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完整版(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唱)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相声,作为一种以说唱为主的喜剧艺术,自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表演内容,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相声的形式不断发展,带来的笑声也绵延不绝,至今仍有独特的感染力。
1
谁是相声第一人
相声的发端可以追溯至唐朝的参军戏。参军戏通常由两名演员演出,以滑稽的对话和动作引人发笑,有时也伴有吟唱和歌舞,对话内容多为讽刺时下朝政和社会现象。演出时,一人为“参军”,扮演灵活机敏的角色,负责制造笑料,类似于现代相声的逗哏;另一人为“苍鹘”,饰演愚笨迟钝的角色,类似于现在的捧哏。参军戏在唐代十分流行,涌现出李仙鹤、张野狐、曹叔度等众多被载入史册的知名演员。李商隐在描写儿子天真活泼的《骄儿诗》中也有“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的句子。最初,参军戏的演员全部为男伶,到了唐肃宗时期开始出现女伶。女伶的出现使参军戏步入歌舞化的道路。后来,参军戏突破了两个演员的表演模式,开始有了多人表演。
到了宋朝,出现一种名为“学像生”的民间口技艺术。南宋吴自牧在描写临安市井风貌的《梦粱录》卷十九“闲人”条中提到“学像生”。从字面意思来看,“学像生”可能是模仿动物的叫声、小贩的叫卖声等。据侯宝林等人撰写的《相声释名》,元代文献资料中没有出现过“学像生”一词,但这类技艺不会荡然无存,很有可能是改换名称继续在民间流传。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口技与笑话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隔壁戏”出现,被人们称之为“暗相声”或者“象声”。民俗学家张次溪撰写的《人民首都的天桥》一书里说:“暗相声者,是用帷幔遮盖,一人入内能学多人声音。所学者为五子闹学,能学出五六人之语音。又为阖家欢乐,能学出男女老幼小孩之音。再为醉鬼归家,夫妻吵嘴,皆能形容,惟妙惟肖。更有推水车、轧狗、遇叫驴等艺。一人能学种种声音,最好者为狗叫鸡咬,小孩哭,听者皆捧腹大笑……”
清朝晚期,随着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的兴盛,老艺人们吸收了鼓曲、评书、口技、地方戏等传统艺术的优点,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相声”。清末教育家英敛之写过一篇名为《大人来了》的文章,证实当时的“相声”已经从口技扩大到多种艺术形式。“北京供人消遣之杂技,如昆弋两腔、西皮二黄、说评书、唱时调种种之外,更有一种名曰相声者,实滑稽传中特别人才也。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象、或音声,模拟仿效,加以讥评,以共笑乐,此所谓相声也。”
那么第一个将多种传统艺术整合表演、最终形成“相声”这门艺术的人是谁呢?有人说是穷秀才朱绍文。由于他使用的竹板上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是落地贫”的字句,因此他也被人称作“穷不怕”。朱绍文早年学习京剧丑角,在戏班演出,后来学习口技、评书、单口相声,又深谙对联、书法等传统艺术的精妙之处,故而能博采众长,形成独特的喜剧门派。他创作的《大保镖》《黄鹤楼》等作品至今还在流传。也有人说,“相声第一人”是比朱绍文更早的张三禄。1936年北京《时言报》载:“八角鼓之有名丑角儿为张三禄,其艺术之高超,胜人一筹者,仗以当场抓哏,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用死套话儿,演来颇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后因性情怪僻,不易搭班,受人排挤,彼愤而撂地。当其上明地时,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游逛的人士皆愿听其玩艺儿。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
2
说学逗唱讲究多
相声演员经常借鉴京剧丑角的表演方法。
相声演员马三立和马季。
发端于唐宋、成熟于晚清的相声艺术,如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
从表演形式上看,大致包括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相声剧等。而在这中间,又以对口相声为最常见的表演形式。
对口相声,又名双春,是指由逗哏、捧哏两个演员对讲的相声。一般而言,相声中的大部分笑料由逗哏演员表演,观众的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逗哏演员的身上。捧哏的主要作用是代表观众进行回应,对于逗哏表达的内容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
