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辞职何去何从(8年跳槽3次换行2次)

一说起转行、跳槽,很多人就会和一些负面或影响不太好的词汇扯上关系。但是在现实职场中的一些事情,却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样。老董今年31岁,他已经在职场上工作了8年的时间,而在这8年间,他做过3个行业,8年跳了3次槽,按照他的跳槽频率,他是平均2年多就要跳一次槽。

老董这么爱跳槽,你可能会觉得他之前一定是一个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混日子的人。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从小到大,老董的成绩都还算不错,就是后来在考大学的时候,老董考的特别差劲,最终他连二本都没有考上,后来他就只能去上一个专科。

35岁辞职何去何从(8年跳槽3次换行2次)(1)

虽然他去了一所专科学校上课,但是他的学习都还是挺不错的,大学几年,他几乎是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和旅游上了。大专三年,他在前两年每学期都要拿奖学金,同时他还通过了英语四级,拿了驾照,顺利的入了党,顺利的通过了计算机二级。当然,除了这些,他还考了几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证件,至于他为什么要考这几个证件,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多个证件多条路。

本来是要上三年的专科,老董只上了两年,第三年学校来了招聘单位以后,他就出去上班了。对于老董来说,他算是出去工作的比较早的人了。

老董在大学学习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之后他找的工作就是机械和电器相关的技术工作。老董毕业那年,很多工厂的工作还很吃香,所以老董当时就在老师的鼓励和学校的引导之下去了工厂工作。工厂的这份工作是老董的第一份工作,老董对这份工作感到很好奇,同时他也对这份工作充满期待。老董觉得,现在他终于可以进入公司工作,他终于可以自己挣钱,自己养活自己了。老董刚去工厂工作,工厂就给他分配了一个师傅带他。他的这个师傅看起来40多岁,小学文凭,他之前是工厂里面的工人,后来他自己在机械和电器这一块研究的时间比较久了,所以他就成了别人口中的老师傅。这个老师傅虽然不懂得怎么沟通和交流,但是他的技术还算可以。老董在刚开始跟着这个老师傅学习技术的时候,其实这个老师傅并不是很愿意教他,因为他觉得现在从学校里面出来的人都是眼高手低,吃不了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董就学会了在有事没事的时候就跑过去和这个师傅闲扯,同时每次在吃饭的时候,他会给他的师傅买包烟拉近一下关系。除此之外,老董也会学着去拍他这师傅的马屁。后来就在老董的“不懈努力”之下,他的这个师傅总算是愿意教他了。后来老董就在他师傅那里学了一些技能,这些技能足以帮他应付日常工作当中的大部分问题,但是他这个师傅也比较狡猾,他最终还是留了一手,他没有把最核心的东西教给老董。所以,老董每次在遇到一些大的问题时,他还是要继续的向他的师傅请教。而每次当老董问这些最核心东西的时候,他的师傅总告诉他说,让他自己再想一下,当他想不清楚再来问他。后来老董就自己尝试的解决了一些问题。面对一些难题,有些问题是老董自己想清楚了,他懂得如何去做了,但有些事情他却始终没有想清楚,但是他也不想再去问他的师傅了。因为他觉得每次当他问他师傅的时候,他师傅的回复总是让他再想一想。

35岁辞职何去何从(8年跳槽3次换行2次)(2)

后来老董在工厂里面干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后,他就从工厂跳槽去做销售了。老董当时之所以会选择去做销售,是由于他觉得在工厂里面的环境并不是很适合他。在工厂里面,他每天需要面对的就是机器和设备,他每天一听到工厂里面轰隆轰隆的声音,他就会感到很烦躁。同时老董也觉得,工厂里面很封闭,他在工厂里面不能接触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同时这也不便于他以后的发展。

后来老董就从工厂里跳出来做了销售。刚从工厂里面出来做销售的时候,老董觉得刚开始从工厂里面出来去做销售的工作还是有点难度的,毕竟销售虽然听起来很容易做,但是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销售还是要讲究一定技巧的。有的时候你光靠勤奋是不解决问题的,毕竟销售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有的时候就算你跑了再多的客户,但最终你没有签单,那老板就会觉得你最终还是没有做出业绩。

