鼓墙面后进行修缮;
通过水浸探测传感器
了解小区是否有积水状况;
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
门磁、烟感等智能设备五件套
守护老人的安全……
这些都是“最小管理单元”里已经实现的场景
徐惠丽:
为什么推最小管理单元?我们希望更精细更精准地解决老百姓身边发现的问题,尤其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比如消防隐患、高空坠物、进出居民管理,虹口云舫小区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人民之力”
构成“魔都结界”的一份子
从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到日常城市运作中的水电气故障,经过2021年数字化改革,“魔都结界”在不断加强。这座超大城市的治理除了需要数据支撑以外,也离不开人民的力量。
徐惠丽:
新的一年,希望能够让我们的市民更广泛更充分地参与“一网统管”。我们一直说城市只是载体,城市的主体是市民。
这个城市的烟火气、人情味和在这个城市当中的获得感来自于大家共同的努力。
您对城市“一网统管”有什么见解?
欢迎评论互动!
主持人:雪瑾
编辑:姚轶文
责任编辑:赵路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