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

在我们看到电视剧中,宫中有宫女,民间有女奴婢,这些女性存在的原因和地位却值得我们深思。这是一股十分特殊的群体,是很下层的群体,作为女性又作为低等的职业在古代重男轻女的婢女又该如何生存。婢女的存在拥有者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通过其生活方式更难深刻了解其社会的构成和思想的变迁。

婢女简而言之就是给有钱人家奴役的女孩,大多是承担家庭的家务。对于其地位是十分低下的,主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奴婢的婚姻、财产都是由主人来决定。婢女在古代有很多的叫法,例如:女奴、青衣、丫鬟。这些都是婢女的别称。这种别称往往区别了身份的代表,与今天的女佣不同,古代的婢女更像是一种大户家庭的附属品,没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权。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1)

忙碌的婢女

婢女也是分了不同的类型,就好似宫中嬷嬷与宫女一样,嬷嬷此后皇后宫女负责听从嬷嬷的调配。而对于婢女来说也是拥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也体现了不同的婢女级别和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婢女在大户家庭组成了重要的部分,成为日常富贵人家必备的人。不同时代的婢女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理念,但究其来说,地位低下、没有自主权是不变的事实。

《红楼梦》记载:平儿、袭人、鸳鸯等丫鬟,因服侍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在贾府中有权力的主子,的以在丫鬟行列中是一等丫鬟。

婢女跟宫中嬷嬷和宫女一样分了不同的级别,分为了管家级别和级贴级别,管家级别主要是监督其他地位低的婢女,自己负责对主人家的生活供给。而且学习很多的礼仪,成为管家之别的婢女。再者是贴身婢女,往往是服侍主人例如穿衣打扮,而更多的是洗衣做饭等家务活。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2)

影视剧中被打骂的婢女

婢女的起源与形成来源于社会动荡下的产果

奴与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确实一个阶层,所以我们对于其称呼也就没有很大的区别意味。奴与婢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婢女作为女性与其男仆有了特殊的区别,所以在成因是也有不同的分别。婢女最古老的的来源于囚犯,这种囚犯往往是犯过罪的女性或者牵连犯罪的女性往往被贬为奴仆。

《明律》记载:凡是谋叛者,不分首从,皆斩。妻妾子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所以在古代各种叛乱的诸侯被斩之时,对于女性则是贬为奴仆,这种奴仆数量在元代是十分的广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聚集问题。所以在明代就规定了婢女的数量。但由罪犯而形成的婢女还是有限的,在其历史发展中最多的婢女是来源于买卖。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3)

婢女买卖的契约

婢女买卖成为婢女在社会流动中的主要方式,随着法律越来越完善和严厉,对于掠夺婢女发生的事情是很少的,大多是良家女子沦为婢女往往是贫困人家困于生计所做的决定。有些家庭甚至是在高利贷的不断压迫之下只好卖身为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电视剧写了当地地头蛇为了家产,强行收取高额利息取其家产霸占民女。

在其就是税赋下的无力选择,很多时候在灾荒严重的地区,人又以田为产业,往往入不敷出。对于赋税还需要交,往往在政府压力下民间常常把自己的女儿卖给奴婢,很大程度上是官府的贪婪和酷吏的执行。

《白虎通》记载:女者,如也,从如人也。

这是一种社会意识上带来的,儒家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本质就是服从男性、操持家务,并没用把独立的人格赋予女性。所以在这种伦理意识支配下,女儿在家庭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所以在灾荒年代,往往把女性作为不得已的牺牲品。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4)

白虎通

随着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股以家中婢女多为豪的奢侈之风。这是一种方式带来的思想上的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上的享受更是多余物质资料,女乐、女婢的规模越来越多。宦官家室标志着社会地位和财富象征。

而且婢女随着主人的要求逐渐开始了技能划分,有了专门的女乐、歌姬与家庭中普通的洗衣做饭的区分开来,但是就起来说都是婢女。而且婢女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豪门家小姐往往需要婢女与外界进行传话,甚至都到了赠送婢女的社会风尚。

利益的推动使婢女在民间不断进行推广

婢女在民间的存在除了客观原因还有人为的推动,这种推动也是在利益带来的。我们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于土地兼并来说是不断地严重的,这种严重的服役和高利贷甚至天灾将家庭走向了破产,这种破产带来的就是婢女市场的强大供应。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5)

自然 灾害让平民入不敷出

随着社会对其大量的要求,婢女买卖出现了团体。这是一种买卖人口在民间的泛滥,良人为婢的现象成为了见怪不怪。在起初拥有法律严厉禁止买卖,但是由于生存的迫切和利益之间的推动,政府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成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买卖团体之间的驱动。

这种灰色产业链没有明码标价的市场,往往在私人之间运作,也就是现在的中介机构。这种由需求和供应之间的买卖人出来了,这种角色在社会上成为六婆,也就是三姑六婆中的六婆,因为有这种人的存在,婢女的买卖变得有了过程和高效的收益。通过当中介人的身份收取其买家犒劳费对于卖家收取辛苦费,这种动动口舌就可以赚钱的职业在民间十分的繁荣。

