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

#百年影史#

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1)

《地道战》—中国电影史上一部传奇的影片:第一个传奇,它可能是中国电影观众人数最多的一部电影;第二个传奇,它并不是一部真正的故事片,《地道战》完整的称谓应该叫《军事教育片—地道战》。

1951年,中央军委决定筹建中央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人员从各军区及下属单位上调。1952年,中央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它的任务是对军队内部配合部队训练,对外宣传解放军形象,八一厂出产三种影片:新闻记录片 国防科研片和军事教育片。许许多多后来的故事片导演 摄影师都是从军教片起家的。

1955年,八一厂第一部故事片《脚印》诞生了,在随后的若干年里,八一厂与长影 北影 上影一同成为中国四大电影制片厂。但是,这并不妨碍八一厂继续产生著名的军教片。事实上,正是军教片让八一厂创造了一个电影传奇,《地道战》成为上个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电影。

1963年,总参谋部下令拍摄《地道战》,用于民兵传统教育。创作人员由八一厂和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共同组成,当时已经是著名军教片导演的任旭东接到命令,这是因为任导演对军教片的拍摄很有心得。

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2)

八一厂派出了任旭东,工程兵文工团受司令部命令派出了一个处长两个参谋,组成了创作小组,创作组开始深入生活,先到了北京郊区的焦庄户,那里的地道因为一幅油画闻名全国。随后,创作组来到了地道战最集中也最正宗的地区—冀中平原。在任旭东的记忆中,他们至少看了十多个县城几十个村庄的地道。根据史料记载,冀中平原的地道网总长约一万两千五百公里,可称“地下长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苑县的冉庄地道于北京的天安门 故宫一起名列其中。

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3)

1942年,侵华日军开始大规模扫荡冀中平原,在采取“三光政策”的同时,开始修筑公路 密布碉堡,无论抗日将士还是普通百姓要躲避日军的暴行,首先得有藏身之处。最初的地道产生了,叫单口洞。单口洞只能藏身,双口洞可以转移,但是打击敌人才能保家卫国,于是一户连一户,一村连一村乃至几个村子连成一片的地道战在1945年捷报频传,冉庄就是在这一年打了漂亮的一仗。20年后,著名的冉庄成为了影片《地道战》的外景地之一。1965年春末夏初,由八一厂和工程兵文工团两个单位组成的剧组进入外景地,《地道战》开拍了,从八一厂来的几个演员,当时已经有些名气了,工程兵文工团来的则基本上默默无闻。

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4)

剧中男一号叫高传宝,作为民兵队长肩负重任,为什么叫“传宝”?含义就是一辈接一辈的宝贝往下传,这个宝贝就是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女一号叫林霞嫂,说话很有特点,而且是冷不丁就出场了。导演任旭东知道如何塑造人物是故事片和军教片的关键区别。故事片的情节用于塑造人物,军教片里的情节不能为人物服务,任旭东决定把这部军教片拍成故事片。于是人物有了生气:牛娃认为挖地道比较窝囊,应该出去拼命;高传宝优点不少,不过有点儿看不起妇女;林霞嫂是村长,说话必须在关键时刻。

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5)

让传宝和牛娃服气的双口地道,分别叫锅灶和驴槽。不过像电影里这样精致高级的地道,在烽火年代的冀中平原并不多见,冉庄的地道是从地窖演变过来的,第一个把地窖改造成地道的人是任区委书记的烈士张森林。

现在看来,收集地道战的资料是一部大型纪录片的工作,而将它完成在一部故事片的框架里,艺术的因素只能多不能少。故事片要有精彩的细节,“真假武工队”一场戏,就体现了编导精彩的设计。

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6)

“武工队”全名“敌后武装工作队”最早产生于河北定县,是抗日战争中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最多时达到将近一千支,它的特点是短小精干机动灵活,是敌后百姓最可依赖的军事力量。所以日伪军也利用这一现象,破坏敌后根据地。剧中的“假武工队”最终被消灭,

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7)

除了精彩的细节,故事片必须要塑造生动的人物,包括反面人物。这样的设计使刘江饰演的“汤司令”和王孝忠饰演的“山田”把整个影片活跃起来。

虽然是按故事片来拍军教片,但《地道战》首先是军教片,演示与讲解必不可少。1965年11月的《大众电影》这样介绍即将封镜的《地道战》:“影片还以适当的篇幅,结合情节介绍了有关地道战的科学技术知识”。

完成讲解和演示任务的镜头多数要在内景拍摄,当年搭建的精致地道已经成为记忆,当年的外景地却因为这部电影继续了伟大的地下传奇。不但是冉庄,冀中平原老百姓们都对地道有着一份无法抹去的情感,这份情感来自于他们先辈的热血之中。

冉庄地道战文案(地道战冉庄的钟声)(8)

《地道战》于1965年开始在全国公开发行,可以考证的数据是,当时八一厂以2800个拷贝的发行量仍然供不应求。在随后的年代里,《地道战》与《地雷战》《南征北战》合称“三战”,共同经历了奇特的命运,几年中,全国人民只能看到这三部有故事情节的影片,许多人都有着用自己的经历收藏的记忆。

一部电影有这样的发行放映方式,当时的有关部门也无法对观众人数做出确切统计,能够记住的是:人们会在城市的露天大院,乡村的打谷场上,随时随处可以看到高传宝捧书夜读,听到太阳出来照四方的歌声。大家会和着影片的音乐一起哼唱,会为汤司令笔直地摔倒齐声喝彩,还有人会背下整部电影的台词。当然,更会有人记住电影里所有的演员,即使相隔多年,也不会忘记!

本文内容和部分图片来源于《电影传奇—地道战》经作者整理 侵权删除

如需转载请 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