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是选岗考试吗(报考公职类考试如何选岗)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考试中,选岗报考是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但是每次报岗时,多数考试报岗时间紧迫、考生紧张,因此匆匆忙忙选岗,导致要么人岗不匹,要么岗位高不可攀或者委身屈就。

因此,报考选岗工作需要有前瞻性。工作岗位很有可能是我们一生为之战斗的地方。因此,一时兴起的选岗是不负责的,常常不是最优选择。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做如下规划:

考编是选岗考试吗(报考公职类考试如何选岗)(1)

一、查阅往年的考试公告和岗位表

很多考试我们并不熟悉,比如一些事业单位的考试,它的考试时间每年并不固定,因此考生往往对其缺乏了解。所以在平时,我们可以查阅一些考试公告,确定哪些考试岗位我们比较感兴趣或符合报考资格要求。

二、去相关部门网站

在确定了一些岗位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这里的“感兴趣”是我们大脑对一个工作岗位的感性认知。建议大家去岗位所在的部门网站进行了解。比如有考生对某省民政工作比较感兴趣,那我们就可以搜索“某省民政厅”。进入网站后,往往会有机构设置的介绍。比如我们点开其中的机构设置的链接“机关处(室、局)”,里面会显示各个机构的职能简介。如“政策法规处”简介为:“组织起草民政事业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草案;承办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承办相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承担全省民政行业标准化工作。”想要进一步了解其日常工作,还可以继续浏览部门新闻,加深认知。

考编是选岗考试吗(报考公职类考试如何选岗)(2)

三、了解岗位需求——“岗选人”

前两步是报考岗位前的“背景调查”,接下来需要我们熟悉具体的岗位需求。首先,从岗位选择人的角度上讲,报岗需要符合相应岗位的要求。常见的要求有专业要求、年龄要求、学历要求、性别要求、政治面貌要求、工作经历要求、服务基层项目要求等。

首先,专业要求。我们最好提前了解自己专业所属的门类、专业类、专业代码、以及学位授予门类等信息,避免在报考时手忙脚乱。如某考生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其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代码为080702,学位授予门类为理学,工学。

其次,年龄要求。常见的门槛为30岁和35岁,具体以公告为准。学历要求一般为“大学专科及以上”、“大学本科及以上”以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等要求。性别要求有强制要求与建议要求,比如“限男性”,就是必须要求男性;“建议男性”则暗示工作性质上男性较为合适,女性慎选。政治面貌上一般限制为“限中国共产党党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预备党员也符合条件。但入党日期在公告截止日期前才有效。

考编是选岗考试吗(报考公职类考试如何选岗)(3)

再次,工作经历。部分岗位工作经历要求在具体类型的岗位或部门工作满年限,如军队文职考试中,有些岗位会注明在“军队医院工作满2年”的字样;也有些岗位需要有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指的是“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不同于服务基层项目,有一些岗位是服务基层项目专项岗位。服务基层专项岗位通常只有5类人员可以报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以及服现役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除此之外,个别省份有自己规定的特殊项目人员,以考试公告为准。

四、了解自身需求——“人选岗”

报岗时我们常常忽略的就是这一步。很多考生往往没有自己的思考,盲目报岗,工作之后又追悔莫及。我们选择岗位常常考虑以下因素:工作地点、岗位性质、薪酬待遇以及进步发展。

工作地点要考虑的是自身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有些考生喜欢自己家乡的县城,也有些考生向往繁华都市,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其次是伴侣的工作地点、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赡养。这些问题可以与家中长辈咨询了解,切莫随心所欲。岗位性质比如一些组织机关公文撰写较多、较频繁,文字功底强或热爱写作的考生可以尝试;再比如一些岗位注明需值夜班,身体抱恙者需慎选,这些需要结合我们前文的第一、二步来了解确认。薪酬待遇只需大致了解当地相同部门的平均值即可,总体相同类型公职岗位薪酬待遇差别并不大。进步发展需要结合国家经济方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自行研究。如一些公务员岗位未来可能调整为事业编制等等。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结合具体的报考原则“就高不就低、就多不就少。”也就是说,在都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一个岗位限制少、要求低;另一个岗位限制多、要求高,一定选择后者。比如你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那就优先选择“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要求的岗位,而非“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岗位。这样可以减少竞争数量,有利于我们目标的达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