随着职业的兴起,慢慢出现了团体,这种团体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收取高利润的钱财。甚至在团体中出现了买卖渠道的专门交易,这种团体有负责买丫头负责买丫头负责管理的管理机构十分的普遍。这种团体的存在是与巨大的经济利益挂钩的,因为买的都是贫困人家的妇女,所以价格十分的低,并且培养不同的婢女使其拥有不同的功能将价格卖的更高。

《桐乡县志》记载:崇祯十五年,桐乡受灾,卖女不过一千、两千文。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6)

牙婆买卖婢女

牙婆团体的出现将婢女的交易买卖得已沟通,这种流畅的通道更是促进了婢女买卖的兴盛,也推动了良家妇女转化为婢女的过程。这也是商品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冲击影响到了民众的生活,在其制度上缺乏完善,而且在利益面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大程度上纵容了这种团体的存在和发展,使之男尊女卑的社会情况越加严重。

婢女的社会地位展现其悲惨人生

上文讲到婢女在其社会地位的地下和阶级的地下。这在法律上还是思想上对于婢女都进行了界定,这种界定使之束缚在着没有人格的人生中。婢女在明代是一个社会地位低贱的阶层,在文人的世界里,常常以婢为贱,大夫士庶人妻不相齿。在古代讲究上下有序,贵贱有别的等级秩序,所以婢女的社会地位在礼仪中是严格的规定。

《宋氏家要部》记载:人之尊卑自有定分,为尊者不可以尊而陵下,为卑者不可以以卑犯上。

这是儒家的尊卑思想影响到法律上,明法宣扬贵贱有别,不可以下犯上,所以婢女的地位在法律上就已经规定了没有人权。但不意外不保证生命权,在法律规定是婢女也是人,尽管对其地位和阶级进行了奠定但是对于生命还是十分严厉的,禁止杀婢女。所以保证了婢女在生命权的地位,这也是婢女为什么一直存在而心甘情愿地存在的原因。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7)

大户人家的婢女工作

在其家庭上,大户人家的家就是她们的活动场所,在其社会领域父权社会家长拥有主导地位,所以在家中婢女对于家长是绝对的服从。所以对主人不尊就是触犯了法律,主人有资格对其惩罚,而婢女殴打家长和亲属处罚更是严厉,甚至凌迟处死。如果家长对其惩罚造成无意致死,家长也没有很大的错误,所以严密的法律条文出现了婢女生命权的漏洞。

在婢女生活里,因其是主人买卖而来在主人眼里就是一件物品,往往随意的买卖。在我们的看的电视剧里,往往大户人家的赌徒公子往往把自己的婢女输掉,甚至出现奸淫婢女屡见不鲜的情况。所以婢女在其家庭中更是没有任何人权可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主人的固有私产,所以出现了很多的丢弃和加以残害的现象。

但不是所有的婢女都是卑贱的地位,有的婢女因聪明往往受到主人特殊宠爱,在其家庭中也是很高的地位。在《红楼梦》中袭人等一等丫鬟往往身份更加的特殊和有地位。甚至在民间出现了养娘的身份,就是大户人家生的小姐将婢女作为养娘,所以婢女在家庭中是实际地位也是不断上升的。看似是地位的上升,实际上是主人权力的不断延伸,一旦失宠,所以的地位都会消失。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8)

地位高的婢女

随着伦理讲究孝道,所以有的妇女乳汁较少,往往贴身的婢女进行喂养所以成为乳母,这种乳母在很大意义上拥有了母亲的身份。所以对于其尊重程度与亲母是一样的,这也是婢女地位的上升,在儒家伦理双重影响下比较好的一方面。

结论

通过研究婢女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其社会地位勾勒出一个封建社会的底层生存的构成模式,进一步反映出封建体制下的无人权,人治社会的惨痛,这些社会历史在今天依然拥有着警示作用。婢女阶层的发展反映了国家对于社会控制的变化,婢女越来越多,买卖越加猖狂这正是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的弱化。

封建社会奴隶的地位(奴与婢从起源类型与级别)(9)

土地兼并带来的问题

封建王朝对于经济采取小农经济,讲究人口回归,但是商品经济的冲击是抑制不住的,不管是政策还是法律都是无法阻止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虽然在法律上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婢女的数量,但是这种现象正是表明了婢女在社会中庞大的群体,仅仅靠政策完完全全镇压不住,这也暴露了封建国家对于社会管控能力是十分弱的。

通过这种现象的刨析,发现了很多的原因,外因和内因都有,如此这种大社会带来的现象往往无法通过政策来遏制,仅仅通过政策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而是一刀切的方法将全社会的婢女进行禁止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所以利益带来的不一致也是社会控制弱化的原因。而且对于天灾的处理程度十分的弱,往往天灾之后家庭破碎,社会问题带来的矛盾就十分的尖锐,从商品经济的冲击婢女的产生是无法阻止的。

参考文献:

《红楼梦》

《明律》

《白虎通》

《桐乡县志》

《宋氏家要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