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

1945年夏天,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然熠熠生辉,全国人民都难以抑制压抑许久的民族情怀,迎接最后胜利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摸索前进24年,终于为鸦片战争以来受尽欺凌的旧中国趟出了一条充满光明的道路。

这一日,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应邀走进了陕北的一间窑洞,迎接他的是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无数奇迹的伟大领袖,在这件破旧的窑洞里,黄炎培提出了自己对疑问:“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

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1)

毛泽东认真的听着他的阐述,他继续说道:“大凡初聚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2)

毛泽东明白了黄炎培先生的疑惑,于是走上前去,说到:“先生的担忧和深思一语中的,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以往的每一个政权,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走群众路线。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正是抱着这种态度,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并奔向了小康,现在,我们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越来越繁荣富强。

不过,今天公子要和大家聊一聊,黄炎培先生谈到的历史周期律到底是个什么原因。

“历史周期律”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

中国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余年(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12年),诞生了一系列的强盛王朝,例如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等,但是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些王朝无论鼎盛时期多么辉煌,都没有一个超过300年。除去秦、隋二世而亡的特殊例子,其他诸如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8年。

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3)

可能有人会说了,汉朝407年,宋朝319年,但是我们稍有常识就知道,汉朝和宋朝中途都曾出现过灭国灾难,汉朝分为了西汉和东汉,宋朝分为了北宋和南宋,原有的皇室一脉已经断层,只是中间更换了一拨人,进行了重新续命。

首先,在分析各个王朝为什么跳不出300年这个怪圈之前,我们要先看看他们都是怎么灭亡的。

秦、隋二世而亡

秦朝和隋朝在历史上绝对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而且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可以放在一起看。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了前期群雄纷争的局面,实现大一统,秦朝结束了战国争霸,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制王朝;隋朝是终结了混乱的南北朝,从而一统江山。

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4)

而且这两个大朝代都是在第二代的时候便早早灭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二世君王昏庸无道,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兴土木损伤了国本,如秦朝修建长城、直道、黄陵,隋朝修建大运河,看似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却过于追求急功近利,让刚刚恢复元气的国体再次出现大动荡,最终导致灭亡。

盛世汉唐亡于内乱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封建文明两颗最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盛世。大汉400年改变了整个主体民族的称号——汉族,盛唐则成为外国对中国人的称谓——唐人。

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5)

这两个王朝的覆灭都源于外戚干政和宦官作乱,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直接导致西汉灭亡,东汉时期由于“十常侍作乱”,以至于当时的宦官可以随时废立皇帝,权利远远比明朝宦官大得多,最终也开启了三国内乱,东汉灭亡。唐朝则是由于后期出现外戚干政,加上黄巢起义,最终走向灭亡。

宋、明亡于外敌

宋朝号称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明朝也是被称为最有骨气的朝代。无论怎么说,这二者都有相似的历史环境,那就是北部强敌。宋朝时期北部先后存在契丹、辽和蒙古,宋朝崇文抑武,虽然国家富得流油,但是武力值却非常低,经常被外敌欺辱,著名的靖康之变,就让北宋直接灭亡。南宋虽然重新建立,但是最终还是被蒙元吞并。

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6)

明朝的北方同样存在着鞑靼、匈奴、后金等强敌,但是明朝对待他们的态度非常强硬,一个字——打。前期明朝确实将这些对手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但是最终土木堡之变,一个当权宦官王振带着昏庸的皇帝,自己把自己玩死了。最后,明朝虽然是被李自成攻破的,但是真正让明朝灭亡的是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

清朝亡于时代

清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前面王朝出现过的外戚干政、军权旁落、宦官作乱等情况,一概没有出现,甚至将思想建设也发挥到了极致,文字狱、八股文,中央集权达到巅峰。但是后期由于闭关锁国,不断被外国列强欺负,最终在内忧外患中,1911年辛亥革命将清王朝推翻,最终结束了2000年的封建王朝制度。

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7)

与其说清朝是亡于辛亥革命,不如说清朝是被历史的马车抛弃了,毕竟时代的发展,已经没有封建王朝的立足之地。

好了,说完了各个王朝的最终归宿,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每个王朝都跳不出300年周期律的怪圈。

一、皇权制度的问题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皇权就是家天下,父传子、子传孙,这种制度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保证每一代皇帝都是明主圣君。当皇帝就像抽盲盒,这一代人什么样,完全无法保证和更改,哪怕是个痴呆傻子、是个偏执狂,也会当皇帝,这种制度难免造成后世子孙出现昏君庸君,国家出乱子也就难免了。另外,皇权的高度集中,也成为外部觊觎的对象,人人都想争一争,动荡也就在所难免。

二、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古代农业社会为主,生产力伴随着人口的发展也是一个波动的过程,往往国家建立初期,生产力低下,人口数量少,人均土地面积大,但是,随着国家的日益繁荣稳定,出生人口会大大增加,这时候人均土地逐步减少,加上古代生产力低下,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一旦遇上天灾,就容易出现饿殍遍地的情形,这时候发生一些农民起义之类的也就很正常了。

三、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

除了王朝自身内斗产生的内耗之外,外因也是非常重要的。王朝是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样在不断变化。外部的敌对势力不断发展,也会慢慢强大,这个时候如果王朝如果没能及时提升自身势力,可能就会被敌对势力吞并。另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王朝内部不发展,早晚也会被时代抛弃。

历史冷知识金字塔之迷(窑洞之问的历史周期律)(8)

总结一下:导致封建王朝无法跳出"三百年周期率"的原因,既有王朝自身僵化腐朽不恩进取的内因,也有外部势力趁虚而入导致王朝覆灭的外因,更有因外部势力压迫导致内部矛盾激化的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