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1)

作者:王新禧/Anitama 封面来源:常磐庄时期的石森章太郎

三、命途多舛的年轻人

1955年,日本进入“神武景气”时期,人们初步摆脱了贫穷,对精神层面的娱乐要求水涨船高,所以对漫画的数量需求也增加了,这也让不少新人漫画家开始有了机会。当年9月,铃木伸一搬入常磐庄。这位漫画家是日后藤子团队的重要成员,零工作室的创业伙伴之一。藤子笔下那位爱吃拉面、在多部漫画中都有登场的超级龙套小池先生的原型就是他;漫画《怪物Q太郞》中“伸ちゃん”的名字也取自于他;《哆啦A梦》文库版大长篇的封面图,也是他一手包办。虽说铃木伸一是漫画家出身,但也许是他自己觉得在漫画这方面比较缺乏天分,之后就逐渐转型为动画师,并且在1963年,跟常磐庄出身的石森章太郎、藤子不二雄、赤塚不二夫、角田次郎(つのだ じろう)兄弟一起效仿手塚治虫,组建了一家专门制作动画的公司Studio Zero,也就是零工作室,由他担任首任社长。工作室制作的动画基本都是那几位创办人的作品,比如《怪物Q太郎》、《阿松》、《超人小帕门》、《星星王子》等,这些动画他都有参与制作。1971年工作室解散,就由他继承下来,继续在动画界活跃。当他年纪大了精力不够参与第一线制作,就转为教导工作,在东京动画学院(中泽一登就是这里出来的)里担任特别讲师,专心培养新人。现在一些比较知名的动画师有些就曾是他的学生。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2)

在藤子二人组的漫画中,经常出场的龙套小池先生,其原型就是铃木伸一。

1956年2月,在牛奶店打工的森安直哉(森安なおや)因为满脑子只惦记着画漫画,延误了送奶,遭客户投诉,被炒了鱿鱼。这个幼年时就死了母亲的苦孩子,无处可去,唯有投奔朋友铃木伸一。情同手足的两人在常磐庄同住一室,亲密无间。幸而那时人心质朴,若是现在,非被腐女们怀疑是“好基友”不可^_^。

森安直哉是个真正命苦的人,一辈子都在逆境中挣扎。刚在《漫画少年》上发表了短篇,就碰上《漫画少年》休刊;被贷本出版社拖欠稿费,导致和铃木约定的各付一半的房租也拿不出钱,最困难时,铃木只能卖掉书籍和西服当他俩的伙食费;森安还是被杂志社退稿次数最多的常磐庄漫画家。渐渐地,他丧失了继续做漫画家的恒心与毅力,终于在1957年初,逃一样脱离了常磐庄,这也导致了他被新漫画党除名。

森安直哉改行后,依然命途多舛。给酒馆打过工、在食堂洗过碗,还当过见习木工、家庭用品推销员等,没一样能干长久,只得再度执笔画贷本漫画。可惜那时贷本漫画已开始衰落,也混不到饭吃了,无奈搁笔十年。三十六岁本命年时,妻子又与他分居,凄凄清清,临到老,一个人孤寂地死在公寓。总之,论出身,森安贫穷寒微;论人生,森安是漫画家里最惨的;论漫画成就,他在常磐庄里和横田德男一起垫底。任谁见了,都会和笔者一样,对他掬一捧同情泪。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3)

伊吹隼人写的《「トキワ荘」無頼派―漫画家・森安なおや伝》,社会评论社出版。

森安直哉的漫画作品多为短篇和贷本,主要有《堀部安兵衛》、《すずらんの花咲けば》、《赤い自転車》、《月夜の子守歌》、《おさげ社長さん》等,如今皆已乏人问津。

另一位命途多舛的漫画家横田德男(よこたとくお),是石森章太郎的好朋友。石森不仅自身赴京奋斗,还把至交好友也拉入了常磐庄阵营。横田德男大概在1957年底左右迁入,这时铃木伸一与森安直哉已经搬出,横田就住进他们那屋。虽然同属常磐庄出身,但横田德男是常磐庄里混得最差的漫画家,别说在中国默默无闻,在日本也没多少人记得他了(森安直哉由于人生的悲剧性,还会被人提起)。他也没画出什么不朽的大作,主要给少女漫画和喜剧漫画杂志投投稿,出道作是《山びこ剣士》(日昭馆),还绘有贷本漫画《仇討花吹雪》、《剣風乱れ雲》、《笛吹く乙女》等,代表作《マーガレットちゃん》,载于《周刊玛格丽特》。

