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自古以来,安邦定国的功臣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越到功成名就之时,就越容易被君主所猜忌,就越容易为君王所杀。

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1)

文种,越国大夫,历史上著名的谋臣,此人的智谋绝不在同僚——陶朱公范蠡之下。文种和范蠡原本是楚国人。当时楚国与吴国是世仇,为了制约吴国,楚王将范蠡和文种派到越国。试图利用这个蛮邦小国,让强盛的吴国腹背受敌。

然而吴国毕竟不是好惹的。公元前494年,越国伐吴,结果反被对手所败。之后吴国反攻,越国被打得只剩5000人,越王勾践甚至准备自杀。但在文种的力劝之下,勾践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决定曲意逢迎吴王夫差,使国家得以恢复。

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2)

首先,文种亲携重金找到夫差的宠臣伯喜,让他为越国说情,最终成功地保住了越国一命。之后,勾践忍辱负重,亲自去吴国首都当夫差的奴隶,最终利用两年时间得到夫差的谅解,最终回到了越国。

回国后,勾践就想立即找吴国复仇,但是文种、范蠡纷纷劝说勾践,希望他能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正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待国力恢复,条件适宜,吴国并不难灭。因此,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越国实力在急速地恢复。

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3)

吴国国力强大,是春秋晚期屈指可数的强国,想歼灭此国,除了要加强自身实力以外,还需要不断削弱吴国的实力。于是,文种向勾践进献了七条妙计,每条计策都毒辣至极:

第一计:送货币,以悦其君臣;第二计:尽量削弱吴国粮食储备,使他们仓库空虚;第三计:送美女给夫差,以惑其心志;第四计,派出能工巧匠,帮助吴国修筑宫殿以倾尽其国库;第五计:重点培养吴国奸臣,乱其谋略;第六计:挑拨吴国君臣关系,诛杀其国能臣;第七计:积谷练兵,等待时机。

对于这些计谋,勾践均照单全收。

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4)

首先,勾践倾尽国内的宝货,讨得了夫差和伯喜的欢心;其次,文种、范蠡在国内选派美女,将西施、郑旦派进吴宫,一方面用来迷惑夫差,另一方面担任越国的间谍;再次,越国积极响应吴国的命令,派出能工巧匠,从国内征集巨木,帮助夫差修筑宫殿。

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文种的策略成功麻痹了除伍子胥以外的吴国君臣,夫差还以为这些行为都是越国在向他表忠心。

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5)

成功博得吴国信任后,文种开始以越国大旱为借口,向吴国借粮。好大喜功的吴王夫差见越国如此恭顺,于是欣然允诺,派运粮船将万石稻米运至越国。

到了第二年,越国如数偿还了所借稻米。但在文种的授意下,越国人早将这些稻谷蒸熟。从外表上看,这些稻谷都是晶莹剔透的精米。然而实际上,这些米只能吃不能种。这样一来,越国的粮仓迅速充实,而吴国的国库很快便空虚了。

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6)

在文种的策划下,吴国实力正在缓慢的衰落,而吴国夫差却对此浑然不觉,他无视越国的威胁,带兵北上,击溃了齐国和晋国,俨然成为春秋时代新的霸主。除此以外,夫差还听信伯喜的谗言,杀死了忠心耿耿、用兵如神的伍子胥。

于是,越国趁吴国北上争霸之机,从背后突袭吴国,大败吴军,仅经历了两次战争, 便消灭了吴国,夫差被迫自杀。而在之前,夫差为了自救,给文种和范蠡写了封信,希望他能留吴国一命,信中说:“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若吴国灭亡,两位大夫岂有存活之理?”但最终,文种和范蠡还是不为所动,吴国就此灭亡。

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7)

越国实现逆袭后,范蠡便劝文种一起逃走,他说:“我观越王相貌,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夫差的话其实不无道理。”但在富贵和功业面前,文种却远没有范蠡那么洒脱,辛辛苦苦努力十多年,不就是为了今天,岂能一走了之?

不久后,范蠡便逃出了越国,化名为陶朱公,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翁。而文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范蠡走后不久,他便受到越王的猜忌,弹劾他造反之人络绎不绝,文种开始称病不朝。然而,刻薄寡恩的勾践岂能让文种如意?于是他强行召见了文种,并说:“此前你献了七条妙计,我只用三条就灭了吴国,剩下的四条难道要对付寡人?”

战国谋士利用日食把敌人打败了(谋士献七条妙计)(8)

文种智计百出,所出之谋均是毒计。在勾践看来,这种人太危险,一着不慎就可能反噬自己。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必然会害死文种。于是,他丢给文种一把剑,说:“你用剩下的四条妙计去地下,帮寡人对付吴国的先王!”

直到这时,文种才看清了勾践的真面目,但一切都太晚了。他默默地拿起剑,结束了自己悲哀的一生。文种虽能谋国,但却不能谋己,不能像范蠡一样急流勇退。他在功名面前迷失了自己,心存侥幸,希望能使富贵和性命得到两全。然而这回,算无遗策的他失算了,而代价就是生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