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1)

  1947年4月2日, 冀察热辽地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林西胜利召开,这是一次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的重要会议。会议之后,遵照中央及东北局要求,冀察热辽野战军与地方工作分开,主力部队暨野战军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程子华,参谋长黄志勇,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率领南下东进,拉开了冀察热辽地区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并有力地支援了东北解放。通过一年的战斗,解放区日益巩固扩大,敌占区日益缩小。在冀察热辽战场,国民党军队将23个团的兵力分散在31座城镇和长达1000多公里的铁路线上。加之对南满进攻,国民党抽调第13军两个主力师前去支援东北,兵力空虚。而我解放区则拥有:兴隆、青龙、建昌、乌丹、新惠、经棚、林西、林东、大板、天山、鲁北等11座县城。主力部队已经发展到10多万人,解放区人口己到1000万。尤其是1947年夏季作战。冀察热辽部队转战热西、热中、热东广大地区,重创敌人有生力量,收复了赤峰、围场、丰宁、宁城、建平、凌源等六县市。控制了锦承铁路中段400余里,使热中热东热热西解放区连成一片,战略大反攻的态势式正在形成。特别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发展形势对我极其有利。

老八路哈斯巴图及夫人与整理人李占鹏在一起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2)

哈斯巴图老人介绍自己战斗经历

04:33

1947年年底至1948年初,为巩固扩大战略反攻胜利成果,补充野战兵源,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和军区抓住有利的时机,决定以热北军分区(驻地为巴林左旗林东镇,亦即昭乌达盟蒙汉联军,冀察热辽第二十军分区)为主,组建独立六师。其组成如下:1.热北军区组织师直属部队和二个团共6000人;2.热中军区宁城县独立团;3.原东北保安三支队司令韩梅村将军起义部队(一个营)组成。以保卫热河人民的胜利果实和迎接全国大反攻的到来。

韩梅村师长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3)

钟辉政委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4)

  热北地委(亦昭乌达盟委,时在林东)、热北军分区接到组建独立六师任务后,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和周密的安排部署。通过上下动员,广泛宣传,热北军民信心百倍,表示坚决完成部队扩编组建任务。为此,热北地委除留少数人员组建新的热北分区外,大部机关及人员划转到师直单位和部队。热北地委决定,以经棚县(1948年3月并入克什克腾旗)、林西县、林东县(巴林左翼旗,解放后改称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亦称天山县)为主的昭乌达盟区域,动员干部及农牧民参加军队,具体任务由军分区党委和司令员钟辉负责。钟辉司令员和副参谋长张荣森及经棚县长张彦兴在经棚征兵1200人,组成了一个营;副司令罗云、副政委孙文采、政治部主任邱仁华及副主任刘昌在林西县征兵2000人,组成团直属队和二个营。林西、经棚三个营3200人合成一个团。另一团以热北军区独立团为主,包括从天山县、林东县和林西原来补充的新兵组织一个团。1947年12月至1948年二月,师直属机关和热北独立团及林西经棚新组合的团,分别从天山、林东、林西出发,到热中地区宁城县八里罕甸子集中。我于1947年3月入伍,曾在热北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队、冀察热辽独立六师二团(即17团)担任宣传队长,参与组织了征兵工作宣传,耳闻目睹热北人民子弟争相报名当兵的感人事迹,深受教育鼓舞。新组建的两个团,即后来的二团(17团)和三团(18团)从林东、林西出发向热中集结时,昭乌达人民纷纷走上街头,为战士送水送粮送行;啰鼓喧天,彩旗飞舞,锁呐声声,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送子弟出征。据林西县志讲,三年解放战争,林西儿女多壮志,八千子弟去当兵。抛头洒血,为热河乃至东北解放,做出了巨大牺牲!扩军征兵任务下达后,林西县层层召开会议传达,全县青年踊跃报名,在短短的十天多,县支队、区小队除三名干部特殊原因外全都报了名。当时土改刚刚进行,贫苦百姓分到了田地,都一门心思参军报国,保卫土改胜利果实,积极性很高。

介绍独立六师成立经过

04:58

  各部队集结到宁城县甸子村马架子后,热北热中军分区立即进行了独立六师的整编工作。

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和军区任命冀察热辽独立六师:

师长韩梅村;

政委钟辉;

副师长周志飞;

参谋长张荣森;

政治部主任邹日清。

独立六师机关编制序列及主要领导分工:

司令部:作战科长李克华,侦察科长钟毅,通信科长李书通,军务科长王钦宗,管理科长崔升科;

政治部:组织科长高北年,宣传科长黄一涛,保卫科长彭鹤鸣,民运科长姚勇,总务科长常及学,职工科长王志敏;

供给部:部长范同功,政委丁山;

卫生部:部长傅培章,医院院长王新阿;

各团及组成情况:

独立六师一团(后改为16团):由热中分区(19分区)警备1团构成。该团前身为30旅69团,后又叫独立团、步兵团和分区警备1团。团长张福龙,政委刘云辉,副团长安庆胜,副政委吕明清,参谋长路志,政治部主任贾国卿;

独立六师二团(后改为17团):由热北军分区(20军分区)警备2团组成,该团前身为30旅68团,也称军分区独立团、步兵2团和分区警备2团,参加过柴胡栏子战斗、图古仁他拉突围战,驻军过阿旗罕庙、巴奇楼子、德博勒庙等。团长崔同喜(林西支队队长),政委赵凡夫,副团长杨邦干,副政委王庆华,参谋长李天增,政治处主任李铁军;一营长李国栋,教导员张乾三;二营长行喜成,教导员李呈祥;三营长张金奎,教导员赵金生。

独立六师三团(后改为18团):由林西支队和经棚大队、韩梅村师长起义部队组成。其前身1945年三月为林西独立团。因大部划归中央警卫团,少部合并经棚队。团长为张绍卿(林西副支队长,政委张彦兴(经棚县县长),副团长赵玉山,参谋长张锦秀,政治处副主任张绍德。

土改文件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5)

  1948年3月21日,热河热中宁城,乍暖还寒,万物萌发。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和军区在八里罕甸子村马架子的一块空地上,举行了隆重的独立六师成立大会!受程子华司令员委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李运昌亲临大会,宣布冀察热辽军区独立六师正式成立,并把一面八一军旗授予独立六师!独立六师师长韩梅村率全师指战员庄严宣誓,“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铮铮誓言,在宁城大地响起,在昭乌达大地响起,在热河大地响起…(待续)

参考史料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6)

哈斯巴图简历:哈斯巴图,男,蒙古族,中共党员,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石桌子嗄查人。曾为兴安学院学员,因道布钦巴拉珠尔被害,前往林东二十军分区任宣传员,后在独立六师任十七团宣传队长,亲历过黄土梁岗、砬子山、平津、江西剿匪大小战斗。1950年在石家庄第六政治干部校学习。1953留校任政工教员,年底调洛阳步乓学校政治系任主任教员。1958年至1960年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学習毕业后,调武汉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部教育科工作。1962年调内蒙军区政治部群众工作部任民兵科长。1969年2月调承德县人民武装部任政委。1981年转业到承德市文物局任党委书记、局长。1986年调承德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任主任。1990年离休至今。著有回忆录《风雨硝烟冀察热辽独立六师》。

哈斯巴图战场上与战友合影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7)

奖章证书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8)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9)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10)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11)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12)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13)

113师攻占德川(烽火昭乌达丶哈斯巴图回忆)(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