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郁焦虑症怎么办(当家人出现恐慌)
来源:中国吉林网
疫情期间,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心理上更容易产生波动,对此,在3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42场新闻发布会上,长春市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吴波介绍了几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她表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传染性疾病时,相比于普通人群,儿童、老年人、孕产妇这类人群要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也更容易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一定关注:家人是否出现这样的情绪反应
紧张、害怕不安、担忧、无助与绝望
奥密克戎有较高的传染性,儿童虽然无法理解目前的情况,但可以通过周围成人的行为、情绪变化而感知到危险,由此也容易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由于儿童的表达方式不同,8岁以下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过分纠缠亲人、难以与亲人分离等表现;9~12岁的儿童可能出现发脾气或攻击他人,过分在意父母情绪的反应。
警觉性增高
由于担心疾病,夜晚难以入睡或者眠浅、多梦易惊醒。对于环境及周围人表现出过度担心,反复清洁触碰过的东西,周围出现打喷嚏或者咳嗽的人,便惴惴不安,担心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担心自己被感染,甚者会因此与周围人发生冲突;一旦自己出现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担心自己是否染病,因此害怕、担心。
躯体不适
取代情绪上的不适,部分人可能出现反复的躯体不适,例如无任何原因的头晕、头痛、疲乏、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
焦虑、抑郁
特殊人群处于生理及心理的特殊状态下,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如孕产妇,由于处于孕期,激素等急剧变化可导致情绪不稳定,更容易出现持续烦躁、焦虑、坐立不安、抑郁等表现。对于儿童及老年人,他们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地位,且自我掌控性较低,因而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针对这类人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提供熟悉稳定的环境,充足的饮食
熟悉稳定的环境及充足的饮食可以使个体更好地建立安全感。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舒适圈,因而要为特殊人群提供熟悉及稳定的环境,当条件不允许时建议给予相对安静及舒适的环境,帮助增加舒适程度,建立充足的安全感。按照既往的节奏生活,规律作息。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但避免暴饮暴食。
鼓励情感表达,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
鼓励并倾听特殊人群个体对疾病的内心感受,认可目前所表现出的恐慌、紧张、害怕、焦虑等情绪均为正常的情绪反应,不强求勇敢与坚强,积极给予支持及陪伴。适当时可以给予共情,可以向特殊人群个体表达自己对于疾病的担心。
由家人或其他熟悉的人照料
尽量由家人提供照料。但当家人因需要进行隔离等情况无法亲自照顾时,尽量由熟悉的人进行照顾,帮助建立安全感。
及时调整照顾者的情绪
在疾病流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照顾者感到压力大或恐慌、焦虑时,被照顾者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当照顾者出现上述情绪时,应承认情绪存在的合理性,积极面对并进行调整,掌握科学的放松方法,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信息透明化,对内容进行筛选,防止误导
及时告知目前情况,保证信息透明化,减少不必要的恐慌。但对于报道的信息内容应进行适当筛选避免因错误信息所导致的害怕、恐慌、焦虑等情绪。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昕/文 罗浩/摄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