但是,这样的分配并不绝对。相声中也存在“子母哏”的节目,即逗哏和捧哏在节目中承担的任务大致均等,主要是通过逗哏和捧哏之间的争辩来构成笑料。此类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五红图》《论捧逗》等。甚至在一些节目中,捧哏比逗哏承担了更多的任务,这样的节目被称为“倒三七”,《反七口》等传统段子就是代表。
“说、学、逗、唱”是最广为人知的相声的四种表演技巧。其中每一种技巧又包括若干不同的表演手法。
“说”是指叙说,包括说、批、念、讲这四种手法。说,指的是吟诗作赋,对春联,猜谜语等;批,主要是评论、评价某一传统作品,如《批三国》;念,主要是贯口,如《地理图》《报菜名》等;讲,是指讲述一个故事,主要运用于单口相声中。
“学”是指模仿人物、模仿方言、模仿各类地方戏剧和传统曲艺形式,甚至于叫卖、吆喝等。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叫卖图》《学四相》等。
“逗”则是抓取笑料,逗笑观众。演员通常以滑稽的口吻,表述一个相对夸张的事实,产生喜剧的效果。相声演员们也总结出了一批“逗”的技巧,比如“三翻四抖”,即相声演员在前面再三进行看似正常的铺垫,最后才展现荒诞不经的事实真相,制造喜剧效果。传统作品《扒马褂》《八扇屏》等,就是这类艺术手段的集大成之作。
“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歌、唱戏。但事实上,唱歌、唱戏是学唱。相声演员本门的“唱”是指唱太平歌词。这类作品通常一韵到底,开头甩腔,中间适当加以俏口以及流水板的唱法。歌唱者手持御子(竹板),用手合拍,击节而歌。曲目大多短小精悍,易于传唱。比较传统的曲目有《秦琼观阵》《太公卖面》等。
如果将这四门功课继续细分,则可以分为“十三门功课”,包括“要钱”“口技”“数来宝”“怯口”“白沙撒字”“柳活”等。这中间,“要钱”“白沙撒字”等技艺已经因为没有使用的必要而失传,但是“数来宝”(快板的前身)、“怯口”(用外语方言进行表演)、“柳活”(模仿地方戏曲)等传统技艺一直延续至今。
相声作为一种幽默艺术,“说、学、逗、唱”四种技巧都是为制造笑声服务的。“说”和“逗”是指相声艺术必须要靠“现身说法”来逗乐观众;至于“学”和“唱”,它必须为组织“包袱”服务,纳入相声艺术的喜剧风格的轨道。相声演员唱得再好,没有“包袱”,也是不行的。这就是说,精湛的学唱技艺必须跟巧妙的“包袱”结合起来,才能表现出相声艺术的特色。如果脱离了“说”的统领,脱离了相声演员对事物的分析和评价,孤立地“学”或“唱”,那也不成其为相声艺术,而是口技或戏曲了。
3
从班社模式到院团制
相声从诞生开始,出于保护行业、保护艺人的目的,借鉴京剧的班社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拜师学艺制度,这种制度在今天看来带有强烈的封建意识。
京剧的班,是指演出单位;社,则是教育单位。班社,同时承担了演出和育人两项功能。相声也借鉴了这种制度。早期相声的师徒关系,颇为冷酷无情。比如师徒之间签订的契约条款写明:“学徒期间,徒弟投河觅井,天灾病业,师徒两家,各自安命。如不尊师训,寻衅滋事,打死勿论。”也就是师父不需要对徒弟的死活负责。而且,这些“卖身契”一样的契约中也往往会约定,师父可以任意使唤徒弟做家务劳动,比如看孩子、洗衣服、做饭等。
直到上世纪30年代,这种契约才逐渐废止,但是仍有下面这样的“规矩”:第一、学徒期间和出师两年后的收入全部归师父所有;第二、“三节两寿”——春节、五月节、八月节、师父的生日、师娘的生日要给送礼;第三、师父去世以后,徒弟要料理师父的后事。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旧社会师徒关系逐渐被废除。比如马季就要求姜昆、冯巩等人不喊自己“师父”,而是叫“马季老师”。一直到马季去世以后,姜昆等依然喊“马季老师”,而非“师父”。新中国成立之初这种变化的发生,和院团制建立有必然的关系。师父是院团演员,徒弟通过参加学员班也成为院团的演员。成名的师父虽然能给徒弟带来更好的机会,但徒弟的基本生活还是由院团提供保障,师徒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自然就消失了。
4
新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广播和电视的普及,相声走出了北方,走向了全国。但是这种传播方式也使得相声的表演者和听众分离,演出现场强烈的互动感和以此带给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有所缺失。进入到21世纪,小剧场相声再度兴起。但是由于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一些相声演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片面迎合观众,十分不可取。