在做销售的上半年,老董没有出一笔单,当时老董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出去跑客户,然后和客户谈业务,下午回到公司以后,他又继续在网上收集客户,同时打电话约客户,晚上又和客户沟通一些关于业务和产品方面的信息。第二天早上,他又会和昨天下午约好的客户见面,然后继续和这些客户洽谈业务。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不断的重复了一些相同的事情。在老董看来,他很清楚知道作为销售新人来说,你需要不断的去发掘客户,和客户沟通和交流工作,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在很多的客户当中筛选出真正的有购买意向的客户。后来通过近半年时间的积累,老董总算是在这些客户里面找到了两三家很不错的客户,下半年老总连续出了好几个大单,那时他也终于开始不再拿底薪了。后来在干了一年销售以后,由于他们当时公司不给他买社保,同时有很多客户都是老董亲自开发出来的,但是到最终公司在结算提成的时候,公司却把这些客户提成的一部分给拿了过去,而只给了老董一小部分的提成。老董对这种现象感到非常的不满意,所以他在那里干了一年销售以后,他就从那家公司辞职了。

35岁辞职何去何从(8年跳槽3次换行2次)(3)

在做销售的时候,其实老董当时是有一点想自己干的冲动的。老董当时觉得,他也想自己做一点事情,但是当他盘点了自己的资源、人脉和关系网的时候他才发现,如果他当时自己出去做事情,那他做成这件事情的火候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他还需要继续在职场中历练一段时间,他应该再去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事,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更好的成长起来,同时他也可以借助这段时间来发现更多的机会。

后来就在老董去找寻其他的工作的过程当中,他首先就排除了工厂和销售,因为在他看来,在工厂里面干是没有前途的,工厂里面只能算是混日子,同时按照他当时的学历来说,他去工厂里面工作,他依然还是需要从基层干起。而对于销售来说,老董通过近一年的历练,他也算是在这一个行业里面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同时他也知道该如何去销售,该如何把握销售的节奏。但是他觉得他现在应该寻找其他的工作了,他已经尝试过了销售的工作,如果重新再去找一份销售的工作,他还是需要每天跑去见客户,然后不断的积累客户和人脉。而对于销售而言,如果没有前期的积累,就没有后期的收获,况且销售的积累期也不是很短。

后来,有一次老董在和他的朋友聊天吃饭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他朋友说了一个词叫做互联网。当时那段时间,互联网思维才开始真正的活跃起来,很多的工厂都想着借助互联网转型,还有很多人想借助互联网创业。同时他也听到互联网行业的工资比较高,互联网行业很有发展前景,于是老董觉得他也应该向互联网方面靠,毕竟这是时代趋势。

35岁辞职何去何从(8年跳槽3次换行2次)(4)

但是对于老董来说,他并没有互联网方面的基础,更有互联网方面的工作经验,如果他想找一个互联网相关的工作,这确实是有点难度的。后来老董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还不错,所以他也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后来他就去报了一个互联网相关的培训班,然后他就在那个培训班里面脱产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互联网相关的知识。从那结业以后,老董就出去外面面试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说实话,当老董刚开始面试的时候,这家公司的人事还是犹豫了很久,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老董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跨越的三个行业,换了几份工作,所以他们一方面很担心老董以后在这个公司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老董从培训机构里面出来后,他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并不能达到他们公司的要求。后来,当那家公司看到老总之前的学习成绩单核那家培训机构的推荐信以后,他们就准备破格录取老董。后来老总就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了那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老董在刚去那家公司工作的时候,他还是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方面,他很不能适应互联网公司那种高节奏的工作,他感觉在这个互联网公司工作,每天的状态就像打仗一样,他看到公司里的很多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同时每天下班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那里加班。老董刚开始在互联网公司工作那段时间,公司里有几个人总是在调侃他,因为他做起事来总是显得笨手笨脚,他和很多人配合的也不是很有默契。所以很多和他合作的同事都对他感到很不满意。但是好在老董懂得变通,懂得学习。在公司工作的那段时间,老董一方面在积极的学习,一方面他也在总结他失败的经验。同时他每天在工作的时候,他也在仔细的观察和他做同样工作的人,他们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同时在每天中午的时候,他也会和相关人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开玩笑,后来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和公司的一些人打成了一片。等到老董和大家熟悉以后,老董就开始向大家分享他的故事,同时他也向别人请教或讨论他在工作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去工作解决问题等相关的事宜。这样一来二去,老董总算是慢慢的被他的同事给接受了。后来等到老董实践了一两个互联网项目以后,他才算是真正的放开了手脚去做事情了,同时他也觉得他算是真正的融入到互联网行业中去了。

