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头伏日有两种说法(明日入伏农谚公伏凶)

导读:7月16号入伏,农谚“公伏凶,母伏爽”,今年是公是母?啥说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今年头伏日有两种说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今年头伏日有两种说法(明日入伏农谚公伏凶)

为什么今年头伏日有两种说法

导读:7月16号入伏,农谚“公伏凶,母伏爽”,今年是公是母?啥说法?

明日入伏,时间定了,就是在7月16号,2022年的三伏天入伏时间定在7月16号。这里,有人就不高兴了,为什么不是7月15号或者是7月17号呢?这里我们还要根据入伏口诀:夏至三庚便入伏。

为什么2022年的入伏时间定在7月16号?

入伏是根据夏至三庚来说的,也就是从夏至日起数到第三个“庚日”,而“庚日”是老黄历中出现的干支日历法。

夏至日在6月21号,当天的干支日是乙巳日,6月22号是丙午日,6月23号是丁未日,以此类推,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在6月26号出现,是庚戌日,一般是十天出现一次庚日,所以,7月6号是第二个庚日叫庚申日,再过10天,也就是7月16号是庚午日,是第三个庚日,所以根据夏至三庚便入伏的说法,7月16号确定就是2022年三伏天的入伏日子。

三伏天还分“公伏”和“母伏”

对于三伏天分公母的问题,一些农村老人都是清楚的,因为这是老祖宗们传承下来的,并且还是可以预兆后期天气年景情况的,这样是先辈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更通俗易懂的说法。

根据农谚“公伏凶,母伏爽”的说法,把三伏天分为“公伏”和“母伏”,并且根据“公伏”与“母伏”的特点总结出“公伏凶”和“母伏爽”。其中“凶”指的是伏热持续时间长,高温酷暑更久,而“爽”指的是伏里雨水多,天气凉爽。其实,说到这里,根据舒适程度来说,我们就会喜欢是“母伏”,因为这样的伏天不怎么热。

2022年是“公伏”还是“母伏”?

三伏天分公母是根据入伏时间来确定的,并且还是以入伏日的农历单双日子来划定。规定:农历入伏日子是单数是公伏,农历入伏日子是双数为母伏。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找到入伏的农历时间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区分出三伏天的公与母了。

2022年的入伏时间在阳历7月16号,农历六月十八,根据入伏农历日子来判断,今年是“十八”,这个是双数,所以今年是“母伏”,这是如了大家所愿,今年三伏天是母伏,但愿真的是“母伏爽”。

公伏和母伏有啥说法呢?我们来看看老祖宗怎么说的:

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

这句农谚说的是如果公伏的入伏日出现降雨天气,那么,预兆后期将是长时间的晴好高温干旱天气。“晒破狗舌头”就是说明后期气温高,狗通常怕热的时候会把舌头伸出来散热,但是太阳大时,连狗舌头都晒破了,这就说明就是公伏凶,天气酷热。

淋了母伏头,半月要动流”

这里说的是如果在母伏头一天出现降雨,那么,将是后期雨水多,这里说明后期半个月有阴雨天气,“动流”就是雨水降落后在地面流动,说明是“母伏爽”的天气。

明天就入伏了,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当地天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