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魏延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魏延有反骨

《三国演义》中魏延有反骨,他如何走上造反道路,你了解吗?
“导读:诸葛亮为何设计斩杀魏延,其中的真相又是什么?欢迎来到华美的历史,每日为你更新不同的历史小故事。”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寻找《三国演义》中关于其中的真相吧!话说刘备进入蜀地开始稳定下来后,在一次汉中太守的确立讨论中,本该是众望所归的张飞却无缘汉中太守,汉中王刘备却意外的选择提拔这个年纪轻轻的将领——牙门将军魏延,于是这个年轻的将军开始在蜀汉政权中绽放异彩。这对一个一开始默默无闻的将军来说是无比的殊荣。他没有想到汉中王刘备为何会重用他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将,此时的他是无比的高兴,内心顿时激情澎湃豪情万丈。以刘备的眼光来看,这也决定了魏延这个意气风发的将军将要干出一番大事。

三国演义中魏延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魏延有反骨(1)

刘备死后,由于迫于国势,诸葛亮不得不采取战略六出祁山,以完成先帝遗志。魏延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在此过程中战战功赫赫,当时魏延在军中名望已是极高。而此时的魏延也褪去了往日的稚嫩,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但随着军功的积累,魏延也越来越狂妄自大,开始目中无人起来。在一次军议中魏延向诸葛亮进献子午谷奇计,诸葛亮觉得此计策太过冒失,于是没有采纳。魏延认为诸葛亮太过胆怯,于是忿忿离席。诸葛亮看着魏延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轻轻的摇了摇头。周围的将领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不知如何是好。

三国演义中魏延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魏延有反骨(2)

散会后,夜晚诸葛亮独自一人默默的注视着天空,仿佛在叹息,又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这位集智慧于一身的老人,清楚的知道当自己离开于世的时候魏延必反。但他还是迟迟没有动手,他正等待着,等待着被人理解,因为此时在他的内心里还是有着一丝希冀。在一次征战中各位将领都得胜归来,在军功的论赏中,诸葛亮故意给魏延降低赏赐以削弱他那嚣张的气焰,但魏延非但不明白诸葛亮的用意,还变本加厉的找诸葛亮评理,评判无果后魏延怒气冲冲的回到营帐中,私下里对部下说:“丞相偏袒他人,自己得了军功却得不到应有的奖赏。真的是老眼昏花。”帐中将士相互看了看彼此一时不知所措。这时,诸葛亮才开始狠下心来,开始谋划着如何除掉魏延这一祸患,于是秘密召开会议,谋划着斩杀魏延。

三国演义中魏延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魏延有反骨(3)

经过长期的操劳,这个为蜀汉鞠躬尽瘁的老人诸葛亮最终长眠于世,那日的五丈原哀鸿遍野。在交代完后事以后,诸葛亮让魏延,姜维断后,杨仪,费祎带领部队撤离。此时魏延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战功显赫怎么能被安排到担任断后这个位置,心中的怒火瞬间充斥着他的内心,刹那间他脑子里满是权利,金钱,地位......想到这他的嘴角时不时露出那卑劣的微笑。

三国演义中魏延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魏延有反骨(4)

于是他下定决心率领大军调转马头快马加鞭连夜赶程,经过几日行程终于赶到杨仪之前,他沿路火烧栈道企图阻止杨仪大军,然后派先头部队攻击杨仪,杨仪闻讯后雷霆大怒派遣将军王平上前抵御,两军对垒王平呵斥道:“诸葛公刚离世,尔等安敢如此?你们怎么对得起丞相的在天之灵?”众将士听罢,都一致认为错在魏延,于是纷纷散去。魏延见势不妙率领残余往汉中逃走,杨仪派马岱前去追击,在途中将魏延斩于马下。最终魏延这个不可一世的男人永远的闭上了双眼,那一身的荣誉也跟着他一起消亡了。

三国演义中魏延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魏延有反骨(5)

纵观魏延的一生是那么的辉煌,他做到了其他将领做不到的事,达到了其他将领所达不到的境界。而正是这种不一般的经历造就了魏延那不可一世的性格。其实魏延一开始并没有反叛的迹象,他只是很努力的一步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此时的他像明星一样那么的耀眼,然后渐渐地开始看不起身边的人,甚至连教导他的丞相也不放在眼里,这才使他偏离了轨道,成为了他人眼中的异类,这也是为何最后追随他的人很少,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

三国演义中魏延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魏延有反骨(6)

小编认为魏延的结局值得我们每个人的深思,也给了我们一个如同前车之鉴一般的教训,告诫我们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要时时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做到‘不以物喜’不要因为自己身居高位就放荡不羁,要以谦卑的态度对待生活,然后生活也会以谦卑之态向你走来。

本文是华美的历史对《三国演义》的一点点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观看。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