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前是六大名著吗(为何将六大名著删成四大名著)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诞生过许多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学作品。
其中,“四大名著”绝对是这些作品之中出类拔萃的佳作了。
不管是描写乱世风云、尔虞我诈的《三国演义》,还是描写义薄云天、英雄主义的《水浒传》,亦或是天马行空、形象丰富的《西游记》,或是金玉良缘、世事无常的《红楼梦》。
每一本都是家喻户晓,流传数百年的经典之作。
四大名著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候,除了这四本经典作品以外,还有两本其他的传世佳作,合称之为“六大名著”。
而且,剩下两本作品之中的故事,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口口相传。其知名度,相比于“四大名著”也是丝毫不逊色。
那么,这两本书究竟是什么呢?又为何会被剔除出“四大名著”的阵营当中呢?
四大名著
古代的文学演变历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古代文学演变的大致走向。
作为中华文明最为值得自豪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在漫长的岁月之中,陪伴着整个中华民族起起伏伏,推动其不断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上,由于时代的变化,文学的呈现形式也是大不相同。
在原始社会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掣肘,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文字刚刚诞生,文学的发展十分浅薄,基本以一些较为浅显的神话故事来作为代表而呈现出来。
到了先秦阶段,随着周礼、老子、孔子等大贤的出现,再加上春秋战国的整体格局,这一时期诞生出了“诸子百家”,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
文学发展也来到了一个跨越式的腾飞阶段。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散文的形式来体现,其中包括了历史散文还有诸子散文。
秦朝以后,华夏大地上形成了大一统的基本格局,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也逐渐趋于稳定,于是与政治发展相应的,文学作品也更倾向于整体性和完善性。
再加上封建王朝统治者的需要,一些歌颂国家还有记录人民日常生活的诗歌开始诞生。
随着时间的发展,诗歌又逐渐演化成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更加具体简洁的文学形式。
随着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出现,诗在唐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时,后人在唐诗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发出了长短交错、变化多端的句式,形成了“宋词”。
在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作词家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唐诗和宋词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为璀璨的两颗明珠了。
图片来自网络
那个时代的文学家所创造出来的“千古名句”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而在宋朝之后,由于战乱的影响,文学发展也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不过,即便是被公认为文学作品匮乏的元朝,也诞生了“元曲”这样的独特的文学风格。
而真正让文学作品可以从士族阶级,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的,则要数明清时期所诞生的古典小说了。
三国演义电视剧
明清小说其实诸如“小说”一样的故事类文学作品,并非到了明清时期才出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流传于世的散文了。
只不过,在经历了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几个阶段以后,一直到了明清时期,“小说”形式的作品才真正成型。
而且,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数是为士族阶层而服务的,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却开始遍布于寻常的老百姓之间,这也让“小说”相比于其他文学作品发展速度要快捷许多。
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西游记剧照
由于元朝时期,汉族文化遭到打压,所以也导致了传统的诗文发展陷入了停滞,再加上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
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这让小说得以打破正统诗歌的垄断,开始占据文学发展的主流市场。
最重要的是,在明代的时候,为了能够抓住市场的脉搏,符合民众的喜好,文学作品从文言文开始向“白话”发展。
于是,就诞生了“白话短篇小说”和“白话长篇小说”这两大类。
明代短篇小说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花样繁多。
因为其篇幅较短,所以叙事起来极为方便,这也让各种形式的故事都可以在书中出现。
水浒传剧照
而长篇小说则主要以思想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分为五个大类:讲史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公案小说、还有世情小说。
其中,讲史小说的代表作品,是明初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同样也是明初作家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则是明朝中期嘉靖到万历年间成书的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而世情小说代表作则是笔名为“兰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
