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谈跑步名句(散文当我谈跑步的时候)

近来,重读村上春树的散文《当我跑步的时候,我谈些什么》仍然被强烈的吸引了村上书中告诉我们真实的他和他的生活这让我惊叹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这句:“疼痛无法避免,磨难却可以选择”已刻在头脑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村上春树谈跑步名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村上春树谈跑步名句(散文当我谈跑步的时候)

村上春树谈跑步名句

近来,重读村上春树的散文《当我跑步的时候,我谈些什么》仍然被强烈的吸引了!村上书中告诉我们真实的他和他的生活。这让我惊叹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这句:“疼痛无法避免,磨难却可以选择”已刻在头脑里。

1 村上春树和“村上现象”

今年已七十岁的村上春树,一九四九年一月生于日本京都,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他从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西方文学,文学素养极高。后来迷上了爵士乐。其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轻盈浪漫,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他是日本后现代作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是现今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巨大的日本作家。

他的作品数量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体裁可以用多样来描述。他获得过“安徒生文学奖”,“弗朗茨·卡夫卡奖”,“读卖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之后《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历险记》等相继问世,《海边的卡夫卡》《国境以南,太阳以西》《舞!舞!舞!》《斯普特尼克恋人》等都名声在外。有散文集《无比芜杂的心绪》,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

一九八七年他的第五部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二零一零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形成村上现象。他的作品给八十年代处在特殊社会时期的日本人一种触碰心灵的感觉,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充满了困惑。那些经典文章和语言,能给人以启发和安慰。

我们知道村上的名字是从《挪威的森林》开始,之后他的作品相继进入,我国也掀起了一股村上热潮。从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九年的十年间,村上春树不仅是一个名字,一个词语,而是一种现象。与之相关的有话题、网站、音乐等。

2 当他跑步的时候,他在想些什么

这本书是他著名的散文集。书中以跑步为基轴,谈了一种人生模式,解答了诸多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生目标和规划、自律和坚持、面对孤独的态度、自我和性格等。

第一、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助其成功。

村上异于常人之处,就是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规划。

村上写到:正式开始每天跑步,是写完《寻羊历险记》之后,跟决意当一名职业小说家相差不远。我就这样开始跑步。我当时的年龄是三十岁,还是够年轻,但不能说是“青年”了。这是耶稣死去的的年龄,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凋零从这个年纪就开始了。这也许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大学里遇见扬子,22岁就决定休学与扬子结婚,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馆打工。25岁时开爵士乐酒吧,29岁写小说,30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后毅然关掉店铺专心写作。不管别人如何反对,他总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跑步也有目标和规划:坚持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写好小说。他从一九八二年秋天开始跑步,坚持了二十三年。每年跑一次全程马拉松,寒冷的季节跑马拉松,夏季参加铁人三项赛。每星期跑六十公里,每周跑六天,每天跑十公里,每月二百六十公里等。之后就是具体而详细的训练计划和准备。

第二、恒久的坚持和自律,硕果累累。

无论是跑步还是写作,都得益于他多年的坚持和自律。跑步使他成为永远充满活力的作家。

他坚持,二十多年如一日,无论在夏威夷、日本还是美国,无论时间多紧迫,日程安排多满,无论夏日酷炎热,无论朝雨暮风,从不间断。他定下严格的作息时间,严格遵守,绝不流于形式。坚持使他超越了自我,也超越了别人。

他自律,在跑步最难熬时,咬着牙,心无旁骛,反复叨念一句话,使自己不分心。他自律,在跑超级马拉松(一天之内要跑完一百公里)时,坚持从四十公里跑到五十公里,从五十公里跑到七十五公里,不管奔跑速度降低多少,都决不步行。

他说,坚持跑,改变了自己,突破了自我。他这样认识自己的:“我并非挑战记录的无邪青年,亦非一架无机的机器,不过是一介洞察了自身的局限,却尽量长期保持自己的能力与活力的职业小说家。”正是坚持和自律,造就了他独特的自我,坚强的性格,好运气不断创造出来。

村上春树和妻子

第三、享受孤独,成功之路越走越远。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孤独之境界,也是成大事者之境界。面对孤独,享受孤独,是村上成功的秘诀之一。

自律造就了孤独,失望、茫然、倦怠感使孤独不时出现,写作长跑是孤独的。没有同行者,没有理解。他说:“孤独是无法绕道回避的必经之路。这种孤绝之感会像不时从瓶中溢出的酸一样。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保护人的心灵,也细微却不间断地损伤心灵的内壁”。

他就用跑步消耗生活中的不快,磨练自己,再通过小说把它化为故事释放出去。他常一个人默默跑步,默默写作,默不作声地读书,全神贯注地听音乐。“不以独处为苦”,他喜爱孤独,追求孤独,享受孤独。

而他所做一切,不为比赛,不为名利,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他认为人应该这样活着。他说,二十多年不间断的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那是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写作和跑步相同,写作成功与否的标志或许是销量多少,得奖与否,评论好坏,但更重要的是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是否确实存在于作者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寻求形式与标准。

第四、冷面大叔与人格魅力

村上冷静自律,外表一副冷面。但对生活却是认真热情的投入,他爱生活,爱自由,爱写作,爱运动。

他自信。他说,别人自有别人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我也有我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他坦然。他说,“我已经到了一定年纪,时间自会拿走它那份额度,怨不得任何人。这是游戏规则”,“我会和这种生活一起老去,送走人生”。

他独特。他说,我写小说就是选择不同于他人的东西,不同于他人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故事来。我就是我,不是别人,这是我的一份重要的资产。

他深刻。他说,一个人心灵所受的伤,便是他为了这种自立性不得不支付给世界的代价。“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肉眼无法看见,然而用心灵可以感受的。而且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往往通过效率甚低的营生方才获得。”“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刻意经过这些痛苦,我们才能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才能最终认识到:生命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的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他爱和平、爱真理。他在作品《刺杀骑士团长》中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他用一名小说家“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3 我的人生我做主

村上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穿上跑鞋,在脸上和颈部抹上防晒霜,调节好手表,来到路边,然后开始跑步,脸颊承受着迎面而来的信风,仰头遥望将两条腿齐齐并拢横空飞出去的白鹭,倾听令人回味无穷的满爱匙乐队的歌曲。”这是一种多好的生活!

这种叙述给我们以深刻的影响。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完全可以自己掌控,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很独特。相比之下,我们大多数的人生全然不是这样的。更多的人都失去了自我,在人生的河流中随波逐流。“磨难可以选择”,而有多少人选择的不是磨难而是安逸,安逸的人生就是随波逐流。顺应了生活,也就失去了自我。

每人都渴望自己做主的生活,却做不了自己的主,为什么呢?苟且,得过且过!没有自我,也不能选择磨难。今天的人是与自我的抗争的过程。要挣脱安逸和惰性。通过自律,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村上春树给了我们他的方法,那就是:“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全力以赴逐一解决。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同时还要以尽可能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尽可能远地去眺望风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