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聪明过头了(恃才放旷的杨修)

恃才放旷的杨修:做人还是要低调点

杨修的祖上三代都是太尉,是名副其实的官五代。与大多数官二代不同,杨修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杨修聪明过头了(恃才放旷的杨修)(1)

杨修是因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而被杀的。关于杨修的卓绝才华,史实很多,但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例:

一是花园门事件,曹操定居许昌后。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让下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建造一座花园,没多久花园建成,下人邀请曹操前去参观,游完园后,曹操一言不发,不置可否,只是临走时命随从取来笔墨,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干活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曹操想表达什么意思,又不敢问,都僵在原地。多亏在场的杨修为他们指点了迷津——门内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吗,丞相是嫌花园门口大,于是工匠们马上对花园门口进行了改造,得以顺利过关。

杨修聪明过头了(恃才放旷的杨修)(2)

二是曹操睡觉杀人事件。 曹操多疑,为了防止被害,叮嘱服侍自己的人,自己睡觉时不要靠近,因为自己梦中会杀人。一天晚上曹操睡觉时被子掉到了地上, 侍从本能地将地上的被子盖回到曹操身上,正在这时曹操一跃而起,拿起枕边的尖刀杀死了侍者,他醒后得知此事非常悲伤地厚葬了侍者,从此人人都知道曹丞相梦中有杀人的习惯,再也不敢靠近其床边。只有杨修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曹操自保的极端措施, 事后发出了“非丞相在梦中,而是君在梦中耳”的慨叹。

杨修聪明过头了(恃才放旷的杨修)(3)

三是曹操测试曹丕、曹植能力事件。为了检验自己两个儿子临机应变的能力,曹操让曹丕、曹植出城办事,却暗中命令门吏禁止两人出城。结果曹丕老老实实地回来了,而曹植则在杨修的指点下,以门吏违抗丞相命令为名,杀掉了门吏顺利出城,杨修随机应变之能可见一斑。

杨修聪明过头了(恃才放旷的杨修)(4)

杨修被杀归根到底是双方政治利益冲突的结果。 杨修出身关陇世家,四世太尉,身世显赫;曹操本性夏侯,其父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身份特殊,为杨修所不齿,甚至直呼阉患之子。俗话说:“揭人不揭短。”在曹操看来,杨修的言行与刨挖自己的祖坟无异, 曹杨矛盾实际上是东汉末年传统世族与新兴权贵矛盾的一个缩影。 杨修的父亲杨彪、孔融、祢衡等人极力推崇刘备, 处处与曹魏政权作对, 可又无法与曹操抗衡,只能靠口舌之利占些便宜,最终被曹操一个个地铲除了。所以杨修被杀说到底,是他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并非是仅仅因为有才致死的。

读史可以明智,杨修之死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低调,无论出身多显赫,官职有多高,都要尊重别人;要审时度势,千万不要站错队,否则后患无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