这四本书,也是明末清初时期在世间最为著名的“四大奇书”。
就连清初文学家李渔,都在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序言中写道,“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
这四本小说在当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红楼梦剧照
到了清朝以后,在小说的创作之中,除了封建时期显著的阶级矛盾,以及通常的思想领域矛盾之外,民族矛盾也成为了影响小说创作的一大因素。
逐渐地,现实主义题材成为了文学创作领域的主流。
于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也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作为封建社会时期,文学著作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一出世,就带给了世人极大的震撼。
“大旨谈情,实录其事”
作者以绝妙的笔法和叙事技巧,将书中所蕴藏的思想巧妙地展现在了世人眼前,令后世的读者脑洞大开,再加上作者按照自己的所见所闻、事体情理,将其套入书中的故事,使两者融会贯通,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剧照
甚至让后世为研究此书之中的奥妙,而专门创作出了一种独特的学术学问——红学。
也正是如此高的文学造诣,让《红楼梦》挤掉了《金瓶梅》,加入到了“四大名著”的阵营中来,而且还被各大文学名家推举为“四大名著”中艺术水平最高的作品。
不过,当时其实还有两部与《红楼梦》处在同一时代的作品被世人封为经典,并将其与“四大名著”所并列形成了“六大名著”。
那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蒲松龄
另外两部经典名作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亦称柳泉居士。1640年6月5日,出生于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
蒲松龄祖上是女真人,后来在元代的时候被归化为汉人。
由于祖上曾经出过大官,所以蒲家曾经也是士族阶级,这让他们得以养成读书的习惯。
即便是到了明朝以后,沦为平民百姓,蒲家仍然将这一习惯延续了下来。
所以,在蒲松龄年少时期,就已经饱览诗书,这为他之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由于蒲松龄成长的那段时期,正是改朝换代的动荡年代,他亲眼见到了黎民百姓在战乱时期的惨状,长大以后又经历了科举不利、颠沛流离的岁月,这让他对封建主义的黑暗十分痛恨。
于是,在40岁这一年,他将自己搜集来的鬼怪狐疑之事,与封建主义乱象杂糅在一起,编纂成书,定名为《聊斋志异》。
蒲松龄
全书共有494篇幅,书中故事大多都是借用神怪一说,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亦或者是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
书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丰富而又深刻,勾起人们对于时代发展的思考。
而与《聊斋志异》并存于世的《儒林外史》,其书中寓意也与其大致相仿。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
与《聊斋志异》不同的是,《儒林外史》编写得更为直接,如果说《聊斋志异》还用了鬼怪传说作为“掩体”的话,那么《儒林外史》就是“一丝不挂”赤裸裸地揭露了封建时代的黑暗与腐朽。
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也是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剧照
其中,“范进中举”等故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对科举制度还有官场乱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就连鲁迅先生都称赞它是“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而胡适,也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那么,就是这么两本具有特殊意义的传世佳作,为何最终被排除了“四大名著”的行列之中呢?
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相关专家对这两部作品也进行了考察。
结果在进行综合对比之时,首先将《聊斋志异》排除了。
其主要原因,是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封建迷信思想,这在当时我国识字率还不足百分之五、老百姓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打开、封建迷信也没有被完全去除掉的大背景下,并不适合作为一本“名著”来极力推崇。
范进中举
否则,只会让大家沉迷在其中的灵异故事里,反而忽略书中所传递的实质内容,只会加大封建迷信的传播,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儒林外史》,专家们讨论了许久,最终也是决定将其一并排除掉。
而之所以排除掉《儒林外史》,是因为虽然这本书的象征寓意很高,但是其文笔却无法与其他四部作品相提并论。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本书中存在着一股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迂腐思想,这不符合当时要求思想进步的大方针,所以《儒林外史》最终也没有入选“四大名著”的行列。
儒林外史
不过,虽然这两本书没有被专家们所采用,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它们的传播。
尤其是在国家发展跨上了新台阶以后,人们的思想也逐渐打开,对于事物的分辨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两本书中所展现的思想和有价值的内容,也渐渐被大家认识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