四、他要做手塚第二

继森安直哉之后搬入常磐庄的房客,是日本独树一帜的超级英雄漫画假面骑士系列的开创者石森章太郎。他于1956年5月入住常磐庄,彼时仅有18岁。这位出身宫城县登米市,身材微胖的小弟,原名小野寺章太郎,是个左手钢笔写小说、右手蘸水笔画漫画的两栖人才。10岁那年,他从同学家里翻出一本漫画《新宝岛》,霎时间,又一颗少年的心被俘获了。“这真的是漫画吗?好像电影耶!主人公仿佛要飞出来似的。”于是,《新宝岛》又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当个像手塚那样的漫画家,画像电影一样的漫画,成了石森毕生的志业。

比起藤子二人组连手塚脚跟都够不上的自谦,石森的雄心大得多,他一直宣称自己要做“手塚第二”。区区12岁那年,他就组织要好的小伙伴们,手绘了漫画同人志《墨汁一滴》(后来成为石森万画馆官方网店的名字)。次年又向《每日中学生新闻》投稿,发表了漫画处女作。中学期间,因文笔颇佳,老师曾鼓励石森当个专职小说家,但石森的漫画家之梦更深更牢固,漫画一直是他的第一志向。1953年,他组织了“东日本漫画研究会”,翌年凭借在《漫画少年》新年号上发表《二级天使》,正式出道,并引起寺田博雄的关注。《二级天使》讲述的是天上的二级天使为了升级成一级天使,下凡到人间进行各种善行的故事,构思在当时看来颇为巧妙。杂志社给了石森每页780日元的报酬,这让石森有了最初的自信,认为依靠漫画足以谋生。1956年,手塚给小有名气的石森发了一封电报,邀请他上京投身漫画业。刚刚高中毕业的石森心动不已,决定逃离苦闷的老家,去当漫画家、赚大钱。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4)

石森小时候画的同人本《墨汁一滴》的原版,第6.7.8期。

然而,与大部分年少寻梦者一样,家庭的阻扰是必然存在的。石森的父亲是位地方公务员(后官至教育局长),他给石森设计的人生道路是:作为家中长子,必须刻苦学习,毕业了考上公务员,无风无浪地过完一辈子。“以后你就会明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是多么重要了!”当石森把“东漂”的心愿告诉父亲时,父亲和如今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语重心长地劝导他,希望他放弃“日本梦”,老老实实地当一个拥有“小确幸”的普通人。

石森对父亲是有点惧怕的,因此举棋不定起来。这时,他的姐姐由惠,一个同样怀有文艺梦却因患病不能圆梦的弱女子,鼓励弟弟不要呆在鸟笼里,要勇敢地飞向新天地。受到激励的石森,鼓起勇气,登上了开往东京的火车。由于之前已经加入第二次新漫画党,与寺田等人熟识,所以到达东京后,石森自然而然地住进了常磐庄。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5)

铃木伸一画的常磐庄各人的房间位置图。

新漫画党的大本营常磐庄,这时已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无比质朴、纯净的地方。在这里,大家谈论的话题只有漫画、漫画、还是漫画。创作时,楼道中一片静谧,唯有笔尖划过纸面的细微沙沙声。大伙有饭同吃、有钱同使,如果有人急着交稿,其他人一定会过来帮忙。“党员们”互相激励,发誓要画出让孩子们打心眼里喜欢的漫画。老大哥寺田更是在饮食起居上处处关心、照料小弟们。浓浓的友情、暖暖的温情在小小的常磐庄里流荡着。

常磐庄的住屋是狭小的,但事业却是广阔的。这一帮男漫画家里头,石森的年龄最小(末期搬入的山内纪之比他小两岁,但另当别论),因而生活上得到的照顾最多,这使得石森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创作。《火鸟风太郎》(火の鳥風太郎)、《水色丝带》(水色のリボン)、《快杰哈利马欧》(快傑ハリマオ)等,都是他在常磐庄时期的力作。期间,他还一度担任手塚监督的动画电影《西游记》的企划工作。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6)

石森章太郎的《火之鸟风太郎》。

1958年,发生了一件对石森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事。体弱多病的姐姐由惠,到东京来治病,后因哮喘发作不治身亡。最疼爱自己的姐姐一去不返,世上再也没人对自己那样温柔贴心了。年轻的石森第一次面对世界的灰暗,痛苦至极,彷徨无措。人为何要生存?人性究竟是什么?他苦苦思索着,并带着这样的问题,用画笔寻求答案。因此,他的画风大变,由少儿风转向偏成人风。追求人生的真实意义,成为其日后作品的主题。

1961年底,23岁的石森章太郎环游世界一周后,搬离了常磐庄,投入新的工作环境。后来他特意为这段永远铭记的日子,写下一本传记——《章说・常磐庄・春》(章說・トキワ荘・春)。十年后,他创作了日本无人不知的假面骑士漫画,被改编成日本三大特摄系列剧之一,风潮延续至今。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7)

