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口历史演变(宁波和泉州在古代都是重要港口)
据统计,2018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位列世界前十,中国第一。而福建泉州港仅仅为位列中国十余名。
在宋代,泉州、广州和明州(宁波在古代的称呼)是中国的三大港口;到元代,泉州甚至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提到:“如果有一艘载胡椒的船去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或地中海的其他港口的话,那么必有一百艘来到刺桐(泉州)。”如今,明州港和泉州港的差距越来越大。
上图_ 海上丝绸之路
- 首先,明州和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重要的据点,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气候上,明州港和泉州港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长,冬季无雪,可能遭遇台风和雷阵雨。
地理位置上,两者皆毗邻海洋,处于河流下游。明州港临近东海,泉州港处于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明州港位于长江下游,泉州港位于晋江和洛阳江下游。
在港口特点上,两者皆位于海岸线比较曲折的地方,能够遮蔽风浪,保证船只行驶安全。并且两者拥有的海域面积较大,环境承载力优,能够及时排污。
上图_ 安史之乱
- 除了这些特点外,它们相似的地方还有一波三折的命运。
明州港和泉州港第一次得到快速发展,是在唐朝。唐朝初年,唐军与突厥等民族发生纷争,关系恶化,路上丝绸之路受阻。于是唐人开始重点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位于沿海的明州和泉州迅速崛起。
明州是日本等地使者偏好的登陆点,十分繁华 。如《新唐书·东夷传》载:“新罗梗海道,更繇明、越州朝贡。”
而唐政府对泉州发展贸易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全唐文》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
所以,琉球、阿拉伯等地的人很乐意登陆泉州交易。晚唐薛能《福建送李大夫》言泉州港“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贫。”泉州的繁华可见一斑。
上图_ 琉球来明朝贡的贸易船
到了宋代,明州和泉州是朝廷少数设置市舶司的几个地方,来往贸易繁多,十分国际化。北宋徐兢在《高丽图径》中描述,明州万斛神舟驶高丽,高丽人“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宋史·杜纯传》称:“泉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
元朝,明州发展了对南海诸国的贸易。泉州蒲寿庚“擅蕃舶利者三十年”,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被升为江浙行省南部行政中心。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大大阻碍了明州和泉州的发展。
嘉靖二年,明州发生日本“争贡事件”,更令这两个港口的处境雪上加霜。《明史·职官四》给事中称:“倭祸起于市舶”,嘉靖于是暂罢在明州、泉州的市舶司。加之倭寇兴起,统治者更加倾向锁国,明州和泉州衰落愈来愈快。尤其是泉州,已经从一个国际性的港口沦为一个地方性的港口。
直到近代,这两个著名的港口才慢慢迎来生机。
上图_ 明朝倭寇兴起
当然,现在明州和泉州相差甚远,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特点不同。
一、自然条件:含沙量和森林覆盖率
明州和泉州同样位于河流下游,这给泥沙淤积提供了条件,但两者的淤积程度显然是不同的。
明州常绿阔叶林繁密,覆盖率高。虽然后来被人为砍伐,但绿化基础不错,对泥沙淤积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明州也面临着杭州湾数量不小的淤泥沉积的困扰。但明州附近强大的潮流紧贴明州的岸线涨落,在水深处交通流动,这使得明州水道能保持一定的水深。
泉州湾含砂量为55%~95%不等。
这是因为晋江一带森林覆盖率低,造成晋江和洛阳江水流携带大量沙颗粒到泉州湾沉积。
1982年考古队挖掘泉州湾法石古船时,表示法石原港道较深,后来因为泥沙淤积,河床上升,竟慢慢从浅滩变为陆地。
《晋江市志》也曾记载了一句俗语:“播藤二万三,收成一担挑”。说的是晋江由于森林覆盖率低,所以风沙危害很大,收成低,严重损伤了了当地人的工作劳动性。
晋江的低森林覆盖率不仅使得泉州港的水道变浅,还影响了农作活动。
从明州和泉州的对比看,森林覆盖率作为一个生态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值得重视。
上图_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
二、人文社会条件
- 1.人口流失
清朝顺治年间,为了切断郑成功与内陆的联系,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夏琳的《阅海经要》载“将鲁、江、浙、闽、广滨海人民,尽迁入内地”,明州和泉州都因此人口流失。
后来,康熙帝重新设宁波(明州)、厦门等为对外贸易港口,但泉州不在名列。继续对外贸易的明州就慢慢聚集了许多人口。而福建的对外贸易中心已经从泉州转移到厦门,因此当时人们更倾向迁入厦门。泉州迁出人口时,“火焚二月”,设施、环境受损。后来由于人口流失,不受重视,错失很多发展机会。
上图_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 2.是否是市舶司的中心
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海禁,但仍然设置掌管海外贸易的部门市舶司,准许部分港口开口通商。
明州和泉州都是政府设置市舶司的地方,但境况不大相同。
明初,政府在明州设立市舶司以供与日本进行贸易往来。后来倭寇作乱,侵染贸易,甚至杀虏边防将士,嘉靖便暂罢市舶司,直到万历才重新开司。这也妨碍了明州的发展。
《云程林氏家乘》称:“其(泉州)所司者朝贡一事而已”。明朝初年,泉州市舶司只负责接待外宾,被剥夺了海外贸易的掌事权。而外宾琉球为了贪图方便,“多抵福州河口”。这就促进了福州港的发展。成化年间,巡抚副都御史张瑄上奏请将市舶司改迁福州,准奏。时人高歧还认为此举英明,“福州为八闽总会之地,其衣冠文物十倍于泉”。从此,泉州再也没有设立过市舶司,这加快了泉州的衰落。
上图_ 专门接待日本的市舶司驻地--宁波
设立市舶司,在古代对港口发展有重要作用。明清时,明州虽然曲折,但依旧掌管市舶司,是贸易的中心;而泉州很早就失去掌管市舶司的机会,资源全部倾向福州,于是只能日渐衰落。
现在,明州(宁波)港再接再厉,争取再创奇迹。而泉州港也在奋起直上,努力发展。望两个港口发展的越来越好。
文:夏祯
参考资料:
[1]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
[2] 欧阳修等《新唐书》
[3] 董诰等《全唐文》
[4] 脱脱等《宋史》
[5] 张廷玉等《明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