35岁辞职何去何从(8年跳槽3次换行2次)(5)

后来老董在和公司里面的人熟悉以后,他又接触了两个项目,在这两个项目上,他也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他也对互联网相关的工作和流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互联网行业大力发展的那几年,老董在那家互联网公司确实也接触了很多的项目,同时公司也给每个人给了很多尝试和试错的机会。而对于老董来说,他也很好的抓住了那些试错的机会,从那些项目当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同时他也对互联网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再后来,老董在那家公司工作了两年多以后,他又跳槽去了另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家互联网公司是一家创业型的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的人员比较少,很多业务都还在尝试摸索阶段。但是老董觉得,由于他之前已经经历了很多的互联网项目,所以对一些要做的互联网项目来说,他也算是半个老司机了。所以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他现在也可以轻车熟路,信手拈来了。所以在这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他并没有感到很大的压力。同时在这里工作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知道他已经在职场上工作了六七年的时间,同时他也看到公司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赚钱。而作为员工来说,他永远都只能够通过打工上班的方式挣钱,而这种挣钱的方式干的都是辛苦活,但操的心却不少。所以当时他就在想,如果能有一种机会让他能够亲自体会一下当老板的感觉,或许他就会真正的发现不一样的人生。毕竟他现在年龄也不小了,如果再不去尝试,等到以后有了小孩子,有了家庭以后,或许他就会真正的被束缚在里面而无法自拔了。

当老董有了这种想法以后,他对工作就逐渐的失去了兴趣。所以在那段时间,他就一边在找寻其他的机会,一边在公司里混日子。对老董来说,他也知道自己在公司里混日子不对,但是他总是无法抑制住他内心的那种对于自由和另外一种工作方式的向往。有一天,老董在和一个互联网圈子里的人在聊天的时候,他才发现,圈子里面有很多人一直在关注互联网网赚的事情,还有人在关注互联网电商方面的事情,于是老董就开始跟那些人聊得火热。通过那天的聊天,老董才发现,他加的这个圈子里面汇集了天南海北的互联网人,他们有的人在做产品经理,有的人在做运营,有的人在做营销,还有的人在做自由职业者。而这些人所提的有些概念,有些是他之前根本没有听过的,而圈子里的部分人现在所过的生活其实就是他一直所向往的生活。

35岁辞职何去何从(8年跳槽3次换行2次)(6)

后来老董就一边在网上做网赚项目,一边在考虑一些互联网电商相关的事情。因为老董觉得他来自农村,他们那里有很多的农产品,但是现在的现状是那些产品都卖不出去,而现在他是搞互联网的,所以他觉得他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和他们当地的产品优势结合起来。他这样做,一方面他可以把这个空白市场给做起来,另一方面,他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成就自己的创业梦,从而真正的实现自己当老板的愿望。

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老董就去做了很多的市场调研。通过调研老董才发现,互联网创业想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并不是很简单。首先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很多了,有很多平台在专注于做一些农产品种植、销售、管理一体化的东西,所以他现在如果说直接切入进去,他真正做起来难度就比较大。后来老董在想了很久以后,他觉得他应该换一种方式,他可以先从内容方面做起,先通过内容把他家乡的好的产品宣传出来让大家都知道,等到他将内容做好了以后,接下来他就可以借助内容来做内容电商,最终实现产品变现。

想到这些的时候,老董觉得这条路子还是可以尝试的,同时这条路子也是一条他能够把握的路子。后来老董就在公司里面一边工作,一边在悄悄地谋划着他自己的事业。等到他将这件事情和他的工作并行做了一年以后,他觉得他可以辞职专职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于是在他31岁那年,老董终于辞掉了一线城市的互联网方面的工作,最终毅然决然的回到了曾经生他养他的那个小地方,开始专门做起了互联网电商相关的事业。

35岁辞职何去何从(8年跳槽3次换行2次)(7)

或许每一份事业在刚开始做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当你真正的跨过了那段艰难险阻以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当你掌握了要领,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的事情做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而你想要的生活也会慢慢的呈现在你的面前。对于老董来说,他在30多岁的时候离开一线城市,一方面它可以规避开所谓的互联网行业的中年焦虑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回到小城市去做好他自己的事业,然后真正的过上他想要的生活,而这其实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