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难表白的一首诗(辛弃疾为朋友祝寿)

1184年,辛弃疾很烦。

在宋孝宗淳熙八年被弹劾去职后,老辛只能退隐上饶带湖,每天喝喝酒、养养鹅、逛逛街,时不时刷刷微头条,看看自己的转评赞,和网上的杠精们斗智斗勇,有时还要面临文章被限流的窘境,日子过得着实不太舒服。

但日子就是这样平淡,你即便再烦,它也是一天一天的过去,曾经的英武少年鬓角终会生出白发,大腿的肌肉也必然会被脂肪覆盖。

好在还有隔壁信州的韩元吉陪伴。

辛弃疾最难表白的一首诗(辛弃疾为朋友祝寿)(1)

能打能写,就是我了

韩元吉原本也是朝中重臣,曾经担任吏部尚书,退休了就来信州的别墅颐养天年,曾经和老辛都是主战派的骨干力量,同志之间可以喝点小酒、发发牢骚,总算给平淡如水的日子添了一点味道。

这不,过几天就是老韩67岁生日,辛弃疾还在琢磨送点什么礼物,既要符合身份,又要贴合关系,他想来想去没什么头绪,只好催促下人出去放鹅,饿了的大鹅们叫的他头都大了。

家里的大鹅叫声渐渐远去了,辛弃疾挠了挠头上已经有点稀疏的乱发,皱起了眉头。

想当年,自己二十出头就能在敌占区山东拉起一支2000多人的游击队,跟着耿京司令南北纵横、抗金救国,是何等的壮怀激烈、意气风发。

南渡后又颇受朝廷重用,《美芹十论》《九议》写的慷慨激昂,堪称当年网络第一爆文,更是让自己的人气迅速攀升,成为了当代顶级大V,真真的文采风流、挥斥方遒。

谁知二十年转瞬即逝,不仅功业未成,倒被投闲置散了,早早的过起了退休生活,怎么能不让人憋屈。

辛弃疾最难表白的一首诗(辛弃疾为朋友祝寿)(2)

辛弃疾越想越烦,抚了抚案头的龙泉宝剑,曾经戎马倥偬的时光涌上心头,几经辗转奔波的热血再度沸腾,忽然有了作词的冲动,他卷起袖子,提起手中的笔,沐浴着南方的晨光,写下了一首《水龙吟》。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的这首《水龙吟》,全称可以叫做《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因为韩元吉的号是"南涧",尚书是他做过最具代表性的官职,甲辰岁就是1184年(淳熙十一年),寿则是指给老韩祝寿。

虽说这是一首祝寿词,下阕也用了一定篇幅来赞扬韩元吉的家世和功绩,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老辛的感情明显倾注在了别的方面,那就是北伐抗金、救国图存。

这首词开篇极为雄浑大气,在诗词鉴赏中常用"高山坠石、劈空而来"形容,堪称力贯全篇,后面的议论抒情全都由此而来。"渡江天马南来",听起来好像有点莫名其妙,和主旨没什么关联,但这正是辛词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用典。

辛弃疾最难表白的一首诗(辛弃疾为朋友祝寿)(3)

要知道,在两宋之前,中华大地上早就发生过异族入侵、统治阶级南迁的事件,这就是东晋王朝的建立,与南宋的曾经的形势如出一辙,都是在大一统王朝后不得不偏安一隅。东晋皇族复姓司马,所以这里说"天马南来",是代指宋高宗赵构南渡。

"几人真是经纶手"则充分显现了辛弃疾的慨叹和不满。"经纶手"是指治国理政的行家里手,联合上"几人真是"一般解释为"有几个人真正称得上是治国理政的行家里手",当然,辛弃疾话里话外就是说,南宋人才匮乏,哪有什么治国大才。

上阕的"长安父老"语出自《晋书·桓温传》,是说当年桓温北伐,途经古咸阳,当地的父老乡亲都出来迎接慰问,有经历过西晋时期的老人忍不住哭泣,没想到还能见到朝廷的军队。

"新亭风景"中的新亭,位于现今南京市南,为三国时吴国建造。《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在东晋南渡之后,从北方来到江南的士大夫们,常常在新亭中搞爬梯,玩BBQ,吃着饭、喝着酒他们忽然想到,四周的风景没有什么变化,但他们已经不是在家乡了,所以说是"举目有山河之异"。

接下来的"夷甫诸人"则充分体现了辛弃疾的忧心和不安,因为"夷甫"是西晋宰相王衍的字,这人在当时名气很大,魏晋时盛行的清谈搞得非常精通,在和平时期倒也罢了,但恰逢乱世,身为宰相还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西晋亡国。辛弃疾以此表示对南宋朝中高官大佬们的忧愤,斥责南宋当权者安于现状、不思北伐。

辛弃疾最难表白的一首诗(辛弃疾为朋友祝寿)(4)

上阕的内容基本就到这里,下阕则是通过对韩元吉的夸赞,来抒发辛弃疾心中的志向。全篇可以这样理解:

我说老韩啊,自从高宗皇帝南渡之后,咱们的朝廷上那帮孙子是不是都是完蛋玩意?老家那些乡亲们还都等着咱们打回去呢,你说咱们也想回去重整河山,可是一直都没什么辙。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就和东晋那群人一样没出息,天天就会扯淡,哪把抗金北伐放在心上?想当年,我也算纵横山东江苏及河南部分地区,打了不少仗,杀了不少人。说到底,只有把金人赶走,收复咱们曾经的根据地,这才算是大丈夫的功业啊。老韩你明白这个事吧?

老韩你有家室、有本事,文章写得好,诗歌也还凑合,可以说是志在四方。要是一旦碰上个好领导,你也能整出点大事来,何况当年你还当过中组部长。现在你是退休了,天天大别墅住着,小酒喝着,但你当年的志向总算还在,曾经的梦想总算还没忘。你这样,咱们说好了,如果有一天你复出了,把咱们老家的根据地都收回来了,哥们再来给你举杯祝寿,谁不喝多谁孙子!

辛弃疾最难表白的一首诗(辛弃疾为朋友祝寿)(5)

在写下这首《水龙吟》时,辛弃疾已经44岁了,这个曾经横刀立马的白衣少年,已然成了一个壮志难酬的忧愤老汉。南渡的二十多年时光,蹉跎了他的青春,却不曾磨灭他的壮志。他可能已经预料到,在人生的后三分之一里,还将再有颇多磨难。他也不会知道,自己会大喊着"杀贼"离开这个乱世,而南宋终将灭亡,只是这个对手不再是金国,而是蒙元。

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感叹,看了辛弃疾的一生事迹,不能说是南宋没有能人,只是宋高宗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假使让辛弃疾遇上了周宣王、汉光武,那该建立什么样的功业啊。

可是无论是铜琶铁板,还是美芹悲黍,一千年的风吹雨打,终究挡不住大江东去。然而"词中之龙""一代词宗"的名号,仍将流传下去,只要这个文明不曾消亡,就还会有人沐浴着晨光,再次吟诵道:"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