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景陵为什么不能去(康熙陵寝的三次怪火之谜)

清朝的康熙皇帝,后来有些专家学者称他为 千古一帝,他八岁登基,在位是六十一年。期间智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抗击沙俄,开创了康乾盛世。但是有一件事情很奇怪,什么事情呢,就是这么一位名垂青史的的传奇帝王。他死了之后,他的陵寝就多次遭遇灾难,灾祸不断,先后遭遇三次大火,把他的景陵烧得,是面目全非。关键是起火的原因很蹊跷,不知道怎么回事,诡异非常。那么景陵都遭遇过哪些不同寻常的大火呢

康熙的景陵为什么不能去(康熙陵寝的三次怪火之谜)(1)

康熙皇帝

先说景陵的第一场大火,那是就是光绪皇帝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2月20日这一天,康熙的景陵发生的大火,把景陵烧得是一塌糊涂。不仅隆恩殿被烧毁,就连康熙的神位牌都被烧没了,同时被烧毁的还有4位皇后1位皇贵妃的神位牌。随着随着火势的蔓延,整座隆恩殿变成了一座火山,另外,这次大殿失火也波及了其他建筑。大火燃烧后,先是殃及了东西配殿,把两个配殿的琉璃瓦烤黑了,门窗也烤着了。而大殿后面的三座琉璃门损失最大,琉璃件被烤坏,陵寝门被完全烤着,整个琉璃门毁于大火。总之这场大火的起因很怪,为什么呢?一怪”是起火原因奇怪。我们国家的古建筑由于没有避雷设施,很容易在雨季被雷火击中而起火,这在北方很普遍。旧历二月二十日,这个季节北方不会打雷,不打雷就没有雷击起火的可能。怎么能把这么一个大殿烧毁呢?“二怪”是起火的地点不对。按常理,大火都是在地面开始起火,没有在房檐起火的,而这次大火就是在房檐突然起火。不久,就传出了一些极为可怕的说法。有种说法说是那些守陵人所为。这些守陵人怎么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原来,这些人平时可能偷过景陵的祭器,为了掩人耳目,或者怕被人察觉,便放了一把火,把大殿给烧了,从而混淆视听。一时间众说纷纭,最后不了了之。

康熙的景陵为什么不能去(康熙陵寝的三次怪火之谜)(2)

第二次大火是一股奇火,奇在哪里呢,这起发生在1945年。这场火不是发生在地面上,而是发生在地宫里,确切地说,这场火是从康熙皇帝的棺材之中喷出来的。据盗陵犯交代,他们为了盗取康熙帝棺材之中的宝物,命令砸开那个最大的棺材。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挥舞着斧头劈向棺材,根本劈不开。于是,找来了一把大锯,奋力锯棺,就在将要打开的一刹那,从棺材之中居然喷出一团大火,这团火就像一个圆球一样蹿出来,直接扑向那两个人,很快就烧坏 了他们的脸和身上的衣服,吓得他们赶紧扔下大锯逃之夭夭。而当他们第二次再用斧劈棺的时候,居然再次喷出火来,又烧坏了盗贼的脸。难道是机关暗器吗?从康熙皇帝棺材中喷出的这股奇火,最终也没人解释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康熙的景陵为什么不能去(康熙陵寝的三次怪火之谜)(3)

第三次大火,真的挺让人惋惜的也是最令人遗憾,它烧掉了康熙帝的一世英名,因为这场大火烧掉的是景陵的大碑楼。这次大火发生在1952年7月14日,因雷击起火。景陵的这个大碑楼有许多独到之处,开创了清陵的几个第一。第一次由皇帝亲自书写碑文。雍正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那就是亲自书写了大碑楼上的文字,有4300多字,这是他的首创。第一次做成了双碑,这也同样是破天荒的。为什么要做两个石碑呢?原来是不得已。王公大臣为康熙撰写大碑楼上的文字时,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留下了 4300个汉字,不能再减了,因为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功绩实在太多,事情也多,文字少了概括不了。文字做好后,在同一个石碑之上刻汉文和满文,这是祖制。可是,这么多文字要刻在同一石碑之上,装不下怎么办?顺治在位时间短,只有1800字,一块石碑可以装下,康熙的却装不下。于是,王公大臣建议做两块石碑,一个刻汉文,一个刻满文。雍正帝批准了。1952年7月14日,正是一个雨季。一个电雷劈到了大碑楼的殿脊,大火烧了起来,不仅烧毁了建筑,连里面的石碑也被烧毁了。

康熙的景陵为什么不能去(康熙陵寝的三次怪火之谜)(4)

景陵发生的这三次大火,改变了景陵的命运。隆恩殿的怪火,烧毁了康熙帝的神位;棺材之内喷出的所谓奇火,虽然吓坏了盗贼,但是最终没能保住棺材的平安,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大碑楼的大火,则将康熙帝的丰功伟绩烧个灰烬。如果当时康熙能学父亲顺治,把棺材金银财宝都火化了,或许都能够避免一些人为的灾难发生。可是着实令人惋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