与此同时,脱口秀这种源自西方的语言幽默在中国年轻观众中日益流行,也给传统相声带来了挑战。乍看起来,相声特别是单口相声,似乎从形式上和脱口秀别无二致,甚至二者的表演技巧也非常相似——相声的“底”就类似脱口秀的“call back”。即演员先讲一个扣题的笑话,过几分钟,讲新笑话时再次提到之前笑话中的内容,由于观众已经对旧笑话中的内容有所了解,所以更容易理解新笑话的内容。“三翻四抖”等表演技巧也在脱口秀中大量使用。但是,和相声相比,脱口秀更像是“笑话集锦”,是由一个大主题串联起来的若干小段子,彼此之间并无联系,而相声更注重叙事的完整性,强调一个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比如在《黄鹤楼》中不懂装懂的“戏剧大师”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数字化媒体的大规模发展,为相声带来不少新机遇。许多相声界的老艺术家开始活跃于新媒体平台,致力于相声的传播与推广。互联网平台为相声演员和广大观众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有利于相声的创作和表演。不过,短视频“短平快”的传播特性使得相声演员被迫在作品中加入过分密集的“包袱”,令作品的完整性大打折扣。这是新时代相声作品需要思考的问题。
脱口秀演员黄西。
台上风采
相声演员穿什么
相声演员的服装,早期以大褂为主,后来随着电视相声兴起,多数就变成了中山装、西装等。近年,随着传统相声复兴,穿大褂的越来越多。
相声艺人穿的大褂上面基本上不会绣东西,以防止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服装上。演员大褂的袖子一般会比较长,可以把手指盖住,这同样是为了不让观众把注意力分散到演员的其他部位。等到需要用到手的时候,相声艺人会把手背上方的袖口翻一半出来,这叫“龙抬头”。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上流行西服,以姜昆、冯巩、牛群为代表的新一代相声演员便以西服取代中山装。单排扣、双排扣西服均有。
有人主张,相声演员的服装作为舞台服装,应与表演内容相一致。即如果表演内容为现代情节,就穿西装、现代便服;如果所说的是传统段子,就穿大褂。也有人主张,要依演员的体型、气质选衣服。马三立身形瘦削,穿大褂更能显其幽默风采;李金斗肚大腰圆,穿长衫就不如穿圆领衫显得幽默。
名家轶事
侯宝林最后的幽默
侯宝林画像。
相声大师侯宝林晚年得了癌症,但他始终以幽默的语言面对前来看望他的亲朋好友。1993年2月,侯宝林生命垂危之际,他主动提出安排在京的相声演员进行一次生前告别,因为他始终惦念着如何繁荣相声。病榻前,众演员安慰侯宝林说,您的病会好的,大家还希望听到您的相声呢。这时,侯宝林挺了挺虚弱的身子,微笑着和大家“砸挂”说:“上什么舞台呀,顶多再当一回布景,让你们在八宝山我的照片前边儿照相。”
史海拾趣
相声演员的祖师爷
东方朔画像。
旧时江湖各行当都要尊一位历史名人为祖师爷,以显有本有源。东方朔被相声界公认为是祖师爷,但为什么他成了相声的老祖宗呢?
东方朔是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山东惠民人。汉武帝即位时,征召天下贤才之人,东方朔上书毛遂自荐,被诏拜为郎,之后又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辞敏捷、幽默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取乐,在谈笑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但武帝始终只把他当表演滑稽戏的俳优看待,没有重用他。后来他写了《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的文章,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和远大志向。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了一个关于东方朔的故事。大意是,汉武帝的人中很长。有个擅于看相的人便谄媚汉武帝说:“人中长一寸,可以活一百岁。”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哈哈大笑。这时,正在他身边的东方朔也哈哈大笑。汉武帝很生气地问:“爱卿是在笑朕吗?”东方朔不慌不忙地回答:“臣并非在笑陛下,而是在笑彭祖啊。如果说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那么彭祖活了八百岁,他的人中岂不是长八寸吗?如果仅人中就长八寸,那么他的脸估计要长一丈啊。陛下你说可笑不可笑。”
因为东方朔说出来的笑话兼具讽刺,与相声艺术有相通的地方,相声界就把他供奉为祖师爷了。相声进了曲艺圈子演出,观众对喜欢的优秀相声艺人给以褒奖,会送帐子。帐子上边经常书写“曼倩遗风”或“曼倩再世”等。由此可以看出,不但艺人认东方朔是祖师爷,观众也持这种观点。
(原标题:相声 雅俗共赏的说唱喜剧)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金不换
流程编辑 :L02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