石森章太郎的工作桌微型模型,制作者芳贺一洋。图片来源

在手塚治虫的推荐下,石森于《周刊少年Sunday》1959年第19期起,成为该刊作者。他的第一部周刊漫画是短篇《夏休みの研究》。随后从第20期开始,进行《トンカツちゃん》的连载。但这部作品反响平平,到1959年第30期就终结了。接下来的《ダイナミック3》(1959年第33期—1960年第2期)和《かけだせダッシュ》(1960年第3期—第21期),也都不大引人注意。这与石森稿约众多,且要同时分心画少女漫画,不能精雕细琢每部作品有很大关系。石森的前期漫画,客观地说,基本都是二、三流水准。他可不像寺田博雄那样清贫不改志向,坚持不为商业化折腰。他是什么题材都画,只要编辑打声招呼,奇幻、科幻、恐怖、体育、恋爱、探险、情色、战争等等,无所不包,随叫随画。所以他的漫画全集数量,比手塚还多,可是质量嘛,大部分都差强人意。须知,任何文艺作品的创作,都需要厚实广博的知识积累,什么都懂,实则等于什么都不懂。石森犯的就是这毛病。他这样的漫画家,看似各种题材都能画,十分契合商业杂志初期的粗放式运作,所以编辑中意,约稿不断。但作品大多流于形式化,缺乏深度与可持续性,导致连载时间都不长,很快便被遗忘了。

石森章太郎在《周刊少年Sunday》上屡战不利,遂转投《周刊少年Magazine》。这时,他可能已经意识到“博而不精”的弊病,所以走了个捷径,将当时风靡东洋的电视剧《快杰哈利马欧》(快傑ハリマオ)改编为漫画,并请来著名小说家山田克郎写脚本,他自己只管集中精力画。果然,《快杰哈利马欧》一炮而红,在彼时正被《周刊少年Sunday》压得抬不起头的《周刊少年Magazine》上,属于不多见的亮点之一。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8)

石森章太郎跟山田克郎合作的漫画《快杰哈利马欧》,由虫コミックス出版。

《快杰哈利马欧》原名为《魔之城》,故事发生在东南亚,“哈利马欧”即“马来之虎”的意思。该作的内容,我们要以批判的目光去看。哈利马欧的原型是日本海军中尉大友道夫,他头缠白布、眼戴墨镜,善使手枪、骑术精湛,活跃在被西方殖民的东南亚各国,为解放被压迫的南洋人民,与殖民军斗智斗勇,展开连番搏杀。这样的剧情,自我鼓吹、跟西洋人斗法也就算了,竟然还时不时地怪兽、恶魔、巨人一通乱入,就有点雷人了。相信石森章太郎就是受此影响,日后走上了特摄片的道路。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9)

《快杰哈利马欧》1960年版电视剧的形象,主演为胜木敏之。

《快杰哈利马欧》的电视剧版是日本第一部彩色剧集,也是日本电视史上首次赴海外取景拍摄。不过1960年时彩色显像管的电视机数量相当少,所以本剧也只制作了前5集的彩色版,后60集仍为黑白。漫画版连载于《周刊少年Magazine》1960年第16期—1961年第10期上,基本上保持了与电视剧的同步应市。借助电视剧的推广力量,漫画也红火了一阵。当时很多小孩子都效仿哈利马欧,在头上缠块白布,嘴里哼着“火红的太阳燃烧着无尽的南方天空”的主题歌,拿着玩具手枪到处“伸张正义”。

石森和藤子二人组是常磐庄里稿约最多、工作最繁重的,每当工作到夜静更深时,他们就相约去街上吃碗夜宵。寒冷的夜晚,吃着热乎乎的面条,心头暖烘烘地!公寓附近的老字号中华料理店“松叶”,也是各位漫画家经常光顾的食堂。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10)

松叶店的拉面,据说几十年未变,和当年漫画家们吃的完全一样。

特别是铃木伸一,对拉面情有独钟,每到松叶必点拉面。各种口味的拉面,他是百吃不厌,所以在其他人笔下,他一直都是吃着拉面的形象。渐渐地,诸位漫画家对松叶也有了感情,聚餐、叫外卖的食物,基本都来自松叶。店员去常磐庄送外卖时,经常会见到年轻的漫画家们在熬夜苦干。那时,他们都尚未成“腕儿”,所赚稿费和普通工薪族差不多,远未至发财的地步。然而生活虽清贫、工作虽辛苦,却也自有旁人不能体会的乐趣。松叶至今仍在店门口,放置着《漫画之路》中常磐庄漫画家们一起吃面的大幅画面,既做广告,又纪念那段难忘的青春奋斗物语。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11)

石森章太郎关于常磐庄回忆的作品《常磐庄的青春》,讲谈社出版。

石森章太郎可说是常磐庄最后的余响。当1961年底他也搬出常磐庄后,常磐庄的故事已接近划上句号。

下篇将要出场的是现在热播的《阿松》之父搞笑之王赤塚不二夫。

圣刃石森章太郎(大神在此展翅常磐庄奋斗物语)(12)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anitama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

原文: m.anitama/article/137d39a539bcc248?utm_source=toutia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